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在泾水河畔的金兀术后裔们
公元1161年8月15日夜,子时刚过,清亮的月亮孤悬在辽远的天际,城墙高耸的广宁府,沉浸在冰凉的月色里。突然间,高大的西城门悄然打开,一行人悄没声息地出城后,一路向西,很快就消失在深远的夜色里。
三个时辰后,在渐渐放亮的天光里,可以看清楚这只小小的流亡队伍——百多号人,几十匹马,保护着两辆木轮车,前车载女眷,后车放置一口简易的木匣子。为首的是一个60多岁的军官,一身盔甲,横刀立马,带队前行,紧随他身后的是一个少年,身材秀颀,稚气未脱。
直到这时,他们才敢第一次放缓脚步。回头望去,广宁府早已不见踪影,领头的军官并不说话,跳下马来,跟随的少年也跳下马,身后的军士们也都跳下马,一队人向着东方广宁府的方向,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齐刷刷地跪了下去。他们没有像晋公子重耳当年出逃那样包起故乡的一把泥土揣进怀里,发下毒誓,将来要回来报仇雪恨。仲秋时节的东北已然有了十足的寒意,一行人只是跪在冰冷的黑土地上,只是跪地磕头,向这块土地作最后的告别,态度决绝而又坚定。然后,一行人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继续向西奔去。
几天后,这只小小的队伍小心地躲开北京府,出现在长城脚下。
半个月后,他们翻过巍峨逶迤的太行山,一路向南,出现在黄河东岸。渡过黄河,就是陕西了,一行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站在黄河壶口涛声震天的瀑布前,老年军官心里一阵潮热涌动上来,再往前走,就是30多年前他跟随兀术元帅征战过的三秦大地了,眼前的黄土地和他们刚刚离开的黑土地是那样的迥然不同。他在心里默念着:我们回来了!
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他们特意避开京兆府所在的长安城,只是在泾河北岸的泾阳城暂住了几日,然后继续西行。
又过了半个月,9月15日,又是一个月明之夜,他们出现在庆原路下属的泾州府地界。其时,驻防泾州的是金朝女真族徒单家族的一位年轻将军,听闻消息,他便早早地出发,取道高峰山,上到太平塬,过凤口,穿圪垯关,赶到长武原与泾州的交界处迎候。远远地,看到一路风尘、衣衫褴褛的流亡队伍来到眼前,泾州守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纳头便拜,失声叫道:兄长!老年将军也滚下马鞍,与年轻的徒单将军抱在一起,兄弟二人哭着一团。
后来的史料为我们揭开谜团:这个800年前由燕赵大地千里逃亡,从东北的广宁府千里迢迢投奔到西北泾河之滨泾州的,是金兀术仅存的小儿子和他的舅父徒单将军,前车载的是女眷护佑着的金兀术长子完颜亨的幼子,后车载的木匣子里置放的是五年前被当朝皇上完颜亮杀害的完颜亨的骨殖。
宽阔的泾河川以温暖的胸怀接纳了这支历尽磨难九死一生远道而来的队伍,徒单将军将他们安置在离泾州城只有10公里的王村境内的泾河北岸台地,并以隆重的礼仪将完颜亨的骨殖安葬在泾河南面的太平塬上。
从那时起,泾河川有了一个完颜村,太平塬上有了一座芮王坟。
其实,对金兀术、完颜氏的认知,最早来自于小时候听过的《说岳全传》,岳飞、秦桧、金兀术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三个人物。
真实的历史与评书演义的故事其实完全是两码事。
公元1161年,是金正隆六年,当时主政的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的第四任皇帝,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孙,从他的兄长金熙宗完颜亶手里接过皇位已经12年。和所有的开国皇帝一样,金朝最初的两位皇帝都是在马背上度过自己的倥偬岁月,第一任是太祖完颜阿骨打,他完成了建国和灭辽两件壮举;第二任是完颜阿骨打的四弟完颜晟,用三年时间灭了北宋。1125年10月,金军兵分东西两路,逼近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双方签订了“城下之盟”。1126年8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两军大举南伐,再度包围汴京,无奈之中,宋钦宗听信郭京装神弄鬼的“六甲法”,导致城门大开,宋军大败,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4月,汴京终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被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之际,在外勤王的河北兵马大元帅,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成为唯一幸免于劫难的王室成员,他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史称南宋,后迁都临安。
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第一天,到1141年12月29日,岳飞被秦桧以“其事莫须有”的罪名,在临安大理寺狱中害死,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金的南侵与南宋的抗金斗争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旋律,双方一直征战不休,打打杀杀,时战时和,战争的惨烈程度世所罕见。金朝主战派的金兀术,南宋主战派的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是这段历史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史籍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载令人叹惋令人动容,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精忠报国的岳飞和战无不胜的岳家将的故事,深深根植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中。
