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应岐:古稀奶奶守楼道不添麻烦 叛逆孙子任性难管
“楼道板凳上坐着个老人,要不你出去看看?”坐在对面的魏老师对我说。我正低头改作业,顺着声音望过去,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坐在个小凳子上——那是夏天学生晚读用的,旁边站着个高一男生。我赶紧起身快步走过去,扶着老人的胳膊问:“您找谁呀?”老人说找××班主任,说着就想站起来,动作看着挺费劲。我忙伸手搀住她,劝她进办公室坐,老人一个劲摆手,架不住我再三坚持,才挪进办公室坐到椅子上。
可我改了会儿作业抬头,办公室里早没了老人的身影——她又坐回楼道了。眼看快下课,她要等的老师快回来了,我走过去问:“您怎么又坐这儿了?”老人笑着说:“我就在这儿等老师,不添麻烦。”旁边站着的,是她的孙子。后来班主任说,这学生总课堂睡觉、迟到、不交作业,实在没办法这才联系家长,赶来的却是年过古稀的奶奶,原因是孩子父母“忙”,抽不出时间。再看那男生,背靠着墙,站没站相,脸上满是无所谓的样子,我心里堵得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剩沉默。
老一辈人大多没怎么读过书,心里藏着对知识的敬畏,更把子孙成才的希望看得比啥都重。为了孙辈能好好读书,老人不顾年纪大、腿脚不便,特意跑一趟学校,用最实在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重视和对老师的尊重。可父母的缺席、孩子的漠然,像一盆冷水,浇得人心里发凉——老人这份沉甸甸的厚望,到底值不值?
当今的教育,难就难在这样的落差里。作为老师,我改变不了家长的态度,也没法一下子唤醒所有迷途的孩子,能做的,唯有低下头,继续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备好每一节课,守好自己的三尺讲台,尽好本职。毕竟,不管现实多无奈,总不能辜负了楼道里那份静静等待的期盼。
作者简介:赵应岐,泾川县第一中学历史教师,深耕高中历史教材钻研与教学构思,常将心得分享于个人公众号及《泾川教育》。爱好读书写作,记录教学点滴与生活见闻。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