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泾兴:展开历史画卷 建设泾川圣境

2025年10月1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近年来,围绕泾川大云寺文化和历史遗存多次聚会,拉开了泾川尘封千年的历史 帷幕。我们欣喜地看到,泾川古城大云寺遗址50年间三次发现佛祖舍利;泾川百里石 窟长廊佛、道造像、金石文物遍布,历代寺庙遗存星罗棋布。这一座座历史宝库,叙 说着泾川历史文化的千年辉煌,呈现着泾川优越的地理形胜、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极其 重要的当代价值。现在,重要的问题是展开历史画卷,建设文化圣境。

一、展开历史画卷

历史积淀证明,尘封的泾川历史画卷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其中的佛祖舍利  和道教的王母宫,是两个大世界的核心。佛祖舍利、佛教、佛教造像和全石文物,是  佛教文化的历史载体。我感到,在对佛像、泾川佛教历史考证的同时,要结合泾川的  地理形胜、历史风貌,展开中华佛教文化的大世界。同时,以王母宫为中心,展现中 华道教文化的大世界。这是历史的大画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历史的  大画卷,就是在大云寺以佛教的塔、坛、殿为中心,形成巨大的圣境空间,以形象的  形式,展现中国佛教的历史、教义、教理、人物、建筑、景观等等,成为博大精深、 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世界,使泾川大云寺文化圣境成为朝拜中心、旅游观览中  心和学术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展现历史的大画卷,就是在王母宫以道教的太极图为中 心,汇聚海外华人的信仰力量,展现道教文化的历史、教义、教理等等,以文化圣境  的形式,使这里成为朝拜中心、旅游观览中心和学术文化研究交流中心。这两处圣境, 连为一体,让人们在朝拜、观览、探求的过程中,明白佛、道教是怎么一回事,明白 佛道教是怎么看待人类、自己、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传承,创新华夏文明精华, 吸取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实现甘肃省委、省政府建设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大目标,建设“一带三区”文化板块“学术定位、文化先  行”战略方针的实际步骤。在这里,我感到有两个基本点, 一是在甘肃、在泾川展开  历史大画卷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当代价值;二是佛道文化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

二、建设文化圣境

泾川的历史遗存是丰厚的,佛道教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被这些年的考 古发现和学术研究证明了的。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把历史画卷变成文化圣境。今天的 泾川,必须在历史尘封中走出来,用川流不息的人流让大云寺和王母宫大放异彩。

1. 建设大云寺佛教文化圣境。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既然泾川有佛祖舍利, 既然泾川有千年佛教及其文化传承,既然今天又发现了那么多、那么珍贵的历史文化 遗存,那我们就有理由以大云寺为中心,建设佛教文化圣境。这个圣境是泾川的、陇 东的、甘肃的,同是也是中国的,世界的。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点,就可以有泾川佛教 文化圣境。例如,以佛祖舍利为中心,统一布局佛、塔、殿为仪式空间和宇宙法界, 成为海内外朝拜的圣地。例如,以泾川历史文化为基础,建设中华佛教文化坛,综合  两千年中华佛教文化的历史、文物、教义、教理、名胜、景观,等等,使其成为当代 佛教文化博览馆,成为文化观览的胜地。再例如,以泾川县城和大云寺地理形胜为依 托,借鉴我国大江南北佛教山水名胜,汇聚相应的菩萨道场,形成泾川特有的佛教文 化奇观,等等。这样以来佛教圣境、文化世界和奇特景观三足鼎立,泾川文化在21世 纪之初的祖国大西北的文化坛城就起来了。

就佛教而言,我想起一位哲人的话:“千百年来,中国佛教的全面性、丰富性、长 期性、开创性、广泛性等特点,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中国佛教 向学术化发展,对教理、教义愈研愈明、愈精,使佛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佛教本 身也达到高度繁荣昌盛。中国佛教向修炼化发展,使人生心身的自我修养和对人体的 自我修炼,愈修愈深,使佛教的修养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修炼体系。中国佛教向艺术 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中国佛教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愈与中国 社会密切相联,息息相关。世间法清净,佛法清净;佛法昌明,社会稳定发展,和平 繁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佛教和佛教文化以其般若圆融的法性必然与社会主义相协 调,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其实,佛教的大乘戒行,彻地无我的精神,究竟如实的 智慧,人间净土的行愿目标,都是与当今社会相协调、相适应的。佛教和佛教文化将 会像过去对中国文化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一样,也会为今天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做出 新的历史贡献”。在泾川,大云寺的恢复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以文物和历史遗 址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也必不可少。寺庙开启朝拜的殿堂,让“宝塔巍峨”,“佛在我 心”;博物馆筑起学术文化的平台,泾川历史文化的画卷展开,相应的影、视系列让泾 川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当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的时候,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不 就建成了吗?

