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张怀群:西汉临泾县和安定县,东汉安定郡、北魏泾州原创治所在泾川还是在镇原?

2019年09月0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泾川出土有比泾川南石窟寺之碑早三年的北魏临泾民、临泾侯字样的及北魏临泾县中原在今泾川南原记载的墓志铭和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墓

2001年6月21日,我带队田野调查,在泾河之南的原区太平乡三星村发现北魏临泾古墓和墓志铭,铭共三砖,大小如汉砖。当时我用胶卷相机拍了照片,又拍了共约5000页砖和墓址照片。即通知县博物馆收墓志铭、小陶碗藏于馆,5000余墓砖存太平乡三星村大岭上。

2001年4月,泾川县太平乡三星村大岭上某农民在现住的庄基旁申请到一处住宅地皮,在修平院内地基时,发现一古墓,墓墙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米,上如蒙古包穹顶,砖头衔接处极其坚固。据农民讲,内有一床靠北墙,床有一尸骨,骨节极长,墓中间与南墙无床,又发现一小陶碗。墓道向南约5米长,墓门处发现墓志铭三砖。

农民为寻陪葬宝物,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气力,才把古墓穹顶打开,一点一点拆取砖头,再将墓穹顶、墓墙全部拆除,砖头码在院内,另有残砖两大堆在大门外堆放,共约5000页,可装满3辆货车。

墓志铭为魏碑正楷书法,有“石门十三品”之书法遗风,铭文为浅刻白色涂字,部分字辩认不清,现按三砖每行字数照录(竖改横)如下:

第一砖

恭惟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临泾民王明生

积业精微二尊并背不能殒没偷囗从礼仰

先灵坟域分散府悼不孝罪累三千哀茕劳

感启诚遂迁众栖集葬中原诞窗高累飞魂

天课归厥祖难囗出自太原裘在石囗爵班朝自内参

华佩冰封临泾侯内官受任遂乃

第二砖

马鞍饮祖王吞乐散囗贤囗上泰

始自马年为不致进军生父琐珠

为行端囗囗有金誉时年铨举为

州郡州正春秋未高疾症卒亡回

第三砖

新(域)故改动三世并母囗氏有弟伯通

一时合葬集为祖坟塔周回方遄东

齐三冢西至王营南接北坎北盖泾

水闲黎囗居皆是王薅刊石立

铭记之云兮

首墓户邢殷苏孙

“首墓户邢殷苏孙”7字为第二人所书。(张怀群《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月)

2019年7月27日,经我们18年间多次讨论之后,泾川大学问家、可信口回答中国古籍内容和传统文化典故的王金生先生对铭文作了翻译:

泾川太平镇三星村出土北魏墓志砖铭文今译

文/王金生

第一砖:

时在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西历507年)。临泾县民王明生,勤奋向学,经术精深洞彻,双亲相继辞世,(民生)以不能以己身代之为憾。只能趁冬暇祭奠如仪。鉴于王氏先代坟茔分散,祭悼不周,(不能尽礼)罪孽莫大。故倡议族人(将分散之坟茔一一动迁,使灵骨栖集葬于临泾之中原,愿先人魂兮有灵,蒙天地恩德,归来于新茔)。

王氏初祖,字讳难稽,郡望出于太原,后有王裘,以石门立功得赐官爵,供职朝廷,固才华出众,品德高洁,受任临泾长史,遂移居临泾,对太原之祖只能遥祭。

第二转:

(明生)祖父王吞乐,囗散敬贤,性情平和。父琐珠行为端庄,驰誉朝廷,被铨举为州正之职(相当于今省部级),惜英年早逝,痰症早亡。

第三砖:

(琐珠)灵回新域,故改造三世葬式。与母某氏之弟名伯通者同时合葬。是为祖坟。建塔于中,平面形如“回”字。族人祭扫极为方便,新茔东与三冢平齐连接,西接王营,南到路边土坎,北边頻临泾水,此范围内都属王氏庄园,刊石铭记以为标识。

负守护墓者:邢,殷,苏,孙。四姓。

临泾县民王明生初祖字讳难稽,郡望出于太原,后有一位先祖名王裘,以石门立功得赐官爵,供职朝廷,因才华出众,品德高洁,受任临泾侯之长史(秘书长),因此移居临泾。明生祖父王吞乐,未做官。明生父亲琐珠被铨举为州正之职(相当于今省部级),惜英年早逝,明生迁父母灵骨至新坟域,又与舅父伯通合葬。是为祖坟。中间建塔,平面形如“回”字。

该墓原址在太平乡的南部边沿,南临黑河,近临沟壑,沿沟有一条半边胡同,即古时大道,农民在古道北,依次修建了座北向南的半明半暗庄基,约几十户,有百年以上历史,古墓在现还住人的庄基之间。墓之四址记载与今日地形几乎无变化,完全可照应清楚,特别是“东齐三冢”,证明如今的太平乡三星村境北魏时有高大的三冢(汉墓或是民生祖上之墓),“三星”应是“三冢”的音转。“西至王营”,证明在太平以西、高峰寺一带有“王营”即驻军之地或是明生祖上领兵兵营;“北盖泾水”就更清楚了。“南接北坎”,即古墓(农民庄基)南是大路,路之南是山洼与沟壑的北坎,沟口即黑河川,川南是灵台县什字原。

