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泾川:发掘西王母文化时代价值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4年12月02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西王母,是和平、长寿、母爱的象征。从古至今,西王母地位和形象的流变,典型地表现出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共享历史记忆的鲜明特征。一直以来,泾川县在保护、传承、弘扬西王母文化过程中深入发掘其时代价值,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片

以基地为依托,开展西王母文化学术交流。一部西王母文化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2013年,泾川举办了“首届华夏母亲节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西王母女性文化研讨会”,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授予泾川县“国际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2015年,西王母宫被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倡议将西王母诞辰日农历七月十八确立为“华夏母亲节”。截止目前,共举办十届西王母文化论坛活动,诸多学术文章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图片

以文化为纽带,增进两岸同胞民族认同感。泾川是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的王母宫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被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2002年,在中华世纪坛取土仪式上,王母宫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长期以来西王母文化吸引了大批台湾同胞寻根问祖、祭拜朝圣,已成为海峡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桥梁纽带。截至目前,共举办七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累计12600多名台湾同胞来泾参访交流,捐资710多万元回馈家乡,进一步加深了台湾同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图片

以遗产为载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西王母文化遗产是分布在地域(民族)记忆、神话、道教、民俗、文艺等方面并以其形式传承的人类遗产。清代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遗存的《共成善果》和现幸存的省级文物《王母宫颂碑》,对泾川王母宫都有详细记载。为传承和弘扬西王母文化,建成了西王母民俗文化展厅,陈列《西王母文化调研与研究》系列丛书,并开展了一系列戏曲演出、蟠桃诗会、猜灯谜、西王母民俗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活动,以多元化方式呈现西王母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图片

以旅游为媒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度发掘西王母文化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泾川西王母故事”及“泾川诗文遗珍”特别栏目,刊文相继被多个官方公众号转载转发,受到广泛关注和众多好评。开发推广“王村完颜民俗文化——罗汉洞石窟文化——王母宫景区民间文化——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游客接待、游览讲解全过程。近年来,培训导游员讲解员300余名,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