2. 建设道教文化圣境,让王母山大放异彩。与佛教一样,道教和道教文化是伟大 的历史宝库。既然泾川王母宫、王母山千百年来受到历史的拥戴,我们就有理由在这里展现以西王母为中心的道教文化历史画卷,将其历史、人物、教义、教理、景观等  等,变成文化圣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名教纲常和伦理道德的形  式已溶入我们民族的血肉之躯,道教和道教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 祖国大陆道教文化彰显不丰,但海外华人却感情依旧。二十多年前,广东的罗浮山以 太极图建设道教文化苑引人瞩目。

1994年11月,我随大陆文物博物馆事业代表团在台湾交流参访,所到之处,备受  欢迎。在台南,佛光山的星云法师提出“两岸未通佛先通”的主张,力主迎请法门寺  佛指舍利人台瞻礼。在台东,代表团天黑赶路回台北,行止灵鹫山下,心道法师带领  一队僧人拦车跪迎,把我们请上了山。那时他们住茅蓬,生活十分艰苦,但心道法师  说,他要建当代世界宗教博物馆。望着黑夜中的灵鹫山和惊涛拍岸的太平洋,庙宇和  文物一无所有,我们十分茫然,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2001年,心道法师在台  北主持“世界宗教博物馆”开放,数万人集会庆祝,台湾当局政要、各界代表出席, 皆大欢喜。2011年我去台湾,他们举行十周年纪念,我三个小时才大概浏览一遍,深  受教育。这个馆用博物馆文化陈列的方式,图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历史、教义、教理、 建筑、文化等等,引人人胜,是一部部历史的教科书,无怪乎许多世界大科学家、大  学问家、大艺术家都参与其中,深入浅出,老少咸宜。试想,如泾川王母宫前有这么  一片道教的文化世界,有一座当代世界道教博览馆,那是当代之最,将成为历史之最。

3. 建设泾川文化的核心地带。以泾河泾川为中心,将陇东历史文化溶为一体,以 佛、道为两翼,建成泾川华夏文明创新区,成为陇东板块的核心地带。

4. 外联西安,开通世纪大道。西安是十三个王朝建都之地,是当代正在建设的国 际大都市。在这里佛道教的圣地、祖庭竞相发展,所形成巨大的宗教、学术、文化效 应特别是社会效应应该成为泾川文化的新舞台、新资源。不论别的,仅春、秋、夏的 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将是泾川文化的大舞台,将给泾川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1. 机不可失。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举建设文化强国的旗帜,确定了“一 带三区”文化板块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战略目标,给泾川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 发展前景。在去年泾川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连辑部长到会,他既提目标,又现 身设法,对泾川发展寄予厚望,让人异常感动。“腊鼓鸣,春草生”,主帅已上马出征, 泾川大上的机遇来到了。

2. 借鉴经验。二十多年来,大江南北传统文化景区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极大地 促进了当地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在比较突出的代表是无锡的灵山和海南三亚。 这两地与佛教文化的历史遗存关系不大,但文化景区建设十分成功。以无锡为例,二  十年前中央电视台唐文化的外景地以唐都西安为重而放在曲江,因地方胸怀不宽而挪

在无锡,无锡即建唐城,唐城因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火爆全国,无锡旅游乘 势而上。正在高潮处,无锡又相继建设水浒城、三国城,先后又因大型电视连续剧 《水浒》、《三国演义》形成多年的“无锡热”。又是在高潮处,无锡建起了灵山佛教文 化景区。当大佛圪立之时,无锡的佛教文化旅游异軍突起,声势夺人,引起两岸四地 的高度重视,高峰旅游常态发展。当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之时,他们又相继扩区建宫, 建成“九龙灌浴”、“梵宫”、“坛城”等等佛教文化景区,“世界佛教论坛”、“两岸和 合、共生吉祥”等等重大国际人文活动相继举行,无锡唱起中华佛教文化的主旋律, 实现了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打好局面。

3. 高端策划。大云寺与王母宫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佛、道两个中心。现在的 问题是,必须依靠历史平台,将两个中心拓展为两个世界。在大云寺,已有一座安奉  佛祖舍利的塔,以此为中心,在其左右或前后应有佛的世界和文化的坛城。在佛的世  界里,可以展现四方世界和对应的四大菩萨,这八个领域将信仰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  汇为一体,既是朝拜的圣境,同时又是奇特景观。在坛城,将中国佛教的历史、教义、 教理、文化、艺术、景观等等,以内空间形象展示的形式,形成海内外独有、独具特  色的文化景观世界。

在王母宫,规划以太极图为基础的太极宫,以内空间形象的形式,展示中国道教 的历史、教义、教理、文化、艺术、建筑、景观等等,它的意义等同于佛教文化的形 象展示。

总之,在泾川,在今天的平台上,我们完全可以总结三十多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宝库挖掘、整理的成果和经验,在现代科技声、光、电的支持下,建成一座中华 传统文化苑,让它圪立在祖国大西北,让它大放异彩。

4. 乘势而上。现在的形势对泾川十分有利,关键是乘势而上,打开局面。我感到 目前最要紧的是一个高端科学的大略规划, 一部切实可行的文化策划, 一班万难不怕、 能干大事、干实事的人。有了这三个一,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困难不断,可以 克服困难,有那么一种智慧,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勇往直前,泾川文化的新天地指日  可待,定现辉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