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发展规划 >> 正文内容

平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

2015年06月11日 来源:市法制办 点击数:

第六章全力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切实推进城镇综合交通网络、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发挥综合交通网络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打通对外通道,紧紧围绕健全航空、铁路及高等级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构建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城乡一体化、交通立体化、管理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平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陕甘宁交汇处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到2020年,争取实现铁路运输覆盖全市各县区,中心城市与各县县城高速公路相连接,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推进建成平凉支线机场。

  (一)加快平凉城际交通网络建设。不断优化结构,依托干线交通和通道建设,以完善都市圈内部综合交通网络为重点,以强化平凉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为支撑,完善布局和功能,加快骨干网络和薄弱环节建设,形成有效衔接中心城市与各县县城快速交通运输网络,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运系统与配送系统,推动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加强与西安、兰州、银川、宝鸡、天水等重点城市的对外通道建设和经济联系,加快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全力改善小城镇交通条件。以提高全市小城镇公路等级为重点,加强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强小城镇客货运输设施、物流配送等基础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为骨干,以通乡镇、通村公路为基础,共同组成连接全市城镇、乡村的便捷交通网络。

  (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地面公交、地下人行通道、立交桥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积极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通达性和运营服务水平。鼓励发展智能交通,推动各种交通方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鼓励绿色出行,发展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

  专栏7: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工程

  铁路:推进建设天平铁路、西平铁路二线、宝中铁路二线、华崇灵泾铁路、泾川-庆阳铁路、宝麟铁路北延线、平凉-环县-定边铁路、静宁-庄浪-张家川铁路;规划建设平定兰铁路(兰州-平凉、平凉-庆阳城际铁路)、平凉-银川(固原)客运专线、平凉-西安(宝鸡)客运专线等城际铁路;升级改造平凉火车站为二等站,改造提升平凉南站、安口铁路货运站点运输能力,规划建设静宁、灵台火车站。

  公路:推进建设青兰高速(福银)、平天高速、静庄高速、华泾高速、彭大高速、灵华高速、中心城区绕城高速(西至福银高速、东至彭大高速)、平庆高速;改善现有公路路况,提升全市公路等级,规划境内国道、省道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力争全市重点镇均有二级以上公路连通;新建平华一级公路、华亭-崇信-灵台-泾川煤田矿区干线公路;推进建设平凉客运枢纽站、平凉快速客运站、平凉汽车西站一级客运站和平凉中心城区、华亭、泾川、灵台、崇信、庄浪、静宁县城二级客运站。

  机场:建设平凉军民合用机场,建设标准为军用2级、民用4C级。

  城镇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城镇交通路网,重点实施中心城区、6县县城道路改造工程,加快调度中心、停车场、停靠站、换乘枢纽等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二、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安全高效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

  (一)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加强市政工程统一规范管理,统筹城市给排水、燃气、供热、通讯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加快城区老旧管网改造,切实保障城市地下管网的安全运行,推进改造材质落后、漏损严重、影响安全的老旧管网,确保管网漏损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超前论证谋划,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支持推进平凉中心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鼓励中心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新建主干道路,支持小城镇因地制宜实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二)城市电网建设。积极实施城市电网专项规划,加强电网建设项目储备,有效保障城市用电需求。加快全市送变电改扩建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电源支撑能力,不断满足城区用电负荷快速增长需求。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争取建成各电网有效覆盖和安全运行的城市电网。推进城市电网智能化,满足新能源电力、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需求,增强电力保障能力。

  (三)城镇综合防灾体系建设。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人口密集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区等重点防治区域,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加强部门联动的灾情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预警系统建设;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机构建设和灾害应急装备配备,提高人员的能力素质,满足应急工作的需求;开展防灾抗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市民防灾救灾意识。

  (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能力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污泥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到2020年,平凉中心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98%以上的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各县县城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五)城镇水源地和供排水设施建设。严格城镇水资源合理配置,积极推进以蓄水、引提水、地下水利用、非常规水源利用为重点的城镇水源工程和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地下水监测管理。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规划期实现城市公共供水全覆盖和水质达标。加强饮用水源建设与保护,限期关闭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河水系保护和管理,争取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中心城市和各县县城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专栏8: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城镇路网、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供热、地下管网、城市电网工程建设。

  城镇路网:重点实施平凉中心城市“一轴三环”路网、中心城市环城公路、中心城市泾河北路二期、中心城市盘旋路节点改造和中心城市、县城地下管廊建设及县城、重点镇路网改造提升项目。

