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评论|观点 >> 正文内容

文化甘肃:迎来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2013年03月20日 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一个原则性坚守:件件要出精品

  问:目前,文化大发展有一种浮躁心态,大家呼吁要回归理性,千万别搞成“文化大跃进”。请问部长怎么看?

  连辑: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根、有源、有流,传承有序。现在人们越来越理性,需求越来越理性。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制作,对市场提供的产品也必须是理性的。所以文化回归理性或者是不回归理性,不是我们哪个人主观上想做或者不想做的。客观上就要求文化必须回归理性。这是目前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是我想说的一点。

  第二点就是,甘肃的文化发展,我们现在搞创新区也好,搞13个板块工程和项目也好,每一项工作都是顶层设计在前,思考、研究、论证在前,尽可能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尽可能减少表面化,这也是我们有意识地、科学理性地抓文化发展的一个做法。

  第三点就是,甘肃如果拿我现在告诉你们的这些资源来发展文化,或者是衍生文化产品,它就不能是粗俗的、短视的、对历史不负责的。它一定是经得起历史推敲的。这一点我们也是充满信心的。甘肃下一步这13个板块的抓法,就是理性地、科学地发展,争取对全国的文化市场提供一种示范,决不能搞“文化大跃进”。

  第四点就是,像甘肃这样经济落后,经济支撑条件不足的前提下,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瓣花。我们制作文化产品,要坚决杜绝粗制滥造,做一个成一个。精品创造是我们抓工作的一个核心。现在中国一年产一万五千多部电视剧,实际上能够上央视一套播的大概寥寥无几,好多是勉强的。所以,我们甘肃就是想把文化产品,比如把《大梦敦煌》搞成《丝路话语》那样的精品,搞传世之作,在历史上站得住脚的。

  第五点,如果拿我们有学术和史料记载做支撑的这些资源做文化,我们的文化发展就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性的。我们的文化产品和需求市场对接的时候,更容易获得可信度。你胡编乱造的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看了。因为整个民族从浮躁变得越来越理性了。一个越来越理性的民族,就越来越喜欢看真实的、有依据的、更科学的文化产品。为什么最近三四年开始,纪录片越来越流行?纪录片流行就说明民族开始理性了,不愿意看胡编乱造的东西了,更愿意看有史料支撑的,有学术做支撑的东西。这就代表一个市场需求,要不《舌尖上的中国》怎么有那么高的收视率?这说明市场在变。怎么变?变得越来越理性。为什么变得理性了?民族变得比过去成熟了。在这种市场悄然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西部或者说甘肃的文化产品,更具有长远的冲击力和占有率。我们坚守的就是这份文化的真诚和实在。这是我在甘肃抓这项工作,充满自信的地方。

  我们最近正在搞的大制作,就是一部河西走廊的电视片,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题材,但艺术高度至少要超过《话说长江》。20多年以前的东西你超不过他,还算什么本事?我们要一炮打响。我发现里面有一些重大的元素没往里写,他们可能受《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想搞一些细节化的中国元素。我说也可以讲故事,越细节越真实,但是你最后冲淡了架构,冲淡了最核心的元素这点是不成的,还要反复打造,要搞就搞好东西。

  我们也在重写敦煌,这次是要向全世界讲的。你不能说已经有一个敦煌片子了,我们就不搞了。这个思路不成。你写敦煌,比如说敦煌的石窟到了大同形成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到洛阳形成了龙门石窟,你为什么不讲这个传承关系呢?他们这些创作人员说没想到这点,我说这么大的事儿你不想,你在全世界去哪儿还能站得住脚啊?!

