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故事传说 >> 正文内容

西王母文化及甘肃泾川西王母文化十大传说和故事

2025年09月28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泾川西王母文化景区的王母宫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被誉为“中华西王母祖祠”和“天下王母宫第一宫”。泾川西王母文化是泾川县一带以西王母信仰为核心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它融合了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俗活动、历史遗迹和学术研究等多个层面,是中国西王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昆仑仙域:天帝的下都

传说在茫茫西北的虚无之海中,矗立着通天之山——昆仑。这里被弱水深渊环绕,外围是永不熄灭的炎火之山,凡人难以接近。山顶是黄帝的宫阙,西王母的瑶池仙境便坐落于此。这里云雾缭绕,玉楼金阙林立,珠树丛生。昆仑不仅是众仙居所,更是连接天、地、人三界的“宇宙中心”,象征着古人对于天地秩序的想象。清《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部》泾州条云:“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

二、虎齿豹尾:西王母的原始神容

《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并非后世雍容华贵的女神,而是“豹尾虎齿、善啸蓬发”的半兽之神。她居住在玉山,掌管天灾与刑罚,形象中保留着远古图腾崇拜的痕迹。这一狰狞面目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而头上的“戴胜”(玉簪)则暗示了她作为部落首领的权威。

三、鸟背相会:西王母、东王公与阴阳调和

据《神异经》记载,昆仑山上的天柱之下,有一个石室回屋,其上有一只名为“希有”的大鸟,其左翼覆盖东王公所在的东华大地,右翼覆盖西王母所在的西华大地。鸟背上有一块无羽之地,面积达一万九千里,西王母每年会在此与东王公相会。这一传说体现了阴阳和谐、天地相交的古老观念,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想象。

四、蟐蛾奔月:不死药的悲剧

后羿因射日之功,获西王母赐予不死药。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嫦娥,便把药交给嫦娥保管。然而,这件事被羿的徒弟逢蒙知道了,有一天趁羿外出打猎,他手持宝剑闯进羿的家中,逼迫嫦娥交出药来。嫦娥危急之下,一口将整包长生药吞了下去,飞上月亮。这一传说不仅解释了月亮的阴晴圆缺,也暗喻人对长生的渴望。

五、长生不老药:帝王们的执念

从黄帝问道于平凉崆峒山,到秦始皇遣方士求仙,长生药始终是帝王梦寐以求的珍宝。西王母作为不死药的持有者,成为权力与欲望的试金石。然而神话反复警示:若无仁德,纵得灵药亦难成仙,如汉武帝虽得王母指点,却因暴戾奢靡而功败垂成。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古人对生命、自然和神灵的深刻思考,至今仍引发人们对神话与现实的探索。

六、瑶池相会:周穆王的仙缘

周穆王驾八骏西巡,拜会西王母。瑶池畔,王母为穆王设宴,二人对歌酬答。她唱出“白云在天,山川间之”的惜别之词,穆王许诺“万民平均,吾顾见汝”。这段人神之交,既是对理想君主的赞美,也暗藏对生命短暂的慨叹。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爱情故事已成传说,然而泾川县回山脚下刻有“西王母之山”的碑石。

七、汉武帝谒西王母:求仙与警示

宋《太平寰宇记》泾州条载:“西王母祠,周地图志云,王母乘五色云降于汉武,其后帝巡郡国,望彩云以祠之,而云五色屡见于此,因立祠焉,每水旱百姓祷祈,时有验焉。”当地有传说中的"回山"(泾川王母宫山),被视为西王母降凡之处。1934年,张恨水游历泾川时,亲自拍摄了记载汉武帝立祠的“古瑶池降西王母处”石刻。

八、九天玄女:战神与智慧之师

黄帝与蚩尤大战,黄帝不敌蚩尤,黄帝向上天请愿,西王母派遣九天玄女下凡相助。玄女授黄帝兵符阵法、奇门遁甲,助其破雾制敌。这一传说凸显西王母作为至高神祇的权威,也体现女性在战争与智慧中的关键作用。

九、蟠桃会:仙界的秩序盛宴

每逢三千年一熟的蟠桃结果之时,西王母便开启瑶池盛会,邀众仙共庆。仙桃食之可长生,宴会席位更象征仙界阶序。《西游记》中孙悟空搅乱蟠桃会的情节,正是对秩序与叛逆的戏剧化演绎。泾川回山瑶池曾出土明代蟠桃会石刻,该《泾川王母宫蟠桃会碑》,描述了泾川“三月十七日王母宫蟠桃大会之年”为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召开。

十、陶谷碑三刻之奇:人神对话的铭证

在甘肃泾川王母宫,一方古碑记载了西王母的传奇故事。开宝元年(968年)  三月,太师清河公张铎重修回中山王母宫,翰林学士陶谷撰《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立碑,以褒颂王母恩荫和皇帝功德。该碑历经56年两磨三刻,为国内最早记载西王母文化的第一块石碑。此碑刻画西王母从虎齿豹尾至慈母形象的演变,以及她与周穆王、汉武帝的交往。此碑如同时空胶囊,封印了民间对西王母的信仰变迁,成为神话落地人间的实物见证。结语:神话背后的文化脉络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西王母从凶神到女仙之首的演变,更折射出古人对生命、权力、自然的思考。昆仑仙境代表理想乐土,不死药隐喻长生渴望,而蟠桃会与瑶池相会则体现人对和谐秩序的向往。西王母文化最终凝聚为对善与美的追求,成为跨越时空的民族记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