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泾川文化遗产录》 >> 正文内容

吊吊塔

2011年08月17日 来源:泾川文化遗产录 点击数:

吊吊塔石窟内的吊吊塔现状及窟内佛像现状。张怀群 摄

  佛教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开凿最早的石窟中并没有石佛像,而是支提窟形制。也就是窟为覆斗形,内有一与窟顶、窟基连成一体的石柱(塔),石柱(塔)上刻经文或象征佛经的符号,僧人边绕石柱转动,边念经文。这种石柱(塔)在国内虽有记载,却未见实例。据民国《泾川县志》载,泾川境内有倒吊经塔,俗称吊吊塔石窟寺,依风格看早于北魏。现存有十余窟,窟内有石塔、残像。该倒吊经塔应是最早的石柱(塔)。清末四川峨眉名僧李士璋曾住泾川,作有《石塔倒悬》诗一首:

曾闻海上寺,未见洞中塔。
工非由地起,势反自天拉。
隐约高扛鼎,模糊倒插蜡。
空疑道士壶,错认徐孺榻。
字残谁能知,年多僧莫答。
浮图古九层,梵刹今几匝。
只有燕飞施,绝无人蹴踏。
山深客鲜到,曲径草茸阘。

吊吊塔石窟寺外景及窟内佛像现状。张怀群  摄

韩家沟石窟群。高建峰  摄

  这首诗反映了吊吊塔的罕见形制和对吊吊塔石窟寺古盛今衰的慨叹。正因为“山深客鲜到”,所以在这位高僧发现洞中塔后的近百年间,甚至连泾川人都不知道吊吊塔所在。当地有民谣称“泾川有个吊吊塔,不知道在哪哒”,使吊吊塔石窟更加神秘莫测。

千佛崖石窟。高建峰  摄

太山寺石窟。高建峰  摄

  吊吊塔位于温泉开发区蒋家村(原属城关镇)凤凰沟内一偏远山坡处的低矮石崖上,目前可辨的洞窟有7个,其中一个深2.6米,宽2.8米的马蹄形窟,倒垂着一个1.8米高的方柱,塔顶塔基与窟为一体,上宽1米,下宽0.6米,象倒悬的蜡烛或冰柱,千百年不塌不崩,窟内两壁分别可见1米高的造像痕迹和两层小造像痕迹,正是民国《泾川县志》记载的“倒吊经塔”。倒吊经塔是汉传佛教产生初期的代表性洞窟,为汉传佛教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最早的物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