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发展规划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12月03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第六章 突出文化引领,健全景区体系

  全力促进文旅融合

  坚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坚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保护祖业、推动事业、发展产业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全力打响“王母故里·佛宝圣地·养生泾川”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第一节  提高公民道德文化素质

  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紧紧抓住服务群众这个主线,扎实有效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切实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人知人晓”工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雷锋活动,大力推进“道德讲堂”规范化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把加强道德教育和依法解决问题、健全制度保障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传播正能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街道、文明单位创评活动,树立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精心开展村级层面的“五村联创”和农户层面的“和谐五星”创评活动,持续开展“十大孝子”、“最美家庭”评选等系列群众性创评活动,倡导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符的家风传承、乡规民俗、新风新俗。建立健全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应急救援、助老扶弱、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科普宣传、青少年辅导、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人民调解、治安维护、社区矫正为重点,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引导全社会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努力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民政、团委和妇联等部门作用,深入推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留守儿童、单亲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儿童关爱活动,进一步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第二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均衡配置、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精心实施县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泾州书院、体育馆等工程。实施数字影院、现代传媒中心、泾川剧院、会展中心、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乡村舞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实现215个行政村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县有馆、乡(镇)有站、村(社区)有舞台、广播电视户户通”的目标,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大力发展文化社团组织。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促进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大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政府向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加强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社会组织年检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运营绩效评估和社会信用评估,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推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

  广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全面开展文化资源普查,积极开展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要求,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千台大戏进农村、优秀影片展演等活动,广泛开展戏曲演唱、社火表演、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节 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按照“西有敦煌·东有泾川”的目标定位,以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建设为核心,按照“大集团引领、大园区聚集、大项目支撑、大市场带动”的思路,深度挖掘县域文化资源,着力打响“王母故里·佛宝圣地·养生泾川”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依依托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子。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变。

  加快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按照“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建设,精心实施大云寺核心区建设、文旅综合体、瑶池幻境、西王母蟠桃采摘园等景点体系建设,全力实施百里石窟长廊文物保护、罗汉洞石窟保护、百里石窟长廊现代雕塑园、南石窟寺抢救性文物保护、华严海印水泉禅寺遗址保护、安定城楼恢复、牛角沟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等文物保护工程,努力把大云寺·王母宫打造成“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成功晋升5A级旅游景区,把泾川建设成为世界佛舍利研究中心和国际西王母研究基地。

  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佛教文化和西王母文化研究,编辑出版《泾川文化》等刊物,力争《女神·西王母》歌舞剧在全国巡演。精心举办大云寺佛舍利文化节,高规格举办华夏母亲节、佛舍利文化节、滑雪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会。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动漫等新型媒体,积极举办户外休闲、寻根祭祖、参禅礼佛等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全力提升“王母故里·佛宝圣地·养生泾川”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旅游产品新型业态。大力开发山水休闲游、文化历史探索游、生态度假游等旅游,形成各景区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山水生态游。建成田家沟生态乐园、温泉生态养生度假小镇、官山生态休闲酒店、蒋家北魏风情休闲度假村。积极发展自驾游、登山、探险、健身、水上游乐、农家体验、田园采摘等多种旅游项目。农业观光游。以创意农业花卉观光游乐园、大运现代农业观光园、全国优质草果示范基地为依托,开展农业观光游,建成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工业观光游。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以展示现代企业文化精神为内涵,发展工业旅游。民俗民风游。以展现泾川民俗文化精华为理念,建设陇东民俗文化博物馆、西王母远古氏族文化主题园、完颜部落等民俗旅游主题景区,加快建成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乡村民居游。扶持发展汭丰郑家沟、玉都康家、党原高崖、红河田赵、王村二十里铺等民居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成城关延风、王村掌曲、泾明白家、王村完颜、党原城刘等10个旅游村,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养生游。大力开发温水资源,挖掘传统中医医疗康体功能,建立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疗养院和康体保健区,积极发展各种运动场、训练基地、滑雪场、垂钓基地和体育竞技类主题公园等体育旅游场所,打造休闲养生健身旅游品牌产品。红色文化游。抢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机遇,重点规划实施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二期工程,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充实配套服务功能,创新展示方式,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要素。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六要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餐饮业。深度挖掘传统风味,树立品牌意识,形成泾川特色餐饮系列。住宿业。优化酒店结构布局,适当发展高档宾馆,大力发展中档宾馆,实施文旅综合体项目,建成四星级酒店、旅游度假、文化金融和养生养老工程。到2020年,星级宾馆酒店达到20家,星级农家乐达到300家。运输业。完善客运站点,增开景区间旅游交通线路,完善铁路、公路交通和网络预订票务系统。重点景区(点)规划建设旅游商品销售区,鼓励集体、个体等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旅游商品营销,形成多渠道旅游商品营销体系,力争到2020年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0%左右。娱乐业。坚持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完善旅游酒店、旅游乡村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文娱基础设施,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内涵丰富、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

