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创新途径抓招商--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今年上半年,泾川县将招商引资作为优化经济存量、拓展增量、提升质量、扩大总量的核心抓手,全力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以精准对接、优质服务、强力落地为工作导向,招商引资工作呈现提质扩量、提速突破的强劲态势。至6月份,全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1项,总投资71.2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2.73亿元。
强化统领,掌稳发展“主航向”
泾川县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紧扣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鲜明树立“大抓招商、大干项目、大兴产业”工作导向,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为主攻方向,全面吹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冲锋号。坚持“走出去”精准招商与“请进来”深度对接双向发力,全年累计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考察、项目推介18批次;积极参与京津冀产业链招商暨文旅推介、农特产品展销等重大活动,高规格参加闽粤重点企业精准招商推介会等省市重点招商活动,全方位展示泾川发展新机遇。精准对接促落地,深化合作谋突破。聚焦重点企业投资动向,精准跟踪项目线索,全年邀请中创联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大禹节水集团、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等58家行业龙头及机构来泾考察,围绕石油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景区运营开发、医疗康养、中药材加工等重点领域,深度对接项目80个,总投资规模达117.15亿元。特别是5月精心举办的泾川县招商引资大会,通过搭建高端平台集中宣传推介、深化合作对接,全面提升了县域影响力和产业吸引力。
文化认同,打造招商“新算力”
“古阮国的文明基因,深植于阮氏儿女心灵,血脉亲情是最深厚的招商资本”。今年来,泾川县以阮氏故里为牵引招牌,以文化认同为情感根基,将文化认同转化为招商引资的“情感算力”。组织全球阮姓客商多次赴泾开展考察洽谈,5月下旬成功举办阮氏故里—泾川县招商引资大会,1000多名阮姓企业家齐聚根脉之乡,签约项目24项,签约总额达47.9亿元,共颁授“驻外招商联络处”16处、聘任“招商大使”聘书16个。泾川县将“天下阮氏出泾川”的历史共识,转化为“天下阮商聚泾川”的发展现实,以16省商会为媒,全面构建起以姓氏为纽带的新型招商网络。在产业端,泾川以阮氏文化为 IP内核,坚持“亲缘+资源”双轮驱动,积极构建“文旅研学+农耕体验+工业赋能”链条,投资8200万元的古阮国历史文化展馆项目2月份实现备案,5月份落地开工,跑出泾川项目建设新的“加速度”。规划中的“阮陵书院研学基地”“阮氏农耕文化园”等项目拟以阮姓文化元素为底色融入产品包装,着力打造“有故事、有内涵的工业品”,泾川正以文化为杠杆,谱写着文化根脉与现代产业共生共荣的壮丽篇章。
谋篇破题,开辟招商“新路径”
泾川县坚持“谋定而后动”的招商思维,紧扣中央及省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系统谋划强根基、以机制创新激活力、以资源整合提效能,全面构建“谋、招、落”闭环推进体系,为招商引资破局提质开辟了“新路径”。高位统筹强引领,绘好招商“路线图”。系统制定《泾川县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产业导向+区域布局+项目清单”三大核心任务,为全年招商划定“时间表”“路线图”。创新构建“落地为真”考核评价体系,出台《泾川县招商引资工作“落地为真”考核评价办法》,将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纳入核心指标,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招商攻坚的浓厚氛围。精准施策抓推进,下好招商“先手棋”。细化《县级领导、乡镇部门招商引资任务分解表》《泾川县招商引资“小分队”成员组成及联系区域安排表》,落实“领导+项目”推进机制,将目标任务精准分解至县级领导、部门、乡镇三级责任主体,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推动招商工作从“谋”到“干”高效转化。动态更新《八大产业链重点项目库》《目标企业资源库》《泾川籍在外成功企业家资源库》等“八库三单”体系,围绕全县“八大产业链”系统谋划论证项目267项,估算总投资517.46亿元,为精准招商提供坚实“项目储备池”。
考核牵引,提高招商“新质效”
为全面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泾川县聚焦年度目标与重点任务,构建起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机制,全力提升招商工作质效。严格实行工作调度机制,对照省上评价指标,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监测,确保数据精准、进展明晰。坚持清单化推进,将重点工作、关键指标、重大项目纳入清单化、台账化管理范畴,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节点,让每一项任务都有迹可循、有章可依。同时,建立进展缓慢项目督办约谈机制,对滞后项目及时预警、强力督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约谈,强力提升工作执行力,保障各项部署落地有声、见效有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1项,总投资达71.2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2.73亿元,同比增长势头强劲,远超同期水平,无一项目停滞不前。同时,积极筹备第31届“兰洽会”拟签约项目和宾客邀请工作,目前已储备签约合同项目30项,总投资70.87亿元,为后续经济发展提供坚实项目支撑。
优化服务,巩固招商“基本盘”
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的“金招牌”,更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泾川县坚持“抓招引、帮落地、助建设、促投产”全周期服务理念,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构建“制度护航+精准服务+资源赋能”立体化服务体系,推动招商成果从“签约即止”向“落地生根”加速转化。机制护航强保障,按下服务“快进键”。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基本制度,持续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套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模式,建立“问题收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效果反馈”闭环机制。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用地审批、信贷融资、物流用工等痛点问题,通过“现场办公+专题协调+跨部门会诊”,累计解决实际困难23项,推动解决泾川中能建投农光互补绿色生产实验基地项目、山西大丰种业羊肚菌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一厂2025年度分布式光伏项目在用地规划、注册登记等方面的问题,推动项目提速30%以上,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温度。精准服务解难题,厚植投资“沃土田”。聚焦企业投资“信息差”与“流程繁”双重痛点,系统梳理全县产业布局、园区承载、土地储备、资源禀赋、税费政策等核心要素,编印《泾川投资指南》《投资泾川机会清单》,在全县3A级以上景区、大型酒店、交通服务区分类投放,同步依托“泾川发布”“泾川招商”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推广,借助旅游资源的“流量”撬动投资兴业的“留量”,有效扩大招商信息覆盖面,累计新增目标企业关注量100余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