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泾川记忆:中街的那间照相馆

2025年10月10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在泾川的记忆长河中,中街的那间照相馆在人们的记忆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上世纪七十年代,饮食服务公司所属的中街照相馆,静静坐落于中街十字西北角,在商业局与食品公司之间,开启了无数人关于影像的美好篇章。

照相馆的门面并不起眼,大肉市部占了两间,南边仅留一条狭窄的走道。然而,穿过这条走道进入院子,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影像世界。院子南边,小小的修相室和冲洗室里,藏着照片诞生的秘密;那用布调光的摄影室,见证了无数人的笑容与瞬间;对面的工作室,则是摄影师们构思创意的地方。院后面,连接着商业局与食品公司的后门走道,像是时光的通道,承载着过去的故事。

这里有三位令人尊敬的工作人员。阎维厚,身为门店负责人兼摄影师,这位山西籍的老红军,转业后便扎根于摄影工作。他擅长人像摄影,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能捕捉到人物最真实、最动人的神情。在他的镜头下,人们的喜怒哀乐被一一定格,成为永恒的记忆。

张保亭,来自河南,特长动态和新闻摄影。他的身影常常活跃在各种活动现场,为外单位记录珍贵的新闻瞬间。他带着相机四处奔波,用镜头讲述着时代的故事,让那些稍纵即逝的画面得以留存。

还有修像师史荣章,同样是河南人。他有着一手精湛的修像技艺,能将照片中的瑕疵一一修复,让照片更加完美。经过他的巧手,那些原本普通的照片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照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能照一张照片就足以让人欣喜若狂,而一张全家福更是成为了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珍贵留念。因此,照相馆和摄影师们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成为了大家向往的职业。

如今,时光流转,泾川的中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间照相馆或许早已不复存在。但它所留下的记忆,却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泾川人的心中。那些被定格的照片,成为了岁月的见证,记录着人们的成长与变迁。每当翻开那些泛黄的照片,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中街照相馆的模样,以及那三位敬业的摄影师和修像师的身影。他们用镜头和技艺,为泾川人民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影像记忆,成为了这座城市永远的文化符号。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