  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发展。建立智慧景区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建立景区电子商务系统,实现门票、交通票、酒店、旅游线路、旅游特产等旅游产品的在线预订和在线购物等功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个性化旅游预订、购买及售后服务。建立景区智慧旅游体验中心,把物联网、3D 影像、3G 移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集成起来向大众展示,让大众接触到信息技术给旅游带来的全新体验,从而感受到智慧旅游方便快捷。建立景区自助导览服务,开展语音播报导游、短信导游、二维码导游等服务。

专栏4:“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功能;完成“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实现215个行政村全覆盖;全面建成乡镇(社区)体育健身中心,90%的行政村建成有篮球场、乒乓球桌和标准健身步道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三馆一院”建设。计划投资2.24亿元,建成县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泾州书院各一座。

  3、体育馆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新建集体育项目训练、比赛以及大型会议、演出等功能,可容纳5000名观众的综合性体育馆1座,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

  4、现代传媒中心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集办公培训、编辑制作、演出转播为一体的多媒体大楼,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5、文旅综合体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规划占地183亩,建设文化旅游大厦、四星级酒店、旅游养老社区等项目,建成集休闲度假、文化金融、综合购物、旅游地产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

  6、数字影院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在城区建设1000—1500平方米综合性数字电影院2处。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500—1000平方米数字影院3处。

  7、泾川剧院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80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剧院、音乐厅、戏剧厅、排练厅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8、泾川会展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1亿元,新建具备展览和会议功能的县级会展中心一处18000平方米,含展馆、会议厅、服务区及优良的配套服务、满足举办各类展会及活动的不同需求。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大云寺遗址勘探及文物保护项目。计划投资3600万元,对大云寺遗址30万平方米勘探范围进行全面勘探,完成保护区历史风貌、出土文物修复,修建科普展示用房,并勘探宝宁寺遗址,配套相关设施。

  2、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抢救性保护维修。①计划投资600万元,实施泾川王母宫石窟抢救性保护维修项目,对石窟进行维修加固,安装安防消防,并进行环境整治;②计划投资900万元,实施泾川南石窟寺抢救性保护维修项目,对石窟进行维修加固,安装安防消防等配套设施。

  3、世行贷款百里石窟长廊保护开发。计划投资1.23亿元,维修保护原城隍庙、抢险加固罗汉洞石窟和丈八寺石窟崖壁,建设基本的游览设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4、西王母信俗、完颜民俗传承保护项目。①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西王母信俗传承基地,建立西王母信俗传承保护信息数据库。②计划投资3000万元,实施完颜女真民俗保护传承项目,开展完颜女真民俗、女真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争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剧目编排及文艺作品创编。计划投资5000万元,创编现代秦腔剧《泾汭情思》、电视文献记录片《1935 •红25军在泾川》、歌舞剧《西来神女》、《甘肃人》、情景剧《大云之光》、电视连续剧《大魏太后》和电影《泾水情殇》等精品剧目。编辑出版泾川民俗、泾川非遗图典、泾川民间歌谣集和泾川民间故事等书籍。

