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帮扶催生新气象

2014年05月01日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点击数:

省人社厅帮扶建起的日光温室

省人社厅帮扶建起的日光温室

省人社厅赴渠刘村开展“双联”物资捐赠活动

省人社厅赴渠刘村开展“双联”物资捐赠活动

省厅帮扶小组和镇政府、渠刘村村委会、贫困群众代表进行座谈

省厅帮扶小组和镇政府、渠刘村村委会、贫困群众代表进行座谈

省人社厅赴泾川县高平镇上梁村开展“双联”过冬物资捐赠

省人社厅赴泾川县高平镇上梁村开展“双联”过冬物资捐赠

  泾川县高平镇上梁、下梁、渠刘、茜家沟四村属半山区地带。长期以来,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底子薄弱,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一直面临行路、增收等难题。“双联”行动开展后,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倾力帮扶下,昔日这个贫困的山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脸上,也都绽放出久违的笑颜。

  双联’行动,不光让村里变漂亮了,还给我们铺平了致富的道路。”4月10日,上梁村农民董金虎站在硬化好的通村道路上,指着村里改造好的一排排崭新的房屋笑着说,去年,省人社厅帮村里协调实施了“五改三建”项目,全村农户的大门和院墙都被粉刷“时尚”了。

  为改善帮扶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自“双联”行动以来,省人社厅先后投资45万元,对上梁主干道路、庄内道路1.3公里进行了硬化,对下梁主干道路、茜家沟庄内道路等12公里道路进行了砂化,对下梁28公里生产道路进行了拓宽整修;先后投资53万元,对上梁、下梁、渠刘村村部进行了维修;建成渠刘村转嘴子提灌站1处,在上梁村完成提灌工程1处,配套机电泵组3台(套),衬砌渠道500米,在渠刘村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几个村的面貌也变新了。

  “贾厅长鼓励我发展设施蔬菜,帮我协调了8万元小额贷款,建起了村里第一座日光温室。”站在自家的日光温室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贾廷权的帮扶户梁小成给长势旺盛的黄瓜浇完水,一脸高兴地说。

  在多方了解村情民意、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省人社厅成立了帮扶小组,多次来到帮扶村,驻村为双联村群众的增收致富理思路、解难题、办实事。帮扶小组帮助村民制定了以发展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富民计划。在上梁村帮扶3万元维修大、小拱棚86座,协调解决列入县整村推进项目,建成蔬菜大拱棚40座;在下梁村帮扶2.3万元,完成35座中拱棚维修;在茜家沟村建成大拱棚2座,维修中拱棚420座,扶持抗旱资金3万元,维修蔬菜工棚、购置棚膜,投资11500购买了蔬菜苗木、化肥;在渠刘村拨付抗旱资金3万元,完成维修蔬菜拱棚、水渠。2014年,人社厅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在上梁、下梁、渠刘、茜家沟四个村建设山楂园5137亩,调研论证了下梁村整村推进项目。一系列帮扶使得今年梁河川区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在省人社厅第十帮扶组的技能培训帮扶下,儿子学到了新技术,在江苏找到了好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今年,家里还改建了宽敞整洁的新大门呢。”渠刘村农民韩广春感激地说,下一步他打算在院子西面修建3间新房。目前已做好了备料工作。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计划确定后,省人社厅组织上梁等4村党支部书记赴皋兰县标准化育苗基地、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示范点、小康建设示范点和省厅人力资源市场参观学习;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甘肃省农业技术培训陇东培训班,聆听专家学者的精彩讲解;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85人,赴泾川县王村镇、汭丰乡等地考察学习3次;邀请省农科专家开展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2场,培训农民400人。完成78名农民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对45名农民工进行了技能鉴定;先后帮扶完成组织劳务输出410人;完成蔬菜技术工、瓦工、焊工技能培训200人。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学习,这几个村的群众思想观念变活了,技术掌握更多了,劳务和务农劳动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