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泾川县两件文物维修中的庆幸和遗憾

2012年08月1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2011年后半年,泾川县文物工作上完成两件大事。一是建于明洪武三年的泾川城隍庙得到了维修。自解放以来城隍庙历经劫难,把一套由砖雕照壁、铁狮子、铁旗杆、山门、八字形大戏楼、大木牌坊、钟鼓楼、拜殿、正殿、寝宫和厢房构成完整的建筑群体破坏的只剩正殿和寝宫两座破烂不堪的庙宇。就是保存的这两座破庙还被当作盐库,把粗大坚固的杠木柱子腐蚀的千疮百孔,墙壁疏碱、地面潮湿,木石结构被任意改造,破坏的面目全非。自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来,经省、地、县文物主管部门几十次的交涉,终于1993年收归文物部门管理,并拆除了周围许多影响文物风貌的建筑物,同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交县博物馆使用和保护。争取维修又经历了艰难的岁月。

  在这漫长的70多年里,经历了30多年的大破坏,20多年争取保护和20多年争取维修的过程.在后40年里省、地、县几代文物工作者为此做过努力,今天这座历经500多年的大殿终于展现出了当年的英姿。特别是把地基由原来的低洼坑中提高1.7米,升高到今天街道的地平上,不能不说是英明之举。这样使大殿更加雄伟壮观,这一决策应归功于

  县长的坚持。城隍庙大殿和寝宫终于得到了维修和加固,这是值得庆幸的。然而在庆幸之余又觉得还有一些遗憾。

  遗憾之一,看见大殿的雄姿不由人不想起那些被拆毁了的一整套建筑。这次维修两座破庙就耗资百多万元,那么拆毁的建筑又价值几何?拆毁者问心知亏否?

  遗憾之二,维修后表面焕然一新,然而稍加注意便会发现不少问题。

  1、明代早期建筑的头顶上却戴了一顶近现代的瓜皮小帽,显的极不协调十分别扭。泾川城隍是州城隍,大殿上的脊兽全是琉璃构件,只有瓦件每间上面用琉璃瓦组成一个菱形方块,三个菱形套在一起构成 图形,其他瓦是灰瓦,这是有规制的不是随心所欲.见过的人都知道的。琉璃脊兽残件原来就放在大殿东侧的墙角下,以后可能保存在博物馆里,瓦的布局维修前基本完好。维修拆除时应作好记录,维修中应放回原位。脊兽也应使用仿明的琉璃脊兽才附合修旧如旧的原则,不知为什么全部换成现代材料?那么小的脊兽,那么小的筒瓦、那么小的猫头,看起来那么穷气、不顺眼。

  2、大殿的正门,原来三开间,每间四扇木门,这是见过的人都知道的,不知根据什么两边两间改门为窗,好像过去有钱人家的厅房,失去了隍庙应有的威严。

  3、后殿(寝宫)维修前,前后檐长短对称,结构合理。维修时尽然取掉了后檐约1.5米宽的一部分,造成了前长后短特别难看的样子。我当时问施工负责人是根据什么取掉后檐的,他们说“后檐是解放以后为了装盐加上去的”。如果后檐残迹还在的话可以看的很清楚,背墙外面是明代的水磨大砖、墙内皮上书写的中堂对联仍在,怎么说是解放后加的呢?后来又说后檐上的木材很小是后补的。木料小材料不端正就是后补的?这些似乎都不是理由,最后又说;我们是照设计图纸做的。这就奇怪了,设计图纸是维修城隍庙又不是新修重修,怎么可以改变原貌呢?我没看过图纸,不敢妄说。既便图纸上画了,也应该说出改建的原因。过去人盖房子都要把后檐加长一些,叫“后背长”寓意子孙后代绵延不断、兴旺发达、没有人愿意“后背短”的,城隍庙也不会修成“后背短”使其香火断绝吧!

  已经修成了说也白说,不说吧,又觉得心里不舒服,说出来也许会对今后这类事情有些借鉴,可惜泾川已经再没有值得维修的古建筑了。

  遗憾之三, 宝宁寺遗址出土的石佛,自2005年3月19日至2011年10月25日,在水泥地上首身分离躺卧了近七年时间,有原县委书记刘旭宾的指示,有我本人多次请求进行修复,但博物馆总是以各种借口予以回绝.我想可能是人家信不过我,没有能力修复。即如此,可以另请别人,也未见行动。作为博物馆对待藏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采取保护措施十分令人费解!

  修复工作从2011年10月25日开始,10月29日结束,由于没有修复工作室,修复工作在值班室门口的台阶下进行。我电话询问修复后的情况时,佛像仍放在台阶下,长达十多天,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尽然如此对待珍贵文物(肯定为一级文物),更令人不可思议!

  庆幸的是终于使躺了近七年的佛像重新站起来了,了却了一件心事。

  通过这两件事我希望我的故乡泾川县的文化工作,特别是文物工作能够更加兴旺发达。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