东至三冢,距离不详。西至王营(高峰寺)约5公里,南边北坎在100米许,北至泾河川约12公里,即今太平镇太平关、大岭上至罗汉洞乡何家坪村的泾河南岸的山川地域都属王氏庄园,负责守护墓者有邢、殷、苏、孙四姓人家,应是经营山庄的农户。这座北魏墓和墓志重要性有四。

重要之一:临泾是临泾侯的封地,汉至北魏临泾县县域区划变动不大

王氏祖上是太原王姓郡望,因王裘有功升迁至某临泾侯封地临泾(今泾川),任临泾侯之长史(秘书长),定居临泾。临泾侯是谁,不知。何朝代的临泾侯,不知。但从“先灵坟域分散府悼不孝罪累”“新(域)故改动三世并母囗氏有弟伯通一时合葬集为祖坟”看,改造三世葬式指舅父也入了祖坟,而非三世祖坟。祖坟内是否有王裘墓,未详。王裘可能是曾祖父以上之先祖,故难考世系。王裘何时从太原来临泾侯的封地临泾任职并定居泾川,时亦难考,因此铭文未记。如在北魏当朝或早北魏一二百年,是能考清的。考不清,其间当历数百年,此为汉、魏、晋的临泾侯或有可能。不知名的高官被封为临泾侯,是“公侯伯子男”中的公爵之后的第二等爵位侯爵,(建南石窟寺的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泾州剌史奚康生仅是开国男,第五等爵男爵)临泾县是他的封地,可见临泾县的重要性,也可见自西汉至北魏,临泾县县域区划变动不大。

重要之二:王民生祖坟地今泾川县太平乡在北魏临泾县的中原

“遂迁众栖集葬中原”之“中原”一词,不可忽视。

乾隆《泾州志》载:“南原,在治南十里。北原,在治北二十里。中原,在治西五里。”此记载与今日泾川南、北、中原区域吻和,即今泾川县的南原指太平镇、高平镇、飞云镇、窑店镇。北原,今泾川县的丰台镇、玉都镇、党原镇、荔堡镇。中原,今泾川县的城关镇、王村镇部分村。

王民生先祖灵骨集葬中原之“中原”一词本义:1.平原,地面平坦的较大区域;2.原野,平原旷野,辽阔的原野。王民生祖坟地南约100米,是沟壑的北坎。北距太平塬边约2公里。这里是泾川南原的西端部位最窄之处,南原至高平、飞云、窑店原才可称字面之义中的中原(平原、原野)。那么,此中原应该不是指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或泛指中国,也非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更不是淸朝至今的泾川县中原,而指今泾川县的南原(太平原)是北魏临泾县的中原,王明生的祖坟地今泾川县太平镇三星村一带在中原内。

重要之三:北魏临泾县域有多大?南至灵台的什字原,北至泾川镇原原区组成的北原

也就是说,今泾川县的南原即太平镇、高平镇、飞云镇、窑店镇是北魏临泾县的中原,距今镇原县城约166里。北魏临泾县有中原就有南原、北原,今泾川县的北原即丰台镇、玉都镇、党原镇、荔堡镇和相邻的镇原县原区乡镇是北魏临泾县的北原,北魏临泾县的南原,就是越过今泾川县的黑河川再往南延伸至今灵台县的什字原,距今镇原县城约200里。临泾城如果在今镇原县西2里,则偏之又偏。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实质。

重要之四: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地理座标和刻有临泾县名文字的县名标志实物己找到,北魏安定临泾人物的籍贯也在今泾川县

北魏临泾县城在何处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临泾县城城址未有令世人皆信服的定论之前,发现了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地理座标和刻有临泾县名文字的县名标志实物,如县名碑,其出土的原地最重要。即使如明代《平凉府志》、《大清一统志》、清朝《镇原县志》、《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写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50里、在县西2里、在镇原县东南50里屯子镇,这座不可移动的北魏临泾侯内史家墓和地下出土的墓志铭已成了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地理座标和刻有临泾县名文字的县名标志实物,如县名碑(或是西汉21县中出土北魏“县名标志碑”,极为罕见),其出土的原地最重要,因为原地不可挪,而地上疆域界碑还可移动。如此,足以证明北魏临泾县域在今泾川县域之南或南延至灵台县域,北魏安定临泾人物的籍贯当然也在今泾川县。

重要之五: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是泾川籍皇太后胡太后的丈夫,正是他做皇帝时,在泾川建起了北魏朝廷命官的祖坟,比南石窟寺早建3年

“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纪年清楚,正始四年,即公元507年,正是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执政之时,元恪是泾州(安定)籍皇太后胡太后之夫,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之父,即正是泾州女婿做皇帝时,在泾川建起了北魏朝廷命官的祖坟,比南石窟寺(永平三年、510年)早建了3年。

铭文有“泰始”二字,因上下字缺与不可辨,暂难解读完整原义。如是西晋司马炎年号(265-274),则临泾侯及明生祖上任官在西晋?或有他义。如非泰始年号,期有最新技术读准全文,皆大欢喜。因书写和砖刻技术所限,使铭文辨抄难度空前,缺字致其义不确处期订正。

结论:泾川太平镇发现的北魏临泾侯内史家墓及墓志铭,实指、断定北魏临泾就在今日泾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