文化遗址保护项目

  1、泾州古城遗址保护。计划投资2.8亿元,对泾州古城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

  2、牛角沟遗址保护。计划投资1.2亿元,保护甘肃境内第一个人类化石、5万年前的“泾川人”人类头盖骨化石出土原地原状,古生物化石区原址牛角沟4k㎡原生态展示,复原“泾川人”等古人类造像及生存状态场景,建设古人类博物馆。

  3、“大岭上”遗址保护。计划投资2000万元,对泾川“大岭上”5平方公里原生态地貌进行保护,复原大龄上旧石器出土地人类生存情境,集中展示一至十层土壤条带,相关建筑物、相关基础设施;夸父峰保护和相关展示标志等。  

  4、华严海印水泉禅寺遗址保护。计划投资5000万元,对水泉禅寺遗址进行复原式保护,对水泉寺遗址周边进行深度挖掘、勘探,维修恢复水泉寺大殿、山门和周代共池荷塘、过水凉亭等原貌,在后山复原遇仙亭、休闲廊桥、楼阁等古建筑景观,修建水泉寺文化展览中心,展示水泉寺出土的文物及历史文化。

  5、北魏嵩显寺遗址保护。计划投资8000万元,新建嵩显禅寺博物馆,展室,大殿、钟鼓楼群、东西二阙、山门、牌楼。修复北魏“敕赐嵩显禅寺”碑。

旅游景点建设项目

  1、大云寺景区建设。计划投资20亿元,建成占地1170亩的大云寺景区核心区。在已建成中心区框架的基础上,建成大雄宝殿、山门、藏经楼、伽蓝殿、天王殿、财神殿、观音殿、卧佛殿、方丈院等工程,形成完整、传统、规范的佛教寺院格局,配套实施山门前广场铺装、牌坊、旅客中心,水景观、停车场、绿化、亮化、给排水、输配电等基础设施工程。

  2、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二期工程。计划投资7700万元,完成布展、绿化、美化及纪念碑工程,新建红25军军部、四坡战斗羊圈洼主战场复原等工程,配套景区旅游基础设施。

  3、西王母文化产业园。计划投资1.85亿元,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建设王母宫水体景观、前区广场、游客中心、主题公园、玉楼十二重、瑶台九重、瑶池殿、群仙阁、复原清代王母宫108庙、西王母博物馆、西王母乐舞情景演出场馆等主体景观,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把王母宫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民俗文化园区。

  4、西王母蟠桃采摘园。计划投资5000万元,规划占地500亩,依托西王母“健康、长寿”的神话主题,建设蟠桃采摘观光基地500亩,配套蟠桃文化墙、生态休闲屋、游客体验服务中心。

  5、瑶池幻境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改造原有橡胶坝,新建拦泥坝,亮化美化水景区;挖掘整理西王母神话传说,利用声光电和3D技术,开发水景实体演艺、水幕电影,重现西王母会周穆王、汉武帝及瑶池夜宴、降临汉宫、赐尝蟠桃、展示仙乐等场景。

  6、西王母远古氏族文化园。计划投资2亿元,规划占地500亩,在王母宫山顶打造远古村落景观群。建设5个西王母部族村落变更实景,修建茅屋石舍,布设石器陶具,游客体验打猎、射箭、钻木取火,品尝山野时蔬,再现远古原始部落生活场景和西王母氏族部落的历史。

  7、田家沟生态乐园。计划投资1.32亿元,新建桃花园度假村,建成滑索、植物园、水上乐园、垂钓中心,配套停车场、道路等基础设施。

  8、官山生态休闲园。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乡村田园俱乐部、休闲采摘园、陇东窑洞宾馆、垂钓园、生态餐厅、林下生态养殖园、生态建设成果展览馆、农家庭院等。

