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发展规划 >> 正文内容

平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

2015年06月11日 来源:市法制办 点击数:

第五章推进提升城镇产业支撑能力

  优化城镇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式,通过产业吸纳和服务城镇就业人口,努力构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全力推动城镇产业发展

  以区域首位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增强产业配套和承接转移能力,加快形成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立足区位优势,培育发展符合我市资源禀赋条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强化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信息中介功能,推动生产生活型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推动建立中心城市服务型产业结构,提升县城、平凉工业园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城乡一体化发展,鼓励引导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平凉中心城市与各县县城、平凉工业园区相互促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牢固树立全市城镇建设一盘棋思想,强化优势互补,全力推进县区重点产业发展。崆峒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特色农业、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煤炭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泾川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纺织工业;华亭县重点发展新能源、能源化工、煤炭物流、建材、特色农业、生物药材、文化旅游产业;灵台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开发、煤炭物流、文化旅游产业;崇信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庄浪县重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静宁县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包装服务业、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平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电化循环经济、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商贸服务业。通过县区重点产业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加快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提升产业聚集能力。坚持产城融合和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推进平凉工业园区、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主动加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我市周边地区产业对接,全面提升园区产业聚集能力。整合乡镇工业小区,加快农村工业企业向城镇工业聚集区集中。积极推进园区、集中区循环化改造,统筹规划,全面建成一批行业之间联系匹配、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与城市、城镇融合发展的产业聚集区,推动平凉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推进产城联动发展。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联动发展。以建设华亭、崇信、灵台陇东重要的煤化工和泾川石油化工基地、静宁全国果品基地为重点,完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推动发展健康养老、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消纳和转化能力。发展现代高载能和资源深加工产业,提升平凉中心城市和6县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挖掘全市城镇文化旅游潜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作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有力抓手和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着力完善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发展体系,推进建设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农业、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快形成“四位一体”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广清洁生产,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突出项目环评、能评审查,坚持从源头上落实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项目节能减排防控措施。注重创新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主的绿色环保、低碳低排激励机制,着力解决流域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脱硝建设进程。加快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争取实现废水达标减排、实现零排放,创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市。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按照“特色主导、龙头带动、改造提升、集聚集群”要求,积极发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

  (一)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以提升壮大能源化工产业为目标,推进能源综合开发,培育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按照做强华亭、崇信,发展灵台,开发崆峒、泾川煤炭资源的战略布局,做大煤炭工业,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立足建设国家“西电东送”枢纽,加快煤转电步伐,扎实推进以坑口电厂、煤矸石发电利用、热电联产为主的电源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集约化经营、系列化开发,尽快建成邵寨、赤城、五举煤矿,全力推进唐家河、南川河、安家庄煤矿和平凉电厂三期、华亭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二期前期工作,争取建成海螺、祁连山、中煦公司余热发电项目。推动实施平凉—江西(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等重大输送变电工程,全力推进重大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加快以煤化工、石油化工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为重点的黑河工业区建设,全面建成市级能源化工基地,把平凉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二)努力提升传统产业。以优势资源开发转换和特色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突出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大力推广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提升传统建材业产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发展墙体、防水密封、保温隔热、建筑装饰装修等新型建材。把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以秦宝牧业牛产业基地为依托,带动汭河川区及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县畜牧业快速发展。以静宁恒达、鼎元公司为依托,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规模扩张。以泾川天纤棉业为依托,加快彩棉、纺织生产线建设步伐,推动发展服装加工业,争取建成甘肃东部重要的棉纺工业基地。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接续产业,推动非能源产业发展。

