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张怀群:1977年以前的高平街道

2023年05月16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两间大的房子里是钢磨子、灰颜色的柴油机,隔墙上打一个洞,皮带穿过来带动粉碎机,机房的后墙上又开一个洞,把粉碎成粗面状的饲料铁管通到墙外,有一间房1/4的小房,小房门口用麻袋片遮挡,要不然一半的粉碎饲料就被吹到空间了。糜草、谷草是上等的原材料,大部分是玉米秸秆。在小房子里要把成品饲料装起来运回去,你必须用布把嘴包起来,待把粉碎饲料装出来,人就成了面人,粉碎饲料的这个人整个是面人。

钢磨子站存在了一段时间,这些房子里要创建高平公社农业中学,钢磨子站搬在高平大队王家店房这个大院子里,隔壁就是高平仓库。后背面向西兰公路的五间房子,有磨面房、粉碎机房,一间是办公室,里面放着两三个煤油大铁筒,装满柴油,有时候工作人员用嘴吸着软管子,把油吸出来,五间房内外充斥着柴油和燃烧了柴油的味道。

忘记不了的是柴油机一天坏一次两次,修好它需要两三个小时。工作人员的双手和衣服都是油腻的,也没有工作服,修得满头大汗。修好以后要用全身的力气弯着腰用手把摇动开机,浓黑的烟冒出来,刺耳的声音突突突的响个不停,柴油发动机就是发动不着,好几个小伙子轮番摇动,摇了一次又一次,眼看就要开机了,又死机了。每天至少有三四次开机,两三次修机。大队支书、大队干部、大队宣传队男女,去街道的农民,远远近近的来看热闹。我们小孩子在旁边也非常着急,为人家捏着一把汗,心里一直想这个柴油机怎么这么复杂?从那几个工作人员的脸上我读出了一生都不能忘记的哲理,比如贫困和饥饿,登上珠穆朗玛峰,在饥渴当中找水喝,在没有路的昆仑山走上去、走回来,人生是一场艰难的永远走不到头的长征,正如这修柴油机和摇柴油机。

每到冬天,太阳老高了,柴油机还发动不着。工作人员挑着燃烧的油烂布条,一直在油箱下面烧,换人换马摇手把,他鼓起来的力量足足能够搬倒一堵墙,柴油机就是不争气。大队支部书记一旦碰上,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工作人员都没有脾气,好像在训斥别人。

1971年左右,柴油发动机又分配了一批,公社附近的几个大队可以独立的办一家钢磨子站,这一座公社的钢磨子站就属于高平大队所有,胡家峪和城南大队的工作人员都回去传播技术,成了他们大队钢磨子站的第一代师傅。

高平大队前后有十几个人在钢磨子站工作,他们都是出身好、能学会机械的人,全身心珍惜他们的工作岗位,为全大队的每一个户磨面、粉碎饲料。原在东门生产队东界的大队卫生站院子的木工厂搬进这个王家店房大院子里,20多个木匠从各生产队选调来,在这里手工做架子车箱、床板等单一的木产品,生产队给每个人每天记10分工,他们制作的产品卖的钱,属大队集体所有,这就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实质性质。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