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街道办深化“民情流水线”工程提升服务水平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泾川县街道办事处深入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有效提升了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畅通渠道搭建“连心线”
街道办坚持把了解社情民意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首要程序和开展流水作业的基础,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上门反映与主动了解相结合、日常接待与定期走访相结合等方式,畅通各种渠道搜集民情民意。在辖区内、楼宇间通过悬挂民情信箱等方式,快速受理广大居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社区组建了社区干部、离退休老干部、下岗失业职工为主要力量的民情信息队伍,深入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帮百家困、解百家难”的“四百”主题实践活动,了解广大居民的衣、食、住、行困难。及时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
打造平台建立“提升线”
街道办把推行“一站式”服务作为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的平台和保障。在南街社区投入15万元建成了社区综合服务大厅,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工作环节,把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低保、就业、计生等20多个相关的服务项目纳入服务内容,实行“一站式服务”。为了满足居民“8小时以外”办事,社区实行干部错时上班制、延时值班制和全日服务制三项制度,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服务格局,方便了群众办事。
发挥优势扩大“整合线”
根据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分布情况,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使社区党建工作延伸到了社区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同时,全面推行“设岗定责”,为有能力和条件的党员确定了服务岗位,划分了责任区,逐步形成了“社区党建联管、公益事业联建、环境卫生联抓、社会治安联防和社区服务联办”的“互联共建”机制,使社区党员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建立机制构筑“监督线”
为了快速解决广大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党组织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代理(办)制、服务承诺制等各项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张榜公布,认真推行党务、居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社区居民积极投身和谐社区建设。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