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小额贷款“贷”来幸福生活
泾川县把落实妇女小额贷款政策、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帮助妇女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妇女小额贷款1.55亿元,兑现财政贴息资金372.43万元,有效解决了广大妇女群众创业就业资金难问题,实现了3638名城乡妇女的创业就业。全县逐渐涌现出一批妇女创业典型,在她们的示范带动下,更多的妇女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人物名片:史彩虹,高平镇寨子村许家洼组村民。潘小英,高平镇三十铺村饮马沟组村民。
●创业历程:2009年,45岁的史彩虹和39岁的潘小英两人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东凑西借了34万元租用了黄家铺村寨子坡组的养鸡场。在她们的努力下,养鸡场经营的有声有色,订单也越接越多,生产急需扩大,但随之而来的资金问题难住了她俩。这时,基层妇联向她伸出了援手,于2010年底帮两人申请到了13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缓解了她们的燃眉之急。如今,她们的养殖场已经扩大了规模,现在鸡存栏达到2万余只,年产蛋量达3.4万公斤,年纯利润17至24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
●人物名片:任玉霞,高平镇东坡村方庄组人。
●创业历程:任玉霞早年学习理发,婚后想开理发店又苦于缺少本钱。去年,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下,任玉霞利用林权证作为抵押,贷款8万元,在镇上街道开办理发店,一年下来收入4万多元。理发店的开业既圆了任玉霞的梦想,又解决了她的生活困难。她逢人就说,是妇女小额贷款给她“贷”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人物名片:景月琴,城关镇茂林村村民。
●创业历程:现年42岁的景月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丈夫常年在外跑蔬菜营销,自己守着家里的几亩地早出晚归,紧巴巴维持生计。去年,镇政府在她们村统一规划,集中修建日光节能温室。她率先报名,自己筹集资金,想修建2座日光节能温室。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修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在这个节骨眼上,县、乡妇联帮助她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万元,建成了2座日光节能温室,帮她渡过难关。现在,两座节能温室,每年能给她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