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泾川西王母祖祠与全球华人公祭西王母的意义

2012年03月1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在我国各地的西王母宫庙建筑中,甘肃省泾川回山(回中山)王母宫以始建之早、规模之大而被公认为西王母祖庙。在泾川,现有七项国内外罕见的西王母文化遗产。泾川“西王母信俗”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王母的影响力是借神话的翅膀往返于古今时空的。西王母与黄帝、舜帝、大禹、周穆王等有如影随形、相伴始终的交往,比如黄帝在位时,西王母使乘白鹿授地图,助黄帝战蚩尤;舜帝时,献白玉环;禹学于西王母;周穆王西征时,曾与西王母唱和。西王母长期存在于人与“神”之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启超、王国维、吴晗等学者不约而同地揭开了西王母的面纱,认为西北诸古代民族猃狁、昆夷、戎、狄等皆同族异名。吴晗明确指出,西王母“是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或西戎的别名”。闻一多则以诗句咏史:“龙,是中华民族的总图腾”、“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

  西王母文化遗产是分布在地域(民族)记忆、神话、道教、民俗、文艺等方面并以其形式传承的人类遗产。如果以科学的分类方法把不可胜数的西王母文化元素或信息一个一个去分拣,每个信息竟能尽如人意的自然聚拢在民族、神话、道教、民俗、文艺等学科类别之中。

  首先是地域(民族)西王母。秦汉之间的《尔雅》最早把西王母当作西部的地域名或氏族名记载。《礼记》载:西方曰戎。西王母有“虎齿豹尾”之形,现代人认为是西王母以巫术行大巫师之职治理部落时戴有“虎齿”的面具、穿有“豹尾”的章服。因西方地理符号是虎,虎因此是西部古民族的图腾。以吴晗的考证理解,西王母即戎族,戎族即西王母。至今,陕西大荔有“大荔戎”、甘肃泾川有“乌氏族”、甘肃庆阳有“义渠戎”的遗存。由东渐西,戎族的生存足迹与历史身影呼之欲出、挥之不去。

  神话西王母,可谓妇孺皆知。后世的地理知识愈进步,神话西王母的地域愈西移。西王母居昆仑悬圃、阆风之苑,那里有金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还有昆仑桐柱,其高如天,围三千里,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达。有鸟希有,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最迷人的当是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实、三千年成熟的蟠桃,吃一口即长生不老,西王母蟠桃盛会因此成为长寿者的聚会。羿曾请不死之药,妻嫦娥服药后奔月;而后七仙女下凡、牛郎织女等,数千年前就已经诞生了人类飞天、奔月的创意。

  在宗教中,道教赋与西王母以神格,她和东王公共主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司天之厉及五残”。以世俗理解,西王母是生命起源和善恶分明的生命秩序的主宰,向善,就有祥瑞;向恶,就有惩罚。西王母神格仅次于三清,可谓崇高。

  民俗西王母,是民间把她请进无数的庙堂,又与祖庙呼应,以庙会形式,全体民众自发崇拜、纪念王母娘娘,实际是祖先崇拜意识、认同中华人文先祖之一的民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是向王母娘娘祈求平安。

  在文学艺术中,从屈原《离骚》、《九章》、《九歌》取材西王母至今,西王母一直是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的主角和题材,古今所有文学大师和作者,无不描写或引用过西王母。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是引用神话西王母填词的文学范例。《西游记》中的西王母,亦是文学描写中的西王母。青铜器、石刻、画像砖、壁画、雕塑、碑刻、木刻、民间画、年画上表现西王母素材举不胜举。西王母也进入了现代电影、电视、数字音像等艺术表现形式。西王母的文学艺术之美在人类文艺史上占有的地位和对未来文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古今描写、引用西王母题材之作品汇集,肯定是一座惊艳未来、规模弘阔的西王母文艺宝库。

  中国汉代以来记载西王母之碑刻非常丰富,可惜荡然无存。甘肃省泾川县幸存有宋代翰林学士承旨邢部尚书知制诰陶谷撰文的《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碑高2.83米、宽0.86米,计960字,是目前唯一可见的专门记载西王母史迹及祖庙的碑刻。泾川还幸存明代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彭泽撰《重修王母宫记》巨碑,碑称回山王母宫为“千余年之胜迹”。以碑刻与文献互证,泾川王母宫始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乐府《上之回》专题咏唱汉武帝在泾川(古泾州)祀西王母之史实。

