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军魂”吴焕先泾川铸丰碑

2024年12月30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长眠着一位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11月6日,记者来到这里,缅怀这位来自大别山的革命先烈,追寻英雄西征北上的无悔脚步。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泾川县王村镇四坡村、掌曲村一带,在村民张锁房家的二层土楼设立临时指挥部,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在这里召开会议,随后与敌军发生激烈战斗,歼敌1000余人,吴焕先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这栋土楼后被称为“红军楼”,高大粗壮的核桃树庇护着英雄牺牲的遗址;“四坡战斗”战场的断崖深谷草木渐黄,硝烟似乎还未散去。

吴焕先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功勋卓著:他是红二十五军的创建者之一,还是鄂豫皖苏区、鄂豫陕苏区的创建人之一,被誉为红二十五军的“军魂”。毛泽东同志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红二十五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2009年,吴焕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为了更好地铭记、缅怀吴焕先及英勇的红军将士,2013年,泾川县成立了全国首个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使包含吴焕先烈士墓、“四坡战斗”旧址、红军渡河口等在内的相关旧址、遗址、遗存得到保护、修缮。每年,都有一大批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来这里聆听红军故事,感悟长征精神。

当天,一支中学生研学队伍来到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在烈士墓前,全体师生整齐列队,举行庄重的缅怀仪式。“红二十五军战士很多都是‘娃娃兵’,和你们年纪差不多,当年却已经在勇敢地与敌人战斗了……”听着讲解员的深情讲述,孩子们脸上写满了震撼。

故乡人民永念这位大别山的优秀儿子。每年,吴焕先的故乡新县都会有乡亲们不远千里来这里拜祭,寄托哀思。

曾多次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信阳红色文化专家李建设,作为报道组成员也来看望了吴焕先。他从吴焕先的故乡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带来水、土,撒在烈士墓碑前。“吴焕先烈士,家乡的人民来看你了!”李建设眼睛湿润、深情诉说。

忠魂不灭留青史,烈士壮举千古传。回望当年,吴焕先和其他红军将领一起率领红二十五军勇当开路先锋,在长征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后人奋勇向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