北宋灭亡,包括平凉在内的整个泾河流域全部纳入金的版图,西夏、南宋、金三足鼎立,平凉所在的陇山地区成为三个军事政权地理意义上的结合部。
金朝建立,完颜阿骨打的16个儿子,一路追随父亲东荡西杀,南征北战,最后却没有一个能够登上皇位,这其中就包括宗弼(金兀术)。完颜阿骨打去世后,接替皇位的是他父亲的四弟完颜晟。完颜晟去世后,已经被深深汉化的金王朝,按照惯例将皇位传给了金太祖的嫡长孙完颜亶。那一年完颜亶才15岁,还算不上成年,作为金朝的第三任皇帝,辅佐他处理朝政的是包括兀术在内的他的几个叔父。完颜亶自幼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汉文经史,时常到皇家图书馆——稽古殿研读中原典籍,其汉化程度相当深,他常常同韩昉等一起骑射赋诗,算得上文武双全。在此后的13年时间里,宗翰、宗干、宗弼等开国功臣相继秉政,完颜亶只是临朝听政。
老完颜众多的儿子在最初打江山时,确实有人多势众的优势,但等到坐江山时,同胞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而展开的一系列血腥的互撕和杀戮,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完颜亶在位期间,金朝廷派系斗争十分激烈,完颜氏宗字辈之间互相争斗,金熙宗依靠完颜宗弼、完颜宗干、完颜希尹等,先后诛杀同宗同族的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等,掌握了军政大权。平心而论,金熙宗执政能力也还不赖,为了加强皇权专制,他大力推行制度改革,前后用了七八年时间,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建设,制定了周密详尽的礼仪制度,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在废掉刘豫伪齐政府之后,他力推“天眷新政”。这些积极措施,在加速金朝的封建化和接受汉文化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48年10月,兀术宗弼去世,完颜亶正式亲政,按说金人入主中原已经20多年,他自己当皇帝也已经13年,皇权初稳,金、南宋与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但兀术去世以后,皇后裴满氏干预朝政,一直习惯于依赖兀术的金熙宗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终日,朝政日见荒疏。在矛盾交织和政治高压之下,他选择了逃避,整日骄奢淫逸,沉湎酒色;他性格中喜怒无常、嗜杀成性的缺陷也日渐暴露出来,朝廷腐败之风日烈,最终导致众叛亲离,他自己也不得善终。1150年1月9日,完颜宗干第二子完颜亮勾结驸马唐括辩、寝殿小底大兴国等合谋刺死了熙宗。之后他被降封为“东昏王”,被带有羞辱性地葬在裴满氏的墓中。
嗣后,完颜亮自立为帝,改元天德,是为海陵王。在金朝历史上,完颜亮是一位毁誉参半的皇帝,在位12年,严肃吏治,善于纳谏;在他手里,完成了迁都燕京的重大举措;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了金王朝的统治。但同时他有着非常矛盾的双重人格,为人残暴,对皇族的屠戮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在王室宗族诸子中,兀术的儿子完颜亨是比较出色的一个,当初,金熙宗封他为芮王,担任猛安、银青光禄大夫。完颜亮弑君篡位,以非常卑劣的手段窃取皇位,性格耿直的完颜亨对此很不以为然。也许他觉得自己是兀术的儿子,因而非常自负,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忌讳,这就为他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一次,在朝廷举行祭拜太庙的大典时,为了加强警戒,防范其他宗室子弟,完颜亮任命完颜亨为右卫将军,跟随自己左右,还特地赐给他一把良弓,但完颜亨当着完颜亮的面拒绝接受,还骄傲地说:“这把弓太弱了,我才不会用。”完颜亮由此觉得完颜亨可能有二心,开始猜忌完颜亨,将其调离自己的身边。后来又出了一件事,完颜亨的家奴诬告完颜亨谋反,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是家奴诬告,虽然家奴后来被处死,但完颜亮的猜忌却日渐加深。再后来,又出现更离奇的事,完颜亨的家奴六斤竟然与他的侍妾私通,奸情败露后,六斤与监视完颜亨的李老僧一起密谋,诬告完颜亨谋反。其时恰逢完颜亮生辰,因为进献良马的事,六斤又诬陷完颜亨想派人刺杀完颜亮,遂被逮捕入狱,后被踢击阴部致死。临死前饱受折磨,不胜楚痛,惨叫声不绝于耳。
常言有云:家道不幸奴欺主。谁能想到,当初那么威猛的兀术,最后家道竟会如此败落,儿子竟然会有如此不堪的结局。
完颜亨被害死以后,他的家人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以为只要小心谨慎,便不会有什么危险,岂料完颜亮蛇蝎心肠,一心想要斩草除根,全然不念手足之情。1161年夏天,在又一次的宗室大清洗中,完颜亮下令杀害了完颜亨的妃子徒单氏、次妃大氏及完颜亨的儿子羊蹄三人。直到这时,完颜亨的家人才意识到,完颜亮不会放过他们,他们时刻都有性命之忧。
为了躲避迫害,保全完颜家的最后一点血脉,幸存的家人选择了出逃。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远在西北泾河之滨的泾州,那里远离金的首都,再往西就是陇山,已然是金的西北边界;另一个原因是,当时驻守泾州的是芮王妃徒单氏的一个弟弟。
于是,在经过数月时间小心谨慎的准备之后,1161年秋那个凄冷的月明之夜,他们逃出广宁府,踏上了艰难的西迁之旅。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西逃后不久,9月,完颜亮在南宋境内的瓜州渡江战役中死于内乱,时年40岁。接替他继承大统的是完颜阿骨打的另一个孙子,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完颜雍,也就是后来的金世宗。
掩上《金史》,一声叹息!
