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张怀群:1977年以前的高平街道

2023年05月16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1975年冬天,每一个生产队能买到一台泾川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生产的磨面机、粉碎机,都成立了钢磨子站,这个单位就叫钢磨子。这时候已经通了大电,又在钢磨子旁边打了机井,把机井的水抽上来,全队的人以架子车拉着一个煤油筒改造的大水桶拉水,饮水问题由此解决。

从古到今,毛驴拉着石磨磨面、人抱上木担推着石磨磨面,在山沟里挑水吃的历史活剧退出历史舞台。

我曾经在钢磨子上工作了两年左右,我站在一个高台上,手按着钢磨子下料的斗子,等待加料。接近出面口的地下挖了1m深的坑,1个木斗接在口上,一抖一抖的四五层罗不停的罗,面粉和麸皮分别淌下来。磨面的主人站在坑里,麸皮斗快满的时候,快速的用另一个斗替换,把麸皮斗接给我,我倒入料口,如此循环几十次,人都成了面人。最后要哐哐哐的敲,把剩下的麸皮和面粉清理干净,实际上是清不完的。

钢磨子站的房子创建的高平公社农业中学,可以参考《泾川教育志》记载,从侧面了解情况,“1958年全县新办一所农业初级技术学校和七所农业中学,修业年限均为三年。农业中学课程分为基础课和生产技术课,基础课开设政治、语文、数理化、农业基础知识等课程。其中农业基础知占周学时的40%。技术课按照泾川当地生产情况开设作物、栽培、土壤、农药、化肥、农田、水利、动物饲养、植物保护、农业机械等课程”。当时高平应该有农业中学,详情不得而知。《泾川教育志》还记载,“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县共办起农业中学10所,教学班12个学生435人,教职工1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中学相继停办。课程除开设文化课外设有农学、财务会计、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学制均为三年,修业期满后仍然回本社队从事专业工作或劳动。”如此,高平农业中学应该有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两三个教师和管理人员。

公社大门向西开以后,门口一条大道通向西南公路,在大道和公路的交汇处往东走二三百米,可以看见公路的北面有一座工厂,这就是出身不凡、高平农业机械化和发电的圣地。1950年代初期,泾川县有了拖拉机站,几十台拖拉机开往各个公社耕地。到了1970年左右,高平公社有了二三十台拖拉机,履带式“东方红”为主,大轮胎铁牛拖拉机也有,农民最惊叹的是履带式拖拉机耕地,比黄牛拉的木犁耕地深一倍以上,粮食产量因此翻番。春夏秋三个季节,东方红拖拉机开出拖拉机站,过柏油马路,马路要铺上木板,一旦履带压坏了柏油马路,那就是政治事件。

到达一个生产队,开始耕第一块地,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几十个生产队的一块地一块地的耕过去,昼夜不停机器,只是换司机。一个生产队至少耕几百亩地,不是耕种玉米地就是耕等待种小麦的地。开机子的人操心耕地,后面有人拿着一个工字形线架上缠的米绳量地收款。每一个生产队有简易的食堂或者在农民家里吃细长面、干凉面、油花子、青辣子、小米米汤,拖拉机司机可以放开饭量吃。当时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是耕地,五张犁一次过去,在平展展的塬上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小时,一天耕几百亩地,等于上百头黄牛的劳动量,农民怎么能不感激新社会呢?东方红拖拉机后座整个是红色的,有叫谷子的两三岁的男孩脱口而出:拖拉机,红沟子。拖拉机屁股是红色的,自然成了儿歌,喊了几十年。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收割机和脱粒机还没有普及到生产队。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