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定聘迎娶婚嫁流程指导性规范(试行)
为弘扬文明婚庆新风尚,倡导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婚嫁礼仪,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结合泾川地域文化特色,特制定本指导性规范。
一、基本原则
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移风易俗、文明礼仪,提倡简约适度,反对铺张浪费,使定聘迎娶婚嫁礼仪既保留必要的文化传承与仪式感,又彰显务实、节俭、时尚、浪漫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追求。
1.繁就简:保留提亲、订婚、娶亲、婚宴等传统核心环节,摒弃准备聘礼、签订婚书、过门等繁琐流程。
2.量力而行:彩礼、宴席等标准根据双方家庭经济情况友好协商、合理确定。鼓励“零彩礼”“低彩礼”,倡导简约适度婚宴形式,自觉抵制盲目攀比之风。
3.环保节约:优先选用红绸、灯笼等可循环利用材料装饰婚车、婚礼现场,最大限度减少一次性纸质物料使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厉行节约低碳模式。
4.革故鼎新:可适当保留婚期选择等习俗形式,鼓励优先选择周末、法定假日或对新人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举办婚礼,破除迷信思想和形式主义。
5.简礼重情:全面取消“见面礼”“下马费”“离娘衣”“看亲钱”等隐形彩礼,切实减轻新人及家庭经济负担。聚焦亲情表达与真挚祝福,让情感交流回归纯粹,共同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
二、定聘迎娶婚嫁流程
(一)双方见面:男女双方正式见面,相互认识交流、了解家庭背景、年龄、性格、经济条件等,根据双方条件,传达结亲意愿。
(二)正式提亲:一方向另一方表达结亲意向,双方家庭沟通协商结亲、订婚等具体事宜。
(三)确定姻缘:倡导以简餐或茶话会等形式,召集近亲属公开确认婚约关系。
(四)婚前会亲:选择适当时间男女家庭就结婚有关事宜进行婚前沟通,确保婚礼按期顺利进行。
(五)成婚庆典:正式领取结婚证书,公开婚嫁开启共同生活,倡导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旅游结婚等新风尚,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1.娶亲仪式
(1)简约迎亲:倡导简约、文明、低碳迎娶,减少铺张浪费。迎亲车队原则上不超过6辆,鼓励使用普通家用车辆,不提倡租借豪华车辆。取消“拦门索要红包”“恶意婚闹”等低俗环节,提倡采用问答猜谜、唱祝福歌等文明互动方式传递美好祝愿。
(2)文明接亲:倡导使用撒花瓣、彩带等环保方式营造喜庆氛围,避免噪声扰民。坚决摒弃“开门钱”“下马费”等索要红包的陋习。
2.婚礼仪式(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1)新人入场:新人携手步入婚礼现场,简要讲述恋爱故事,突出“爱情与责任”主题。
(2)盟誓感恩:新人宣读结婚誓词,交换象征婚姻承诺的戒指或其他信物。向双方父母敬茶,表达感恩之情,父母回赠如书籍、手写家风家训等具有文化内涵的礼物,为新人送上美好祝福。
(3)证婚成礼:宣读并颁发结婚证书,依法登记,准予结婚。
(4)嘉宾致辞:来宾代表向新郎、新娘及家人送上祝福,向到场宾客表示感谢。
(5)家庭致谢:男方或女方家庭向所有来宾表达诚挚谢意。
三、注意事项
1.坚持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严格执行宴席情况报备制度,严禁擅自扩大规模,盲目提高标准,避免高档酒水攀比,公众场所提倡控烟。
2.婚宴举办须严格符合食品安全和消防要求,倡导文明用餐,积极开展“光盘”行动,摒弃“劝酒”等不良陋习,鼓励亲友自由交流,简化不必要的表演环节。
3.婚车在行驶过程中须遵守交通规则,杜绝超速、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不扰乱正常交通秩序。
4.严格落实报备、备案承诺要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需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备;农村党员、群众向村党组织、村委会、红白理事会报备。
5.充分发挥村(社区)红白理事会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积极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坚决抵制大操大办行为。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