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泾川小吃录》 >> 正文内容

泾川名小吃系列之--饸饹面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饸饹,是用饸饹床子(像机床模样的工具)把和好的面团轧成滚圆长面条,直接进开水锅煮熟,捞出浇卤,便可食用,既方便又可口。吃饸饹的历史源远流长,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饸饹的习惯。相比较而言,还数泾川的饸饹别有风味。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铸就的习惯,或许就是因为它品质高超非同一般的结果,到底如何,还是让后人,让更多的游客到了泾川亲口尝一尝,便会得出公正的结论。但是,劝君千万注意冒牌货。

  饸饹床子,是加工饸饹的惟一工具,它多数是木制的,用杏木、梨木、枣木等硬杂木制作而成,尤其那带孔装面团的横梁,即床身,是床子的主体。再就是那个压面条的杵子都必须是优质的硬杂木,不裂,不朽,耐磨,禁碰。

   饸饹床的骨架,一般木工都能做,关键是那个圆孔和那个杵棒。过去,只能是用手工加工,用凿子和木锉,一点点地凿,精心地锉,还要用砂纸一遍粗,一遍细地磨呀磨。有的饸饹床特别讲究,打扮得十分漂亮,可算得上家庭中的一个宠物。

   漂亮为次,关键在于好用。圆孔和杵棒必须是不紧不旷,机械术语叫“滑动配合”,压面时面不能往上跑。用时先涂点食油,省力又不粘,干净又利落。

   圆孔底部镶上一个带孔(一般都是圆孔)的圆铁片儿,它是个重要部件,不生锈是最起码的标准,还不能太薄,确保耐用;不锈钢最理想,过去哪里去找,寻到一块铮亮的洋铁片儿就算是挺好的了;镶得必须结结实实,因为它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一个大小伙子的压力。

   铁片儿上的圆孔很有学问,孔的大小决定着面条的粗细,一般都由本家权威人士或是最高长辈决策,孔间距离决定着饸饹的质量。疏了,压着费力不说,面条少而供不上吃,是个大毛病;孔太密了,饸饹条容易粘在一起,更是大缺点,所以,这块铁片还必须精心制作,不能有半点马虎。

   老百姓总认为天上下雨总与“龙王爷”有关。“龙王爷”高兴了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说二月初二是龙节,是龙抬头的日子,每逢此日不能吃炸货,都得吃过水面。因为龙喜水而厌火,于是,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都吃压饸饹的民俗也就形成了。

   五谷杂粮的面粉一般都可以压饸饹,如荞面压饸饹,豆面压饸饹,当今很多是白面压饸饹,但京西正宗应是白玉米面压饸饹,一种叫“白马牙”名字的白玉米,产量较高,出面多,面粉细腻而漂白,又筋道。

   加工面粉很讲究,先把玉米用水浸泡片刻,捞出控干,再去用碾子加工。第一遍先把玉米皮筛去,自然就提高了面粉质量,然后就碾一遍箩一次,再碾再箩,循环往复,直到剩下无几,玉米几乎都变成了面粉才肯罢休。这样的面粉如当下不用,必须晾干贮存,以防变质发霉。

   玉米面压饸饹,必须添加黏合剂,黏合剂可不能乱加。历经百年实践,人们选择了榆树皮加工的面粉,简称为榆面,后又引进一种洋榆面。洋榆面和榆树毫不相干,只因为它能当榆面用,也就叫它榆面,只是区别一个“洋”字。说它“洋”,是因为它不是土生土长,是外地引进的,还可能是从日本引进的,或许是日伪时期受“洋货”的影响,把外地引进又叫不上名字的新鲜东西,就加上个“洋”字。洋榆面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开花结桃儿(像棉花桃子)。桃子里面生籽,来年种子繁殖,秋后连根拔掉晒干,根、茎、叶、皮、桃壳全部用碾子加工,箩出的面粉就是玉米面压饸饹的黏合剂。

   洋榆面这种作物,自从土地入社后就不种植了,或许是赶走小日本后,洋榆面也就跟着跑了。不知遥远的地方是否还有残存,反正在京西这块土地上它是无影无踪了。

   还得说咱们那个当家的,土生土长的又经久不衰的榆面,是用榆树皮加工的面粉。去掉榆树外面一层黑老皮,取里边的白嫩皮,晒干或烘干;用快镰刀削得很碎很碎,再烘得很干很干;然后用碾子加工,用细箩子箩出的面粉,即是玉米面压饸饹的黏合剂。大约用10∶1的比例加入白玉米面内掺匀,再加水和面,和好的面醒片刻,便可操作饸饹。

     用讲究的压饸饹床,标准的白玉米面,加适量的榆面,分成适量的长条面剂子,放入饸饹床子眼内,师傅将自己整个身体放在压杆上,使劲一压,只见细细圆圆的合络面落在已沸腾的锅里,师傅将煮好的合络捞起,分入碗中,浇上先前炖好的羊肉臊子、洒上香菜、韭菜末、麻油、辣椒油或用酱、醋等佐料调食之,美味扑鼻。它是人们办喜事"铺床日"、过寿日、过会待客等的惯用饭食。 这样的压饸饹才是泾川正宗压饸饹──长长的、匀匀的、白白的、光光的面条,那绝对脍炙人口,人人叫美。

   压饸饹馆适应性强,春夏秋冬都行,男女老幼皆宜,人多人少都能应酬,适合快餐。人少甭说,客人多了,多到百八十人行不行?行!我有根据,战争年代,挺进军驻守泾川,不打仗的时候,他们就用压饸饹改善伙食,一连人不到一小时就能开完饭。除了军人吃饭快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有办法,柴火灶上的大烧锅一次能煮十斤面的压饸饹。沸腾的大烧锅上放上一块木板,两个饸饹床同时压,边压,边煮,边捞,边吃,一锅就能供一个班用,战士们吃饭不排场,不磨蹭,站队来,排队去,秩序井然又热闹非凡,一个连一个时辰准保吃饱吃好。

   现在不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副食换了位,一斤面的压饸饹够四五个人吃,再大的旅游团,饸饹馆也能应酬:吃凉菜喝酒的功夫,热腾腾香喷喷的饸饹即可上桌,绝对是一次物美价廉的美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