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古今之缘 >> 正文内容

历代官方在泾川回山拜谒西王母祖祠考证

2012年03月1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泾川回山西王母祖祠﹐从始建、历代重修到祭祀西王母活动﹐历代官方和朝庭官员一直为参与主体。从汉武帝11次到泾州﹐至清末重修王母宫﹐难以计数的朝庭命官来回山西王母祖祠祭祀西王母。祭祀之后﹐他们多留下诗文﹐祠、谒、祭、祀等字眼不时出现其中﹐这都是祭祀西王母之意。最确切的记载﹐是宋代陶谷所撰碑文﹐开篇即记清了回山西王母祖祠是以朝庭旨意﹐以《礼记•祭法》规定的礼制而为祭祀西王母修建的。

  现以历代官方、官员祭祀之后留下的部分诗文、碑刻为依据﹐大体清理出历代官方在泾川回山拜谒西王母祖祠祭祀西王母的脉络。

  汉代

  汉乐府《上之回》与泾川回山谒西王母祖祠:《上之回》是汉乐府“铙歌”(汉代的一种军乐,行军时奏)歌曲名,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上”指皇上汉武帝,“之”意为去,“回”即回中,也就是今天的泾川。即汉武帝去泾川。歌辞写汉武帝通回中道、巡幸、朝拜西王母等史实。

  汉乐府《上之回》全文是: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阙。望诸国,月氏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

  南北朝•梁

  南朝•梁皇帝简文帝萧纲《上之回》:“前旆拂回中,后车临桂宫。轻丝驻云罕,春色绕川风。桃林方灼灼,柳路日曈曈。笳声骇胡骑,清磬詟山戎。微臣今拜手,愿帝永无穷。

  南北朝•陈

  南朝•陈彭泽令、镇东鄱阳王府墨曹行参军、宜都王限外记室、撰史着士、寻阳郡丞、通直散骑侍郎张正见《上之回》:“林光称避暑,回中乃吉行。龙媒蹑影□(左马右夬),玉辇御云轻。风乌绕鳷鹊,彩鹢照昆明。欲知钟箭远,遥听宝鸡声”。

  隋代

  梁朝宗室、北齐太子洗马。陈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的萧悫《上之回》:“发轫城西畤,回舆事北游。山寒石道冻,叶下故宫秋。朔路传清警,边风卷画旒。岁余巡幸毕,拥仗返皇州”。

  唐代

  《全唐诗》载:唐文学馆学士、著作郎兼修国史、专掌诰令、礼部尚书、右相许敬宗奉李世民同题诗《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复整瑶池驾,还临官渡营”。

  右卫率府长史、隐太子学士陈子良代表作《上之回》:“承平重游乐,诏跸上之回。属车响流水,清笳转落梅。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下辇便高宴,何如在瑶台”。

  《全唐诗》载:唐“初唐四杰”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卢照邻《上之回》:“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振旅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进士、第通事舍人、考功郎给事中、台州录事参军、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上之回》:“制书下关右,天子问回中。坛墠经过远,威仪侍从雄。黄麾摇昼日,青幰曳松风。回望甘泉道,龙山隐汉宫。

  诗人李白《上之回》:“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阁道步行月,……金舆向回中。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秋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诗人李贺《上之回》:“上之回,大旗喜。悬虹彗,挞凤尾。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蓬蓬。天高庆雷齐坠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收入《全唐诗》的唐代诗人、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掌书记、高骈掌书记胡曾的咏史诗《回中》诗:“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胡曾用诗直接记录了汉武帝多次到泾州祀西王母的史实。

  宋代

  宋代翰林学士承旨邢部尚书知制诰陶谷撰文的《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开头即说:“《祭法》(《祭法》是《礼记》的一章﹐ 《礼记》是朝庭颁行的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祭法》则是关于祭祀黄帝等人文先祖仪礼制度的典章) 曰:“法施于人则祀之”。辩方之为法制也,不亦大哉!神有所职,足以垂训者,孰可阙焉。按《尔雅》“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王母事迹其来久矣,名载方册,理非语怪。西周受命之四世,有君曰王满,享国五十载,乘八马,宴瑶池,捧王母之觞,乃歌黄竹;西汉受命之四世,有君曰帝彻,享国亦五十载,期七夕,会甘泉,降王母之驾,遂荐仙桃。周穆之观西极也,濯马潼,饮鹄血,践巨搜之国,乃升弇山,故汲冢有《穆天子传》;汉武之祷灵境也,祀雍畤,幸朝那,立飞廉之馆以望玄圃,故乐章有上之回曲。呜呼!湘灵鼓瑟,虞舜二妃也;黄姑有星,天河织女也。或楚词所传,或巫咸所记,犹能编祀典,配严祠。箫鼓豆笾,豫四时之享,牺牲玉帛,陪百神之祭。岂若王母为九光圣媛,统三清上真,佩分景之玉剑,纳玄琼之凤舄,八琅仙璈以节乐,九色斑鳞而在驭。啸咏则海神鼓舞,指顾则岳灵奔走,辅五帝于金阙,较三官于绛河,位冠上宫,福流下士,则回中有王母之庙,非不经也”。 “岁戍辰春二月,公介圭入觐,骏奔上都,天子设庭燎以延之,奏肆夏以宠之,临轩绝席以绥怀,大辂繁缨而锡命。礼成三接,诏还旧镇。公既旋所理,来谒灵庙,齐庄有感,盼蠁如答。申命主者,鸠工缮修,薙蔓草于庭除,封值嘉树,易颓檐于廊庑,绨构宏材,丹青尽饰于天姿,藻增严于羽账。云生画栋,如嗟西土之遥,水阅长川,若讶东溟之浅,容卫既肃,精诚在兹。” 译文如下:

