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科技培训“俏”乡村

2014年01月14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老皇历种田不管用,新技术种养不会用;种地不懂行,等于瞎胡忙。”泾川县把培育科技种养大户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的着力点,积极开展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春风计划”,500多名专家遍布乡村,把一项项农业新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全县8万农户受益。

  专家“大讲堂”: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

  “树型好,果树的寿命才长,总的要求是外展中空。像这病虫枝、细侧枝要去掉……”1月12日,天气阴冷,在泾川县窑店镇东坡村胡斌发的果园里,一场冬剪冬管技术大讲堂正热火朝天地举行着。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县果业局中级工程师史晓峰,针对果树冬季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果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我们想了解什么就直接问专家,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一听就懂,学到的技术现场就用上了。”窑店镇东坡村党支部书记李昌龙说。

  泾川县以农业科技年为契机,开展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春风计划”,用人才支撑农业,用智力支持农村,用科技武装农民,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农业技术难题、农民需求难题。县人才办在全县范围内遴选农牧、畜牧、果业等各类专家人才500多人,以专家赶“人才服务大集”,举办专家“大讲堂”,设技术“移动课堂”为载体,让农民不出村就能学到前沿的科技知识。

  技术“移动课堂”:“大锅菜”变身“特色餐”

  近日,王村镇二十里铺村菜农赵宝军棚里的西红柿叶子上出现了黑褐色圆斑,从没遇到这种情况的他急坏了。老赵赶紧拨打了专家服务热线,县蔬菜办高级农艺师刘亚生到 温室里一看,是疫病,指导赵宝军喷施了农药,没几天叶子重新返青,老赵一下子放心了。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科技,科技兴农的根本出路在推广。长期以来,科技推广就是专家台上45分钟,不管台下群众通不通,这种“大锅烩菜”的培训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泾川县为了增强科技推广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优势,使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领跑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成立了以县、乡两级乡土人才为主力的“田间课堂”,开通专家人才服务热线,农民可以随时拨打电话咨询问题、交流需求情况。专家进行集中答复解决,对个性化需求,专家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上门服务。

  “移动课堂”通过实地学,让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不强的农户在田间地头的实际操作中接受科技知识,解决了以往农户懂科技、不懂操作的难题,增强了农业技术实际应用性。

  专家牵手示范户:带动培育“二传手”

  “果园里间作的种类很有限,镇上指导我们在果园里种药材,大家怕赔钱都不敢种,我试着种了8亩,卖了两万元,效益很不错。”高平镇大寺坳村民王贵田高兴地说。在王贵田的带动下,今年这个村近20户果农也在新建果园中种植了药材。

  “果园里套种中药材不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小区环境,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起到生草覆盖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我们新栽果园农民收入的问题。”王贵田说。

  如今,像王贵田一样,在专家人才的指导带动下,泾川不少科技示范户成了科技推广的“二传手”。

  泾川县建立人才服务示范基地,实行“人才+基地+示范农户”农技推广模式,由专家、人才对基地辐射范围内农户实行教、学、产、供、销“一条龙”技术指导,把农民群众培养成科技明白人。

  在专家人才的指导带动下,泾川县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8个,培养种养科技大户280户,普及推广新的种养技术23项。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