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苹果深加工“双引擎”齐发力 推动“高值转化”

2025年10月15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金秋时节,泾川大地上,红艳艳的苹果挂满枝头,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而比这果香更浓郁的,是当地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近日,泾川县招商引资工作迎来重要成果——甘肃乐果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果脯深加工项目与泾川果聚源果汁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苹果清汁生产线项目同步投产,为当地苹果产业装上了深加工的“双引擎”。

这两大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泾川高端果脯和规模化清汁加工的产业空白,更标志着泾川苹果产业从传统“鲜果外销”向“高附加值转化”的战略性跨越。一条“前端提品质、后端延链条”的产业发展闭环正在形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品牌引领,打造高端果脯新标杆

甘肃乐果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为泾川苹果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品牌视野。该公司由国内果脯蜜饯领域头部企业浙江雪海梅乡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合伙人组建,后者作为行业翘楚,深耕市场十余年,已形成“三地四厂五公司”的产业布局,旗下“雪海梅乡”系列产品覆盖全国2000余家商超,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将生产线建在苹果主产区,既能让新鲜原料近距离直达车间,保证产品品质,又能帮助果农稳定销路、提升收益。”乐果源公司负责人道出了项目落户泾川的初心。

该项目坐落于泾川县中小企业孵化园,总投资1500万元,采用国内先进的低温烘干和锁鲜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苹果的营养成分与天然风味。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消化本地及周边苹果原料1.2万吨,年产优质果脯1000吨,年产值达2000万元,同时直接为当地群众提供80多个“家门口就业”岗位。

盘活存量,实现苹果“全果利用”

与果脯项目的“全新布局”不同,苹果清汁项目走的是一条“盘活闲置资源、提升循环效益”的创新发展之路。泾川县巧妙利用原恒兴果汁厂的闲置厂房与设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组建泾川果聚源果汁有限公司,投入8000万元完成产权变更与全面技术升级。

改造后,生产线产能从原来的40吨/小时提升至70吨/小时,年加工浓缩果汁达到2万吨,主打浓缩清汁、浊汁产品,既供应国内大型饮料企业,也瞄准国际出口市场。

该项目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彻底破解了长期困扰果农的“残次果处理难”问题——小果、次果全部用于榨汁,榨汁产生的果渣再加工成饲料,真正实现了“从一颗苹果到一滴果汁,再到一块饲料”的全产业链闭环。

“按年加工2万吨浓缩汁计算,项目能消化下捡果15万吨,带动周边果农增收超200万元,还能提供90多个就业岗位,闲置厂房这下彻底变成了‘致富厂房’。”果聚源公司负责人算起的这笔“富民账”,生动诠释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8天投产,“泾川速度”背后的温度

从项目签约到正式投产,最快仅用28天——这一令人惊叹的“泾川速度”,背后是当地政府“专班式服务”的全力支撑。

针对两大重点项目,泾川县专门成立专项服务组,整合招商、市场监管、工业集中区、电力等多部门力量,创新推行“需求清单化、服务上门化”工作模式。

乐果源项目急需大功率用电保障,服务组3天内协调完成线路改造;果聚源项目面临产权变更难题,7天内办结所有手续;企业无需跑部门,材料由专班上门收取,办理完成后再送回企业手中……这种“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印象深刻。

“原本以为异地投产要耗费几个月时间,没想到在泾川28天就顺利开机。这种高效服务,让我们对后续扩产更有信心。”乐果源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企业对泾川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双链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两大深加工项目的投产,正与泾川县苹果前端种植升级形成“共振效应”。泾川苹果产业过去依赖鲜果销售的单一模式正在被打破,一条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

“下一步,我们还将引进苹果脆片、苹果醋等深加工项目,让泾川苹果不仅能‘鲜卖’,更能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真正让苹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链’、群众增收的‘黄金链’。”泾川县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道。

随着一个个深加工项目的陆续落地,泾川苹果产业正加速从“单一种植”向“全链增值”转型。一颗普通的“小苹果”,经过精深加工的蜕变,正释放出更大的产业能量,承载着泾川人民的富民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苹果产业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