  《全唐诗》中有胡曾的咏史诗《回中》一首:“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明清《平凉府志》、《泾州志》等6部地方志,以数百篇记载西王母文献之总量,为全国之最。现存的清代《回山王母宫旧图》,把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三清楼、三皇殿、五帝殿、天皇殿、后土殿、周穆王庙、汉武帝庙、关圣大殿、关帝庙、无量殿、文昌宫、魁星殿、子孙宫、南望河楼、北望河楼、三天门、五道灵宫殿、药王洞、降真树、香亭、瑶池大殿等108庙全景绘于纸上。从宋代开宝戊辰(公元968年)开始的农历三月二十回山西王母庙会,其时数十万人朝山纪念西王母,已传承1044届,即为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泾川西王母信俗”。

  自汉武帝建王母宫为朝廷祀西王母之始,南朝简文皇帝萧纲,唐代朝廷进士喻凫、李白、李贺、李商隐、卢照邻、崔立或亲临或赋诗纪念西王母;宋赵匡胤旨意泾州刺史张铎重修王母宫,翰林学士承旨邢部尚书知制诰陶谷撰《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澶帅太傅镇宁军节度使翰林副使知枢密院事柴禹锡、亳州知州员外郎上官佖书碑;元代有官员祭祀西王母碑刻;明代朱元璋孙藩平凉韩王、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彭泽、赐进士朝列大夫陕西等处承旨布政使参议李仕清、赐进士中顺大夫陕西等处承旨提刑按察使监察御史许谏、翰林修撰岳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唐龙、陕西巡按萧纲、进士赠礼部尚书吕钲等9位进士举人,清代陕西巡按孙永思、练国士,陕西提学洪翼圣、陕西总督刘天和曾祀西王母,宋元明清历任泾州知州曾主祭西王母;清末头品顶戴至五品武官23人出资重修王母宫。  

  台湾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西王母宫庙,祀西王母为母亲神、母娘。在地震、海啸、火山、车祸频发的生存境遇中,台胞拜王母莫不为祈福平安。1990年12月7日,240多人的台湾西王母寻根团寻至泾川回山,当看见宋、明碑刻和清108庙王母宫全图时,泣不成声,感恩终于找到了西王母祖庙。二十多年间,成千上万的台湾女子相望于道,手拉手拉成了台湾—泾川西王母万里朝圣之旅,朝圣主体为女性,家人呵护相伴,己与“台湾湄洲妈祖朝圣之旅”相提并论。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在台北、泾川已办四届。

  西王母遗产的时代价值,首先是和平之美。西王母与黄帝、舜帝、周穆王送地图、美玉,以诗歌唱和等形式言和平、减杀戮。其次是长寿之美。向善者寿,行恶者灾;瑶池圣境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模式。嫦娥奔月等想象,则是在古代己诞生了今日中国人航天的创意,打开了人类科学、艺术想象力之门。西王母被誉为东方美神,以“母娘慈悲”之精神、“容颜绝世”之风韵,集中了中国人对母亲美、女性美的审美共识。蟠桃会的核心寓意是母爱、大团圆,西王母因此紧紧系着全球华人、台湾同胞的心。复原西王母文化的意义

  西王母与周穆王等中原帝王倡和平,去战事,实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融合。西王母蟠桃盛会的文化核心是长寿,西王母文化饱含和平、长寿、男女平等、团圆、和谐等文化基因,这是西王母文化的时代意义。千百年来,西王母文化影响力遍及海内外,是全球华人认同的中华人文始祖之一,因此西王母史即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史,是民族之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1世纪是中华文化世纪的但目前还鲜为人知、亟待振兴的珍稀资源。

  中原古民族图腾是龙,西部古民族图腾是虎,“龙腾虎跃”喻意龙虎相伴相生。中原农耕民族与西部游牧民族共融为中华民族之后,西王母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之一。中华民族之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华人认同西王母,就是认同完整的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台湾有数千家王母宫,数百万西王母信众,台湾泾川西王母朝圣之旅和台湾湄洲妈祖之旅是同一个文化类型。

