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氏和扶风马氏共同的圣地:甘肃泾川皇甫圣母祖祠
在甘肃泾川的泾河北岸,完颜村静卧于九顶梅花山之下。这里不仅是金朝完颜部落后裔八百余年的守陵之地,更因一座皇甫圣母祖庙,成为连接东汉名门皇甫家族、关西士族扶风马氏与少数民族信仰的独特文化圣地。庙中供奉的皇甫圣母,其形象与精神内核,深植于历史中一位刚烈忠魂——皇甫规之妻(扶风马氏)的壮烈事迹。尤为重要的是,在泾川大地之上,除完颜村总祠外,还分布着至少6处皇甫圣母祠庙,共同构成了一个深厚的信仰网络,见证着这位女神在千年演化中成为多元民族共同敬奉的守护神。
一、名门渊源:皇甫将门与扶风马氏的忠烈传承
安定皇甫氏家族,是中古时期以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灵台、泾川一带)为郡望的士族。汉武帝时始祖皇甫鸾自鲁国迁居茂陵,其孙皇甫裒任彭城相时迁至安定郡,奠定基脉。东汉时期皇甫棱任度辽将军,其后皇甫规、皇甫嵩等连续数代官至二千石,确立家族名门地位。《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皇甫头,位于州西北二十里,乃皇甫嵩之居所,其地存有皇甫嵩读书台。”同样,四库全书中的《大清统志》也提及:“皇甫头,在州西北二十里,其地曾为皇甫嵩读书之处,今存读书台遗迹。”此处曾是皇甫嵩读书台所在地,虽久废,但记载于《通志》。”皇甫规(字威明)乃其中佼佼者,官至度辽将军,以平定羌乱、治边有方名垂青史。其侄皇甫嵩更在黄巾之乱中成为中兴名将。现存北魏嵩显寺碑与南石窟寺碑之碑阴,刻有“别驾从事皇甫轨”等名讳,确证直至北魏,皇甫氏族仍安居于泾川、灵台一带。家族“世习儒学,兼通武略”,门风刚正,忠勇为国,为皇甫圣母信仰注入了“庇佑苍生、不畏强权”的基因。
扶风马氏家族自伏波将军马援起,以“马革裹尸”的忠烈精神为世所敬。家族中马融为一代大儒,马腾任西凉刺史,腾之子马超、马岱皆为三国蜀汉名将,门风重气节、尚仁义。皇甫规之妻正是这一家族的代表。据唐人张怀瓘《书断》所证,其为“扶风马氏女(今陕西兴平东南)”,是皇甫规的续弦,很有文才,擅长草书,丈夫办公,她在一旁充当秘书,人们对她的书法赞叹不已。
二、烈女忠魂:皇甫规妻骂卓殉节的完整史诗
熹平三年(174年),皇甫规因年老多病被召还,路上于彀城去世,终年71岁。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得势。在洛阳的皇甫规家中,年轻孀居的马氏,被权倾朝野的相国董卓觊觎。董卓备下豪车百辆、骏马二十匹及奴仆钱帛无数为聘,势在必得。马氏初时“穿着丧服跪在了董卓门前”,言辞酸楚,哀告守节之志。骄横的董卓率家奴持刀围逼,威胁道:“我董卓威震四海,令行天下,难道在你这个小妇人跟前就不算数了?”
马氏知在劫难逃,大义凛然起身,怒骂董卓:“你这个羌胡野种,毒害天下还嫌不够深吗?我的先祖清德奕世,我丈夫皇甫家族也世代忠良。你的先人不是我皇甫家一个任人驱使的走卒吗?今日安敢对夫人动非礼之念!” 此言直斥其出身之鄙与祸国之罪,凛然维护家族尊严。
董卓恼羞成怒,命人将她的头悬于马车辕轭中,鞭杖齐下。这位刚烈女子毫不畏惧,对行刑者说:“怎么不下手再重一些,赶紧将我打死这才是对我莫大的恩惠!” 最终血溅当场,壮烈殉节。其事迹轰动一时,后人绘《礼宗图》以颂其坚贞。相传,其侄皇甫嵩不久后将遗体运回家乡甘肃泾川“皇甫头”安葬。时人感其淫威不屈、坚贞不渝,为其修建祠堂,尊奉为“皇甫圣母”,始开千年祭祀之端。
三、从历史到神坛:信仰的演化与祠庙的分布
历史的悲壮篇章在民间获得了新的生命与普世意义。清《古今图书集成》与民国《泾川县志》均明确记载“贞女祠”(即皇甫规妻祠)在州北二十里,方位距离与今完颜村祠址完全吻合,证实了信仰的千年延续。
王村镇完颜村总祠堂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正殿为明清风格,脊高4.8米,古朴典雅。殿内景象庄严:“皇甫圣母”塑像端坐高台,头戴凤冠,身穿红色碎花缕绦绡衣,腰系蓝田玉带,慈善严肃。神位牌上书“敕封皇甫圣母之神位”。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圣母身旁有一位身穿蓝色祥云长衫、披红色斗篷的少年相伴,相传正是其娘家侄儿、名将皇甫嵩。 殿内壁画《仙乐图》、《八仙图》更增添了神圣氛围。堂前牌匾“皇甫圣母祠”下的“无极”二字与廊柱对联“二士庙前秋夜静,英雄常伴月光寒”(“二士”当指皇甫规、皇甫嵩),无不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脉。
其墓地位于“官帽山”之巅,近年所立石碑篆书“皇甫圣母之墓”。 而传说中的坐化之地——“湫洞”,虽已洞塌水枯,但曾有的“滴水治病”神迹,为信仰增添了神秘色彩。
四、民族共奉:从守陵部落到当代信众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一信仰超越了汉族宗祠的范畴,为金朝完颜部后裔所接纳并世代守护。他们将皇甫圣母奉为部落“感应大神”,每年农历七月十九的庙会,是民族融合的活态见证。这一信仰也跨越时空,吸引当代皇甫氏后人、扶风马氏后人前来寻根朝圣,印证了其作为文化根源的持续生命力。
皇甫氏后裔在全球广泛分布,包括四川、江苏、河南、内蒙古、辽宁、山东、广东、湖南、河北、山西、浙江、陕西、吉林、云南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起,跟随马援南征交趾后留于南海,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现国内北京、上海、湖南、山西、重庆、甘肃、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安徽、台湾、香港等地都有马氏后裔,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也有马氏后裔,且大部分聚居处成立有马氏宗亲会、总会。
甘肃泾川皇甫圣母祠作为皇甫氏和扶风马氏共同的圣地,作为皇甫氏的郡望之地,依然吸引着海内外皇甫氏和扶风马氏后人前来寻根谒祖。
结语:忠魂不灭,祠庙为证的文化丰碑
泾川的皇甫圣母信仰,绝非虚渺的传说。它是被《后汉书》记载的忠烈史诗,是被《古今图书集成》标注的地理存在,是被7处祠庙及墓、洞所锚定的物质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被多民族共同延续的活态文化。从皇甫规妻骂卓殉节的壮烈,到泾川的祠庙香火,这段历史忠魂与民间信仰的交融,共同铸就了一座跨越千年、真实可触的文化丰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