  “《祭法》上说:“凡神能给人作典范的就应该得到祭祀”。辨别神的法术是一贯执行的制度,这可是很大的事啊!也就是提醒人们,所有祀之神祗,其德行足以垂法后世。这样看来,祭祀的作用不是很大吗?(所有)神灵的职能不同,都各自分管着足以让子孙万代引为范例的事,哪一个神灵也不能缺少啊,怎么能让她(他)们的祭祀有缺失呢?按《尔雅》记载:觚竹、北户、日下、西王母是中国四周的国家,由此可见王母事迹流传历史十分悠久,王母名字能载入史册,按理说应该不是神话。西周受天命立国,传承四代,有周穆王名叫姬满,践天子位达五十年;他乘着八骏马,宴会于瑶池,饮西王母献上的美酒,唱出了《黄竹歌》。西汉立国传四代,有汉武帝名刘彻,践天子位也有五十年,那年七月初七,在瑶池迎接西王母降临,品尝了蟠桃。周穆王游览直到极西的地方,他曾经在马潼洗浴,饮过鸿鹄的血,一直走到巨搜国的疆界,最后终于登上弇(yan)山,所以魏襄王墓中才存在《穆天子传》一书。汉武帝到天下有灵气的地方祈祷时,祭雍畤(zhi)(关陇一带),拜朝那湫(泾河上游),建飞廉馆,希望访问王母的花园玄圃,所以就产生了《上之回》乐章。啊!湘水之灵在击鼓弹瑟哪,那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呀,名叫黄姑的星辰就是天河岸边的织女呀。(这些神祗)或随屈原《楚辞》流传,或被巫咸《山海经》记叙。这诸多神灵尚能载入祀典,配以庄严的祠宇、悦耳的乐章,万民四时的朝拜,享受丰盛的血食及美玉、丝帛等供品。他们这么多的神灵哪个比得上王母?王母为帝女圣媛,统领三十三天神圣,身佩分剖阴阳的玉剑,足着琼玉做成的凤鞋,品赏着天地间最美的音乐,乘坐着九龙牵引的宝车,啸一声沧海之神起舞迎驾,勒令下五岳神奔走效力。王母在天宫协调五帝各尽职守,在银河考核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各司其职。王母在天堂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位居天官之首位,能给下界(黎庶)降无穷无尽的福祉。那么回中有王母之庙就不是没有史志的无稽之谈了。…… 戊辰(公元968年)年春二月,第三次任泾州刺史的张铎(公)带职手执玉圭(笏)入朝觐见皇上,骑着骏马奔往京城,天子(赵匡胤)在金殿张灯接见,并奏古乐表示宠信,在御花园设宴款待以表示君臣无猜。并赐张公华车名马、名爵衣饰。恩宠有加,接待如仪,复传诏命,张公仍回回中,坐镇泾州。张公重新接印后,至回山王母宫敬香;他庄重恭敬的神情感动神灵,王母犹如回应,任何祈求都能得到圆满的答复。于是张公命令庙祝(官),叫他作出规划,组织民力,修缮王母宫庙宇,锄尽杂草,栽植名贵树木,更换建筑物上陈朽部件,换上好料,按原样修复,请高手画师重绘壁画彩饰,用纹饰华美的锡锻制作羽账,以彰显天仙姿容美妙,以王者的制度、规格构建王母宫”。

  以碑文记载可知,宋代翰林学士承旨邢部尚书知制诰陶谷是奉皇帝赵匡胤旨意为《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撰文,开头即传达了宋初皇帝以历朝遵守的制度典章《祭法》规定而祭祀西王母。泾州刺史张铎是奉皇帝赵匡胤旨意重修回山王母宫。宋代澶帅太傅镇宁军节度使翰林副使知枢密院事柴禹锡、与智永、怀素等齐名、被称为“潇湘四僧”,陶谷赞誉“阳冰死而梦英生”的篆书大家僧梦英、亳州知州、员外郎上官佖曾先后把陶谷碑文书写于碑;上官佖书碑今存。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与范仲淹同科进士、泰州军事判官,当涂、邵武知县﹐大理寺丞、知邵武军州事、掌殿中丞、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池州监酒、江宁府通判、湖州知州、刑部员外郎、职直集贤院、泾州知州、庆州知州、知凤翔 ,以谪守巴陵郡修岳阳楼而著名的滕子京与节度使、元帅资政副卿陈公、幙上庠博士刘秀之芸、泾州府通判张师秉于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六月)谒王母宫。有碑记存。

  进士、宝章阁待制陆游《上之回》:“咸阳宫阙天下壮,五更卫士传鸡唱。重门洞开銮驾出,回中更在云霄上。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辚驰雷霆。宓妃穿仗王母下,何必轩皇居大庭。”

  进士、濠州知州、给事中部侍郎崔立《泾州王母宫》诗:“九光飞鞅去何遥,千载灵踪隔降霄,汉殿杳沉青鸟信,昆丘谁听白云谣,林峦尚锁空台馆,城邑全非旧市朝,怀古望真情不尽,片心孤逐断云飘”。

  泾州监副郭瑄《泾州怀古》诗:“危坡下尽见残墉,势扼长川万古雄。泾水无泥分畎浍,回山有脉自崆峒。唐文曾祀龙君庙,汉武犹存阿母宫。更喜笔峰青翠处,雨馀疑是画图中。(《全宋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