  文化认同是是中华民族统一、团圆、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和载体。在古代,泾川王母宫始终是官方与民间同祭西王母之圣地。在今天,复原历史上的公祭西王母之盛典,可使人文始祖西王母的地位回归,能让全球华人纪念人文始祖、总母亲的血缘感情充分表达,更加凝聚中华儿女的向心力、归属感。全面准确持续地弘扬西王母文化的时代价值,以促进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激励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汇的要道和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甘肃在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在全国第五位,堪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目前, 甘肃省正立足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强力举措,倾力打造打造“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 示范区围绕“一带” ,建设“三大基地”。“一带”,就是围绕东西横穿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建设文化产业带。“三大基地”,其中之一是建设关中—天水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泾川西王母文化遗产正存在于“一带”和“基地”之中。

  泾川大云寺佛教文化遗产

  泾川一个县有西王母祖祠、舍利两大遗产,在全国三千多个县市中可谓罕见或惟一。即回山巅是西王母祖祠,回山下是舍利出土地泾川大云寺,大云寺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性遗产,郭沫若亲自鉴定,在学术上具有断代的意义。大云寺金棺是最早的金棺,可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云寺也是古代泾川西王母文化景区的组成部分。40年来,金银棺、佛祖舍利在世界各国展出,震惊中外佛教考古界。

  大云寺是唐代著名佛寺,原址在回山下的泾州古城内,其前身是隋代大兴国寺。隋仁寿元年(601),隋文帝诏令全国30州起塔供养舍利,给泾州分舍利14粒,在泾州大兴国寺供养。唐延载元年(694年),武则天又下诏全国各州建大云寺,供养《大云经》。泾州大云寺在大兴国寺原址上改建时,发现了隋代供养于此的舍利14粒,遂制琉璃瓶、金棺、银椁、铜函、石函、地宫供养,大云寺因此成为中国两代皇帝敕建的著名佛寺之一。1964年10月,舍利、琉璃瓶、金棺、银椁、铜函、石函、石门等出土,大云寺地宫和宝藏的发现,被评为“196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40多年来,大云寺珍宝一直随国家国宝文物展赴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展出,各园元首、政要、民众竞相参观。

  40多年来,对大云寺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971年9月19日,郭沫若亲自鉴定了大云寺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辛革著《佛宝—一塔中的秘密》一书在全国十一处佛宝地宫中,把泾川大云寺排在第一,陕西法门寺排在第四(大云寺金棺比法门寺金棺早180多年),认为泾川大云寺塔地宫的金棺是中国“最早的金棺”,“大云寺地宫在塔基地宫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首将中原传统的棺椁之制纳入佛教,开创了用棺椁埋舍利的先河”“棺,原本是我国传统的葬具,后被外来的佛教所采用,成为埋佛舍利的容器。泾川金银棺是中国第一具用来埋舍利的棺椁,这不仅表明佛教的汉化,同时在学术上也具有断代的意义”。由此证明,泾川大云寺金棺是世界上最早的金棺,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次变革、第一个范例。1964年出土的舍利石函上,刻有“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和其供养舍利的铭文,证明泾川大云寺是供养舍利最多、目前发现最完整、考证最准确的舍利塔基。因此,大云寺珍宝是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世界遗产级的价值无法估量的人类珍宝。泾川大云寺因此创造了多个第一(之最):最早的金棺,最早把中国棺椁之制纳入佛教的地宫,目前发现的武则天诏令修建的大云寺中唯一供养舍利等。从保护遗产、开发旅游产业、拉动甘、宁、陕毗邻地区经济发展,为黄帝陵、伏羲庙、王母宫朝圣谒祖区凝聚、增添人气等多个层面来看,大云寺是泾川、甘肃、中国的品牌遗产,是世界文化品牌之一,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的重要资源。

