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李商隐泾川之行的几个问题辨正

2010年04月25日 来源:原创 点击数:

  摘要:李商隐于开成三年暮春(公元838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做幕僚并娶王氏女为妻,这一行为牵涉到诸多问题。研究李商隐泾川之行,有利于弄清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几个争论点,即李商隐何时入泾原幕、应宏辞博学科考试在前还是娶王氏女在前、入王茂元幕是否意味着李商隐从此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从而蹉跎一生、泾川之行是否造就了他的不幸等。研究李商隐泾川之行是新时期李商隐研究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认识李商隐一生的新的入手处和突破点。

  关键词:李商隐;泾川之行;泾川诗;茂元幕;牛李党争;人生遭际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家之一。他的一生扑朔迷离,坎坷曲折,欲回天地而久历幕途,欲入扁舟却蹉跎一生,其悲剧命运令人扼腕而叹息。

  一、李商隐的生平及入泾幕前的主要活动

  (一)、李商隐的生平简介

  李商隐出生在唐宪宗元和时期,唐王朝在经历了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十多年的藩镇割据以及吐蕃、回鹘的入侵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段盛世气象,后人称之为“元和中兴”。李商隐在著名的七古长篇《韩碑》中极力称颂这一局面,对唐宪宗更是景仰如高山,“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元和中兴的局面对李商隐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予了他“欲回天地”的匡国宏愿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也是他一生久历幕府的原因之一。

  李商隐的祖籍,两《唐书》本传均认为是怀州河内,怀州所辖地众多,获嘉县是他的出生地。具体来说,他是今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镇新店村人。李商隐的家世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其远祖与李唐皇室同宗别派,故李商隐诗中有“我系本王孙”句,崔珏《哭李商隐》中也说“成纪星郎字义山”。但其关系已经相当疏远,李商隐的的家族渊源从下列史书的记载中可见一斑: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1]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2]

  《旧唐书·高祖本纪》:“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3]

  而凉武昭王李暠的八子翻,即李商隐的远祖,按照有关研究者的推算,商隐当是李暠的十五代孙。李商隐的高祖时美原令李涉,曾祖是安阳令李叔恒,祖父是邢州录事参军李俌,出生时父亲李嗣在任获嘉县令。可见其祖上也是人才济济,较有名望,但不幸也早早降临。曾祖父李叔恒弱冠登进士第,与刘长卿等齐名,可惜未界而立之年就溘然长逝,祖父李俌在卢氏夫人的抚养下成人,以明经及第,任邢州录事参军,因病也早早去世,父亲李嗣任获嘉县令后不久也死于江南。一连三代,以疾早逝,由曾祖母卢氏夫人一人担当起教养二代儿孙的重任。三代孤寡的家世给幼年的李商隐经济上、心理上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他那种多情缠绵、内向、敏感、伤感的个性气质与这种三代孤寡的悲剧性家世有着深刻的联系。”[4]而裴氏姊、徐氏姊的悲剧命运(裴氏姊嫁裴允元后因不满裴的才情和人品被遣回娘家,郁郁而终。徐氏姊出嫁后不久即去世。)又给三代孤寡的家庭增添了又一层浓厚的悲剧氛围。李商隐的悲剧性格很大程度是基于此悲剧的家世而形成的。

  元和九年,李嗣被辟为浙东幕府从事,至长庆元年,商隐跟随父母在风景秀丽、物产丰饶的浙东、浙西地区整整生活了六年。他的启蒙教育就是在这段时间开始的,所谓“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江南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给了他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促成了他柔美、绮丽的个性气质和审美情趣。

  就在李商隐健康成长的时候,父亲李嗣在浙西观察使幕去世,商隐的人生道路第一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父丧三年期满后,少年的李商隐开始担负起维持家庭生计的重担——“佣书贩舂”,即给官府抄写文书和买进谷物舂米出售。由于家境贫寒,生计维艰,才激起李商隐求学仕进的强烈愿望,以达到渐立门构的目的。后来,李商隐又从处士叔求学,这位处士叔对李商隐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给商隐以儒家经典的传统教育,其耿直狷介的节概个性对李商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另外,诗文创作方面这位处士叔专工古体,因而商隐“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除此之外,他的阅读还涉猎史部、子部和集部的重要著作,他熟读《文选》,对杜诗、韩文和李贺的诗歌尤其喜爱和熟悉。他在《樊南甲集序》中自称“杜诗、韩文、彭阳章檄,樊南穷冻人或知之”。

  (二)、入泾幕前的主要经历

  李商隐的一生,与幕府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大和三年(828)初谒令狐楚于东都洛阳,正式踏入社会开始,历任郓州、太原、华州、兖海、泾原、陈许、华州、桂管、京兆、徐州、梓州诸幕,一直到他的晚年。三十年中,十一次佐幕,总计时间长达二十年。在唐代著名诗人中,他是居幕时间最长、诗文创作与幕府生活最密切的大家。

  李商隐受知于令狐楚,是因为向楚“献赋”,即呈献自己的文章,得到楚的赏识。令狐楚有心栽培这位年将弱冠的年轻文士,并“使与诸子游”。一个家境贫寒的文士,得到做过宰相的显宦如此赏爱,并让自己的儿子与之同学共游。

  大和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商隐的从叔处士李某因病去世。从叔之死,结束了商隐的少年求学阶段,从此正式踏入社会,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旅程。

  大和三年十一月,令狐楚由东都留守调任天平军节度、郓曹濮使,令狐楚遂辟李商隐入幕为巡官,从此开始了商隐一生中长达二十年的幕府生涯。在商隐的人生历程上,这是一个转折点。令狐楚对商隐的培养,首先是传授给他做骈文四六的诀窍,这对他以后的生活道路、创作道路由深远影响。《谢书》一诗就坦露他曾得令狐真传“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其次是郓幕期间两次资助商隐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大和七年六月,商隐入为检校右仆射兼礼部尚书。大和七年十二月,商隐又来到华州,在华州刺史崔戎门下做掾属,担任草拟表奏的工作。大和八年三月,朝廷调任崔戎为兖海观察使,崔戎复请商隐担任兖海幕的表奏之事。崔戎到任后,大刀阔斧的开展工作之时,却突然于六月十日暴染霍乱,十一月猝然而逝。商隐深感悲痛,崔戎的去世,是他的莫大遗憾。

  (三)、进士第情结

  前面已经说过,李商隐受“元和中兴”局面的影响,素有匡国之大志,加之苦难的家世、贫寒的家境、长子的责任感,使得他有着强烈的求学仕进的愿望,以达到振兴门庭的目的。李商隐的仕进之途十分坎坷,四次参加礼部进士试均落第,但他屡败屡战,终于在开成二年第五次参加进士考试后及第。这次及第,令狐楚、令狐绹父子的推荐起了关键作用,并且令狐绹在主考官高锴面前“三道而退”,极口称颂李商隐。由此可见,博晓古今的李商隐寒窗苦读,其才华竟不及显贵的一句话重要,怀才不遇者莫过于此,现代社会亦是如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