  供水排水:加强供水排水设施建设,建设城镇水源工程和跨流域引水工程,增强城镇供水能力。重点实施平凉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改扩建、平凉城市供水保障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到2020年,中心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县城90%以上。

  污水处理:加快改造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到2020年,平凉中心城市城区争取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6县县城具有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垃圾处理: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平凉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县城75%。

  燃气供热:加大城市燃气工程及燃气管网建设力度,提升液化石油气的供应及储备能力,到2020年,平凉中心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县城80%。

  城市电网:推进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到2020年,平凉中心城市和6县县城建成以枢纽变电站为核心,以环网、链式、辐射结构为主的110千伏电网网架。

  三、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和建设规模,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实验基础能力,支持人才引进,培养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统筹建立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础办学条件,推进实施中心城区、县区中学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快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畅通职业教育渠道,推进本科职业教育,加快推进甘肃医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多元化资本投资。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把我市建成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推动现代文化创新的文化大市。促进文化体育设施共享和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完善县区、乡镇、村群众文化体育设施,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到2020年,实现县级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基本建成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整合全市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卫生资源向农村辐射,提高和优化农村及基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以乡镇中心医院为重点、农村医疗所为基础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基础地位。以市县区骨干医院为重点、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网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和公共卫生保健机构建设。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到2020年,全市争取实现全科医生数量每万人1.2名。

  (四)加快基本保障住房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扎实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化建设,加大城市棚户区、城镇旧城区改造力度,扩大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全面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问题。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积极采取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到2020年,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2.7万户,建成城镇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1万套以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专栏9: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

  保障性住房:实行公租房、廉租房并轨运行,将已建成并分配入住的廉租房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范围。已建成未入住的廉租房以及在建的廉租房项目建成后,优先解决原廉租房保障对象住房困难。

  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和重点镇棚户区改造,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重点实施平凉中心城市、6县县城棚户区改造工程。到2017年,全市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

  农村危旧房改造:重点实施庄浪、静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到2020年,全市消除农村危旧房。

第七章切实加强新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顺应现代城镇发展理念和趋势,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创新城镇发展模式,强化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新型城镇快速发展。

  一、精心编制城镇发展规划

  创新规划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融入城市、城镇发展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完善规划程序,进一步强化规划评估和研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公开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挖掘城市内涵,塑造城市特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抓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空间引导和统筹调控效能,构建合理有序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的空间形态与功能结构,加强中心城市和6县县城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内部合理布局。坚持“系统性、多元化,城分区、镇特色”原则,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地域特点,塑造城市不同时代特征和区域多样的城镇风貌,彰显文化特色。强化城市规划约束和调整变更的程序性,推进城市规划科学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统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精心编制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支撑的“多规合一”规划。科学确定城乡建设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和城镇建设“三区四线”,合理安排市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同规划、同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发展,突出城镇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舒适、优美人居环境,推动建设绿色城镇、智慧城镇、人文城镇、平安城镇,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和历史文化魅力。

  (一)强化节能降耗,建设绿色城镇。以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为重点,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准入,持续降低能源、土地、水资源消耗强度,控制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因地制宜提升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在城镇能源中的比例。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节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低能耗、低排放新型城镇,推进形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与常规能源清洁化利用相结合的城镇能源体系。加强崆峒山、太统山、田家沟、龙泉寺、云崖寺、莲花台、五龙山等生态园林建设,提升城镇绿地功能,将绿色覆盖率转化为城镇竞争力,推动城镇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智慧城镇。以城镇信息化为核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整合城镇各类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快速便捷的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智能事务处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及应急能力,建设在信息感知、智能分析、后期运营、信息互联、管理决策等方面更具智慧的新型城镇。到2020年,全市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中心城市和6县县城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S。

  (三)弘扬历史文化,建设人文城镇。充分挖掘平凉厚重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保留历史积淀,形成城镇特质,发掘城市文化资源,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加强城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镇文化。以国家中医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养生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向简约适度、文明健康转变,全面建成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镇。

  (四)加强社会管理,建设平安城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城管、社区联防的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快城市安防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各行各业安全运行。加强平安城镇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建设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管理、消防调度指挥于一体的城镇警务综合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镇安全度和人民生活舒适度。积极开展平安县区、平安乡镇创建活动,争取建成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

  三、着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增加城镇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对人口的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全面落实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要求,突出水资源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人口有序转移,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分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提升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优化全市山地塬地城镇布局,优化城镇水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矿区生态修复,以实施重大生态环境工程为重点,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镇。