  我们要打造文化精品,现在还有一个大的设计,就是想把甘肃打造成中国的纪录片大省。现在甘肃一大批纪录片在央视九套不断播出,影响很大。通过广电总局批准,中国首届国际电影短片节在甘肃召开。短片节主要是展示世界各地和中国各地的纪录片、动画片、美术片,主要是纪录片,这个平台也建起来了。我们自己也搞一批纪录片。纪录片怎么写呢?先写学术本,你不能先写文学本。学术本谁写?专家写。你得搞准,一个事也不能说错。一大批纪录片有学术本子,在此基础上再搞文学片、搞电视、搞电影就有条件了,后来你再怎么改编都出不了差。用这种办法我觉得挺科学、挺理性,而且不出垃圾。

  甘肃在创新区报告中开展“十个一”精品工程,就是:打造一首歌、一句形象宣传语、一部戏剧、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一部纪录片、一部民族交响乐、一套文化丛书、一个敦煌画派、一支文学劲旅。其原则就是优中选优、保证精品。

  甘肃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我们有责任把它做成好产品。千万不能做杂了,做俗了。

  一个国家该重视的问题:华夏文明的“保护神”不能散掉

  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好像都在农村、在农民那里得到传承?甘肃的文化发展与三农问题是什么关系?

  连辑:人们在故乡的时空画卷里,认识自然、社会与自身,世世代代组织生活、安排生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

  我来了甘肃以后就感觉,我们这个华夏文化,真正的守护神啊,就是说传统文化的守护神就是农民,他们一点不乱搞,一点也不走样,一点也不亵渎自己的祖宗。

  比如像剪纸,每一幅都特别认真,绝不为了赚钱、为赶活而降低作品的品位。

  她们剪的你都心疼。但还是在剪,那么细致,从来没有粗制滥造。从来没有因为作品坏了名声,混个小钱儿。他本性就是要守住这份家业。一般的剪纸都是有家传的,父母兄弟姐妹上几代人,就要守住老人留下的文脉和根子,这就是人家真正的价值素养。

  我问为什么不多挣些钱?她们说你欣赏我才来卖给你,光挣钱怕流于粗制滥造。一幅作品得剪好几天,只卖一百块钱。我说几天才卖一百太便宜了,但她们觉得这也无所谓。还有的作品,像《清明上河图》,1米宽,4米长,一个师傅带两三位徒弟,得剪一年多,卖价却只有三万。

  我们知道,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守护神,就是这些朴实的农村文化人。好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他们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今天在民间艺术节上上演的剧目多好看,都是这些不为名、不为利的农民花大工夫保留下来的。由于农村没有买票的习惯,无论多么精彩的文化大戏,农民艺术家们无私地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只是为了传承、服务乡亲,少了那份功利,也少了那份浮躁。这样,反而让农民艺术家专心提高艺术水平,不再有别的心思了。

  第二,现在农村的人口流失得太多,人口流失把文化流失掉了,古村落没有了保护,所以我们不主张人都走光,进入城镇。但这个观点给有关方面交换过,有人这样激烈地反问:你们怎么进城吃好的、穿好的、住上高楼,却让农民守着农村、守着贫困不要动,你们城市人怎么不走,给农民腾出地方来?你看,观点是有冲突的。乍一听这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我认为,古村落保护如果人不走,有传承,自然就把原生态文化留住,就像大江大河的源头一样。没有涓涓细流,哪有大水滔滔。没有农村地域特色,文化就熏陶不出那份自然味道来,传承也因为不断搬迁而流失。

  但是,反过来说,你让他一直守着贫困,他们到城市里转完了,回到家乡还守着贫困、守着落后,这个就不公平啊。现在,农村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农民艺术家们看到艺术传承无后,空留在记忆和哀叹里,这到底怎么办,国家要研究这个问题。

  现在新农村建设目前好多地方是“老”农民在建设新农村,年轻人都走了。像甘肃平凉这个地方,300多万人在外边打工,哪有人干活啊!农民70多岁,还不能离开农业岗位。有一次我问农民大爷:你这么大岁数还种地?他说,我不种谁种啊,问得我哑口无言。孩子念书,年轻人都打工去了,这地总得有人种对吧,所以这种现状是不行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