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论泾州古城遗址地位 呼吁依法保护

2012年06月17日 来源:原创 点击数:

论泾川古城遗址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依法保护泾川古城遗址的重要性
(拜读张怀群教授“泾川古城三千年”的启示)
 

  历史文化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至少距今有几百年,甚至数千年。我们都是后来人,我们研究挖崛历史文化的依据,不但要有历史文化的实物,更重要的要有各类文史资料记载。实物因历史的变迁,往往是不完整,有的是残缺不全甚或只留下遗址。从某个角度理解,这正是其珍贵之所在。因没有遗址或残缺不全的存在无法对它进行研究和挖崛,泾川古城遗址,就是属这类的历史文物。30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很难看到完整的建筑群体,只是残缺的遗址,外表看荒凉,为什么能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拜读张怀群教授“泾川古城三千年”,他查阅各类文史资料记载,现场考证,对泾川古城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度研究,给我们这些缺少历史文化研究的人很大启示,我是其中之一。经他的论述,我们恍然大悟,泾川古城遗址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

  泾川古城面积方圆30平方公里,是现在泾川县城的10倍,这样大的古城,是中华历史文化少见(仅次国都等大城市),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都市遗址。它的珍贵还体现在泾川古城是中华姓氏的起源地之一,其中是阮姓的发源地,有天子(皇帝)来此祭拜之地,有诸多的古墓葬文化,历史文物等等。它的珍贵不仅是泾川古城规模之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成为多功能的古城。用不完全正确的比喻,泾川古城像万里长城,山海关等,抵御外来侵犯,兵家之地;像无数的边境重镇,出入境要地,要在此通关,特别是外来使者、商人都要长时间在此留驻学习,熟习民俗;像现在的深圳、珠海、广州、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边境城市,是中华对外经济贸易的重镇,是古代丝绸之路出关必经之地;像古代的北京、西安那样,虽然不是古都,但是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古城。

  以上不然看出,当时的泾川古城是多么繁华和重要,虽然经历了千年风霜,确实残缺不全,多数属遗址,但它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辉煌的一页。为此被甘肃省列为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受国家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凡是在省级文物保护范围内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经上一级(即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准。西平铁路原选线穿过泾川古城,不顾国家文物局明确指出西平铁路泾川古城路段要避开泾川古城区域,强行施工,是属破坏国家文物违法行为。做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权利和义务制止破坏国家文物的违法行为。甘肃省文物局,泾川县文体局,阻止西平铁路泾川古城路段的施工及各界人士,新闻媒体关注和支持是合法的,无可非议。

  为什么会造成现在这样的事态,责任来自建设单位,一是对泾川古城遗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缺乏法律观念,不能依法行事,其思想根源是重经济建设,忽视对国家历史文物保护。经济建设是可再生资源,而国家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一旦破坏就成为千古罪人。经济建设可计算减少多少投入,而国家历史文物,是无价之宝,远远超过经济建设的投入。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错误观念。西平铁路全线途经;泾川、邠州、乾州三个建州区域,在陕西路段避开邠州、乾州区域。为何甘肃路段不能避开泾川古城遗址区域呢?这就是观念之差。经济建设与保护国家历史文物并举,是唯一正确的观念。

  有人会说,就是一条铁路穿过,不致于破坏泾川古城遗址。泾川古城是古代繁华的都市,铁路穿城而过,不仅破坏古城遗址,而且毁古城历史原貌。从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若能根据文史记载和现存遗址,把这个重要的繁华都市模式呈现给世人,让世人亲身感受,根据时代的发展若我们这一代人做不到,也要留给后人的发展空间。

  为此强烈要求:一、西平铁路泾川古城遗址路段要改线,避开泾川古城遗址区域,保护国家文物;二、已被破坏的古城墙、古墓葬原样修复,谁破坏谁负责;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福建省漳州阮氏文化研究会
  常务会长:阮其尾
  2012年6月16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