  四、不断强化城镇综合治理

  推动完善城镇治理结构,创新城镇治理方式,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推进建立城镇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城镇管理效率。加强城镇综合管理,促进多部门城市管理职能整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强化城镇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等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保障城镇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安全供给。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全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整合部门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推进社区建设,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专业化,完善社区基本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完善城镇物业管理,城镇新建和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分别达到100%和50%。加强城镇综合防灾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加强防灾抗灾知识宣传教育,推动建立市县部门联动、灾情监测预警和防灾预警机制。到2020年,中心城市和6县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达到相应等级城镇防灾标准,建立完善的城镇急救和应急系统。

  五、持续推进乡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围绕优化城镇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县域乡镇、村庄体系规划和建设规划,优化乡镇、村庄布局,重点发展中心镇、中心村,整治空心村。按照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把村庄整治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逐步将闲置的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成农业生态空间和绿色生态空间,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鼓励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坚持保证生活空间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并举,突出乡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推进大气、水系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保护乡镇、村庄绿色开敞空间,着力营造良好的宜业宜居环境。

第八章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村农业投入,夯实农村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城乡联网和共建共享。

  (一)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实施全市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促进高等级公路网向农村地区延伸,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城市公交和农村公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供电能力。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完成15.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目标,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推进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着力解决好重点城镇和农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生产用水。

  (二)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逐步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其它社会救助制度全覆盖。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全市文化信息网络,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三)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县区、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加大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务农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创业致富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效益。突出农村社会化服务,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小额信贷,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完善金融扶贫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引导更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农村。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现代养殖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一)强化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构建以葫芦河、水洛河、达溪河流域为主的西部旱作农业示范区和以泾河川、汭河川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红牛、金果产业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实施粮食高产工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粮食总产不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推广全膜旱作农业技术,突出优质专用小麦、粮饲兼用玉米、脱毒马铃薯和地方小杂粮等特色粮食生产。发展绿色畜牧产业。发挥“平凉红牛”的品牌优势,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发展优质果品蔬菜产业,实施苹果适宜区全覆盖战略,集中发展核桃和花椒等特色产业,扩大河谷川区蔬菜生产规模,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水平。培育大型绿色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建成陕甘宁结合部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农副产品集散和信息中心。

  (二)培育经营主体,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农民兴办多元化、多类型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转变经营模式,推进工业化生产。加快发展种养、加工、流通、农技、农机等领域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鼓励各类人才创办农业经营实体和家庭农场、林场,支持农户、合作社以土地等资本入股组建农业企业,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兴办经营性的农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收集、存储、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农业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发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营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加强扶贫开发,提高致富能力。以加快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扶贫攻坚力度,千方百计改善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创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机制。全面落实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深入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移民搬迁、连片开发项目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基础条件,大力发展增收产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大科技推广和劳务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争取关山林缘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西北部干旱山塬区、黑河流域极端贫困片区贫困面貌明显改变。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载体,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对口支援和帮扶,做好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增强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消除绝对贫困。到2020年,全市争取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30项以上,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以上,全市贫困率下降到8%以下。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强化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扩大小城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覆盖,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自愿、集中、节地原则,引导全市乡村布局调整,推进空心村整合和乡村合理撤并,积极推动中心村、农村社区建设,分类指导城郊型、迁建型、提升型等不同类型村庄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信息化及文化娱乐、通讯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投入,建设乡村良好的人居环境,推进实施村旁、宅旁、路旁和渠旁绿化,加快推进清洁村庄、清洁道路、清洁家园工程和农村规模化大型沼气项目建设。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动“信息下乡、宽带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建立涉农数据库和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农村信息网络全覆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广使用可降解农用薄膜,完善废旧农膜、废旧塑料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全力整治农村禽畜粪便污染,大力发展清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区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建立生态农业,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以村庄常住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规模为基本标准,选择有一定公共管理或服务设施、交通便利的农村地点,集中投入,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县区、乡镇便民市场和商贸中心,健全村级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超市、医疗卫生服务、科技推广、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活跃农村文化,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教育农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三)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多种有效方式。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加强乡村干部培养培训和组织交流,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加强农村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专栏1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

  积极开展以通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改善行动。到2020年,全市建成省列美丽乡村示范村75个,60%以上的村庄达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通行政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全覆盖。

  (一)加快推进行政村通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到2018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实现农民居无危房目标。

  (二)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村庄整洁工程治理,到2020年全市村庄绿化率达到50%以上。

  (三)开展以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为重点的乡村美丽示范工程建设,每年争取建成示范村15个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