  (三)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区,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为目标,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依托现有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加强技术开发引进,加快推进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风力发电项目实施。巩固发展医药产业,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华亭、庄浪、灵台中药材基地建设,建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一定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研究开发特色原料药及制剂,推进发展生化制药。以矿山、电力、石油、造纸等机械设备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引导现有骨干企业向园区集聚。推进红峰、丰收等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推进我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积极促进疏水阀、磁控管、高压电磁、聚氨酯缓冲器、数控切纸机等产品系列开发和改造提升,加大高性能、大功率牵引采煤机、薄煤层采煤机、液压支架、煤机配件等为重点的矿用机械和电缆桥塞、减速机等石油配套机械开发力度,争取建成陇东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三、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品位的突破口,加快发展旅游业、房地产、商贸流通、新兴服务、健康养老产业,全力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深度挖掘平凉生态旅游养生文化资源,深入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63”计划,加快推进以崆峒山、泾川大云寺、庄浪云崖寺、华亭莲花台、崇信龙泉寺等为重点的旅游大景区建设,构建“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的发展新格局。统筹市域旅游资源,以中华道文化为特色,以历史遗存为载体,加强与陕甘宁革命老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旅游线路相互融合,推进建设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关山休闲避暑旅游、泾川灵台文化旅游、葫芦河流域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二)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产业。加快商业中心区、特色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和新型农村社区连锁经营网点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平凉中心城市新民路—解放路、行政金融核心区、南门什字、太统路—崆峒大道、四十里铺商业圈,培育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商务中心。以平凉火车南站为中心,突出功能特色,建设复合型大型物流集散基地。依托世博伟业、风尚吉伍等重点企业,快速形成建材、家居大型物流聚集区;依托宝平、平华、华崇公路和宝中铁路,建设以安口镇、新窑镇为中心的煤炭集散地;依托平定高速,推进建设以泾川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静宁金果博览城为中心的纺织、苹果集散地;依托海螺、祁连山水泥集团,建设平凉中心城市建材集散地,争取把平凉建成甘肃东部及陕甘宁交汇处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专栏5:商贸物流重点工程

  商贸设施:推动商贸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中心城区新世纪购物城、平凉义乌商贸城、平凉食品博览城、平凉粮食仓储设施、平凉黄土高原陇东丝绸之路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等项目。

  物流中心:加快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实施平凉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心、平凉西综合物流中心、平凉过境车辆综合服务中心、白庙航空物流中心、平凉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陇东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陇东汽配物流中心、平凉煤炭资源交易中心等项目。

  (三)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产业。着力发展以社区卫生、家政服务、养老托幼、便民服务为重点的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和谐。强化社区就业组织服务功能,鼓励支持以家政服务为重点、形式多样的社区便民服务产业,促进社区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物流仓储、营销策划、科技服务、人才培训、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升级。

  (四)着力推进养生养老产业。依托我市优良的地理、区位、资源、生态环境,坚持生态农业、医疗保健、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积极传承道家养生文化、中医药治未病文化、武术运动养生文化。大力发展养生农业、养生膳食、养生用品研发制造等养生产业和国医理疗、国医保健、运动养生等养生服务,打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养生品牌。以国家中医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深度挖掘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潜力,加快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基本建成以养生农业、养生膳食服务、养生休闲旅游、养生社区与养老服务、中医适宜技术保健、养生培训与健康管理、养生用品研发制造、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养生演艺动漫影视、养生节庆会展为依托的养生养老产业。

  (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助推平凉经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加强电子商务管理,围绕推进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物流、供应链协同、融资服务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强化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培育跨市、跨区域电商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网络服务商、电商、物流商设立平凉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区域营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鼓励第三方支付平台设立平凉区域结算中心。加强电商交易,积极开展网上信息交流、网上物流、网上贸易,推进建设集收结汇、退税、物流为一体的跨区域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专栏6:文化旅游、养生产业重点工程

  文化产业:依托丰富旅游资源,重点实施平凉民俗文化产业园、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泾川大云寺文化产业园,灵台古商周文化街和民俗博物馆,庄浪紫荆山文化产业园和梯田历史博物馆等文化产业工程。

  历史文化:加强道教文化、养生文化、历史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重点实施道源文化、宗教祭祀、古商周历史文化、皇甫谧和牛僧儒旅游资源及石拱寺北魏佛教石窟、百里石窟长廊、云崖寺—陈家洞石窟整理开发及特色民族村寨保护、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景区:重点实施崆峒古镇二期和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云崖寺、龙泉寺—乌龙山—唐帽山等景区综合开发工程。

  养生产业:结合资源、地域、环境特点,推进养生文化休闲农庄和养生文化民宿建设,打造养生产业园。重点实施崆峒山道文化养生园、泾川禅文化长寿园、灵台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崇信山水龙泉养生园、华亭莲花避暑养生园、庄浪云崖避暑养生园、静宁葫芦河金果养生园项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