9、夸父峰景区开发。计划投资7000万元,修建夸父峰巨型塑像、壁画、碑刻、小型展馆,绘制夸父与泾川上古地貌、夸父喝干泾河、夸父追日倒出鞋内积土堆成泾川夸父峰、夸父弃杖衍化为泾川蟠桃等故事情景以及景区围墙2000米,配套相关基础设施。  

  10、蒋家北魏风情休闲度假村。计划投资8500万元,一期建成中心区、民俗文化展区、餐饮休闲娱乐区;二期建成北魏历史文化博物馆、水上乐园、儿童乐园、园林别墅、北魏风格商贸街;三期建成演绎中心、烧烤园、攀岩、真人CS等设施。

  11、温泉旅游度假村。计划投资2亿元,新建泾川娱乐城、温泉疗养院、康体中心、温泉垂钓园、温泉会议中心、主体广场等工程,建筑面积28665平方米。

  12、完颜民俗村建设。计划投资1亿元。规划总面积22600平方米,分三区建设景观6处。建成民俗村博物馆2800平方米、完颜兀术马场19800平方米,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13、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8970万元,建设汭丰郑家沟,党原高崖、陈坳、完颜洼,玉都下坳、康家,太平阴坡、朱家沟,泾明白家,城关延风、天池,高平渠刘,王村完颜,红河田赵等生态旅游示范村,新建农家乐150户,实施硬化道路18.7公里,新建文化广场5000平方米,游客中心15处,配套实施厕所、停车场、给排水、绿化亮化等工程。

  14、创意农业花卉观光游乐园。计划投资1.3亿元,建成滑雪场、滑草场、花卉博览园和农业采摘体验园项目。

  15、中药养生堂建设。计划投资8000万元,规划占地200亩,主要建设百家药材园、药材种植园、中药材文化展示区、网络销售为主的信息平台、中医康复中心,打造为集休闲观光、种植体验、度假娱乐、保健康复、生态教育、药材购物等多功能理念为一体的中药养生堂。

  16、自驾游房车营地建设。计划投资1亿元,规划占地500亩,建设自驾游房车营地2处,以唐代风格的客栈、酒楼等美食文化区为主,建成旅游纪念品的供应补给区、停车及保养维护区、旅途休闲区、信息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免费停车、养生休闲、特色餐饮服务、西北特产和旅游纪念品销售等服务。

  17、星级宾馆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建成三星级以上饭店5家,普通宾馆8家,度假山庄12家。

  18、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5亿元,实施大景区景区游步道、旅游厕所、停车场、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项目,配套实施大景区绿化、亮化和美化等工程。

  19、旅游交通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4亿元,重点建设大云寺至官山、王母宫、田家沟、南石窟寺和完颜民俗村等景区旅游专线27公里,王母宫山道路改线工程12公里,百里石窟长廊旅游专线28公里,建设城市主干道路8公里,建成泾川客运站、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各1处,配套实施汭河大桥和罗汉洞大桥等工程。

  20、智慧景区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立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景区电子商务系统、景区智慧旅游体验中心、景区自助导览服务,实现大景区无线网络、客房电脑数量、景区周边线路固定电话实现全覆盖,在大云寺、王母宫、田家沟等景区建立电子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电子化订票、订房、定机及付款服务。

  21、泾州古城商业街建设。计划投资7亿元,建设文化、商贸、民俗三大体验区,在文化体验区复原学堂、书院、会馆、画院等文化场所,在商贸体验区复原客栈、茶馆、钱庄、镖局等商号,在民俗体验区全面再现古泾州民间小曲、社火、庙会、皮影戏、木偶戏等民俗传统艺术。

22、安定城楼恢复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按照唐建筑风格,在原址恢复建设安定城楼,顶部为两层木结构仿古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修建古栈道20米。按照“前宅后院”的空间布局,修建李商隐故居,配套塑像、诗词碑林、展厅等建筑。    

  23、百里石窟长廊现代雕塑园。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成文化交融主题区、佛教文化展观区、丝路文化展观区等三个主题区,精心打造“百里石窟长廊艺术创作基地”,建设DIY创意艺术村、环形景观文化廊道。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