1234年,末帝完颜承麟继位,同年,金朝灭亡。从蒙古高原进入中原的蒙古人,成为女真族政权的最后终结者,东京城破之日,他们对女真人的杀戮比当初女真人对北宋王族的屠杀有过之无不及,更为血腥,更为惨烈。金亡之后,大量的完颜宗族被屠杀,被灭绝,极少数的则被迫隐姓埋名,四散奔逃。据传这其中就有一支完颜氏,千里迢迢投奔到泾州来——因为这里有一个完颜氏的家!
温和的黄土地,长情的泾河水,护佑着兀术的后裔们在这里繁衍生息。800多年过去,直至21世纪初,泾河北岸完颜村的完颜氏后人竟然有5000多口人的规模,泾川完颜村成为整个中国大地上迄今为止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完颜氏聚落。
800年来,这些完颜氏的后人,一直以芮王守陵人的身份,低调地生活着。温柔的泾河水,敦厚的黄土地,已经把他们性格中那些狞厉的棱角磨砺殆尽。岁月流转,他们已经和这片黄土地上的子民毫无二致,唯一与其他的泾河儿女不同的是,他们一直固执地坚守着女真人的传统,每年定期到太平塬上,依女真人的方式对自己的老先人进行祭祀。
令人惶惑的是,和近些年所有民族的遭遇一样,从20世纪初年开始,挖坟掘墓斩断祖脉的风气盛行一时,健忘的完颜氏的后代竟然忘却自己的出处和来处。在完颜村北面的九顶梅花山上,有一座大墓,一直有人认为这是芮王坟。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个大坟包被当地老百姓挖掘开来——墓室里面当然已被盗墓贼盗掘一空,但一方墓志却被留了下来,这居然是明代驻藩平凉的第一代韩王韩恭王朱冲的墓冢。九顶梅花山上有芮王墓的传言不攻自破!
当年老百姓挖掘这座大墓的理由很单纯:当时地方政府号召完颜村每户每家都要养猪,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那座墓葬里面有硕大的砖头——典型的明砖,于是附近的老百姓纷纷前往,将墓道里的箍砖拆了回去盖猪圈。就是从那一刻起,由无知造成的人为损坏时有发生,引发的后果令人惋惜。2003年前后,为了发展旅游,当地乡镇用挖掘机在大墓的正前方开挖出一条3米宽、5米深、10多米长的巷道,墓道被拦腰毁坏,30多厘米厚的墓门石挡被压断。后来,旅游项目半途而废,推土机和挖掘机野蛮作业后的现场一片狼藉……
2022年5月15日,我和原平凉地区博物馆刘玉林馆长一起去探访完颜村,专程瞻仰了这座韩恭王墓。在萋萋的荒草中,我们先到韩恭王墓顶封土堆,再沿当年那位霸气的乡镇官员推出的巷道,直接进入墓室。墓室距高大的封土堆顶尖足有30米高,连通墓道的是四平四立共8层的砖箍穹窿形券顶廊道,石灰勾缝,上面为黄土夯填。明代的工匠们手艺实在是高,500多年过去,那些用石灰勾缝的砖箍廊道依然坚固无比,村人用蛮力拆除,砖块损坏得残破不堪,整个场面虽然触目惊心,但那些坚固的砖箍穹顶依然支撑着荒谬的岁月的侵蚀,一点没有变形,也没有坍塌。墓室里面,正面延伸进去的窑洞形寝室,搁放棺椁的台基上空无一物,左右的耳室箍顶的砖头同样被掘走,残损的程度一如正中的墓室,情形同样让人心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墓室正中左上方的两个盗洞,悬在半空,刚好在棺椁停放的斜上方,我们在惊叹那些盗墓贼精准的探测手段、高超的挖掘手艺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文雅举止所折服,盗洞只有一二尺见方,盗亦有道,他们只拿走了他们想要的,墓室里面却别无损坏。
大约也是2003年,当地人决定在完颜村搞旅游开发,不知是谁产生了这样的奇思妙想:在完颜村打造了一座完颜大墓的地宫,整洁曲折的台阶,神秘幽暗的廊道,结构独特,布置奇异,时代与民族的辨识度十分模糊。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女真人的丧葬习俗与眼前的这一切完全相悖,整个的不伦不类。地宫后面的台地上,人为新建了一众数座完颜氏几代人的墓冢,碑林森然且巍然,成为古老泾州目前向社会推出的所谓的一个“旅游新景点”。
每次陪外地来的朋友去游览完颜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本来很真实的完颜村,蓦然间变得那样虚假那样陌生。偶尔听着访客们指指点点的议论,我只能无语!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