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泾城往事〗10号院的故事

2010年05月14日 来源:原创 点击数:

从隍庙巷说起

  泾川县城 安定大街从中山街十字起东向的路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叫隍庙巷。巷子有一米多宽,仅容得下一辆大车,向东蜿蜒可抵东城根,西向仅止于中山街,街对面是商铺,形成“丁”字状。这样一个小巷,却是泾川城首屈一指的繁华地,这都是因了座落于巷子中段的城隍庙的缘故。

  泾川隍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其主殿建于明代,殿前有牌楼,东、西 两侧有配殿、钟鼓楼和戏台,庙门宏伟,门前有石狮坐镇,街对面有铁旗杆和一座高大的砖雕影壁,雕工精美……它们的创作时间都不会晚于清代。由于城隍是一城的守护神,所以香火特别旺盛,加之巷子窄小,如遇节时,人山人海,真可谓摩肩接踵,万头攒动,使人联想起《红楼梦》中仁清巷的“葫芦庙”。

  《泾川县志》(1996版,下同),“县城建设”篇称:泾川县城拆除开始于1974至1975年。这个记载其实是不准确的,县城第一次大规模拆除是从隍庙巷开始的,时间大约在1958到1960年前后。巷子北面,即有隍庙的一面基本没动,只是取直而己,而将南面拓宽了十几米——铁旗杆炼了钢铁,砖雕影壁从此也不存在了。那时借“大跃进”的东风 ,想要走的更远,如现在县政府招待所的原地——左家埸埸,就被拆成了一片大空地 ,准备建座电影院。但随着三年灾难的来临,一切都停了下来。隍庙作了露天影院,观众的座位就是配殿、戏台拆下来的大木梁(“县志”称是电线杆应为误记),牌楼毁于“文革”,其他建筑次第拆毁,只剩下大殿幸免于难,后来作了博物馆。拓宽后的隍庙巷被命名为新建街,它和中山街衔接处被老百姓称为“新街口”——是县城唯一的小夜市。新建街残破的状况几乎保持到70年代中后期,这才打通了新街口对面的建筑,填平三元宫的部分洼地,整修路面,成为了现在的安定大街。

  《泾川县志》“人物志——胡维陛”篇载:1944年胡任泾川县长期间,“开辟西城区街道,使当时的中正街(现安定街)从东到西贯穿全城 ,修建西门,取名安定” 。这间单的几句话,实是一笔“糊涂账”,因为泾川老西门——“安定门”不在现安定街线上,而是在安定街向南四、五百米处,五十年代城门早已拆毁,只剩一个豁口,城外曾作过刑场,所以泾川有骂人俗谚云:你抡着上西门——意即找死。城内的街道不长,老百姓都叫西门上(街),路北是三元宫南向洼地(有眼水井,附近人家都在那儿取水)和百货公司的后院,路南是中街小学后门和付食公司搭的一个间易卖菜棚,东向仅止于中山街,街对面是商铺民宅,也是个“丁”字口。这条现己不存在的街道是否叫过“中正街”,仰或隍庙巷是否叫过“中正街”,我不知道,但它决对不是现在的安定街,更不会“从东到西贯穿全城”——因为两街衔接处有四、五百米的错位。仅从“安定门”和“安定街”字面作联系岂不大谬。

  从一条泥泞的小巷——隍庙巷到新建街 ,再到泾川象征性大道——安定大街,这条路可谓风水宝地,灵光普照!

  这是我父亲郭志远先生1959—1961年画的《泾川图》局部,右边的园圈内是老西门——即安定门。门内是西门街,到中山街(纵向)为止。左边的园圈内是新街口,东向是由隍庙巷拓宽的新建街(即以后的安定街),向西止于中山街。在西门街和新建街之间有四、五百米的错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