  泾川还有蜚声海内外的百里石窟长廊,有北魏之先至唐代的石窟600多个,其中的北魏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廊中有400多个窟是支提窟和空窟、窟套窟。支提窟和空窟正是泾川石窟长廊的第一价值,因为它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窑群之一。今天,从长安至罗马的丝绸之路上,以路的概念曾经存在的原创的建筑、路标多没有了,有的也只是点的形式。而泾川石窟长廊是一百里“原生形态”的丝绸之路,凿在石崖上的石窟,千年依旧,它是丝绸之路的里程碑、路标。丝绸之路的“路”——就沿着两岸石窟中间的泾河川东下长安,西上罗马。以原生形态的路的概念或遗产论它,以“百里”里程单位论它,它可能是整个丝绸之路上惟一的。因此,自西秦以来,文昭王、宣武帝、孝明帝、隋文帝、武则天、唐宣宗、宋太祖、宋真宗、元世祖、元成宗、明宪宗等十二位皇帝或下诏或亲临泾川佛寺,泾川成为古今来西王母祖庙朝圣的包括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在内的华人和世界各国佛教信众必须朝圣的佛教圣地。

  泾川华夏文明遗产

  西王母祖祠在3000年历史的泾州(安定)古城南之山巅,安定城楼因李商隐咏唱而名满天下;泾川是“一人二祖三姓七皇帝十二皇后”之故乡,其楼其城其人文是西王母祖庙的古今地望、人望之基。

  除了西王母祖祠、舍利遗产,泾川“大岭上”遗址,是60万年前人类生息之地。泾川出土过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泾川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比北京山顶洞人早四万多年。泾川是阮姓的起源地,因周代的阮国在泾川而得姓,后至河南、安徽、沿海,大规模至越南,阮陵在泾川境内。泾川是胡姓的第一郡望,“胡氏望出安定、新蔡”(泾川唐时称安定),定安成为胡姓的堂号。泾川胡氏在北魏出过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皇后,如胡太后,是孝明帝之母 。泾川是张姓中惟一出的皇帝十六国前凉王张轨的故乡,其世系有七王一帝。泾川出过东汉梁太后等十二位太后、皇后。泾川薛举城,是李世民战薛举取胜之地,该战争是唐代开国之战,是不能取胜唐代就不能建立、中国历史就要改写之战。泾川是与21个王朝44位帝王有历史因缘之地。泾州古城始建于周,是长安的京畿之地,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东汉至清代,有王尊、 皇甫规、 尉迟恭、郭子仪、 段秀实、柳宗元、李商隐、范仲淹、滕子京、韩琦、杨文广、夏竦、左宗棠等231位名臣先后任职泾州、安定郡,其中105人史籍有传,28人为进士出身。李商隐在安定郡做官多年,登临安定城楼后,写有《安定城楼》诗,开篇写道:“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之外尽汀洲”。该诗成为其代表作,使安定城楼成为北方稀有的名楼,与南方的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一样著名,使泾州古城誉满天下。泾川是金代末帝完颜承麟陵、金兀术之子完颜亨陵所在地和金兀术后人近万人聚居之地,是全国仅存的完颜姓聚居区。因而,泾川有“一人二祖三姓七皇帝十二皇后故里”之誉。如此地望,分解在祖国各地不足为奇,但集中在一县,则是中国历史格外厚爱使然。

  在全人类共同保护世界遗产的21世纪,如果能重新认识、评价泾川,就会发现,在泾川一百里泾河川道里,每一公里就有一处青史有名的文化古迹。一百里泾河川,被誉为文物之川,“黄金”之川,世界遗产之川。而西王母祖庙所在之回山,一山止步,泾汭二水相汇,西王母祖祠王母宫巍巍于山之巅,佛祖舍利供养圣地大云寺煌煌于水之湄,其钟灵毓秀之地貌全国罕见。

  甘肃泾川,是惊现于世的“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的必选之地;是西王母祖祠与黄帝陵、伏羲庙共同组成的中华人文始祖文化圈的历史原地;是遗漏了泾川,“华夏文明传承区”就不完整之地;是惟一的中华女姓始祖西王母的祭祀、朝圣之地;是举世瞩目,也必然能在凝聚华夏儿女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其不可取代作用的风水宝地;是占有甘肃文化强省遗产相当份量的文化圣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