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荐书堂>《泾川文化遗产录》 >> 正文内容

泾州古城三千年

2011年07月26日 来源:泾川文化遗产录 点击数:

从五龙山南望,三千年泾州古城原地,风光变化无多,郝拴福 李廷福 摄

  古城的南城墙,在今天的泾河北岸,北城墙紧靠泾党公路,其土崖剖面是人工夯筑而非自然黄土崖。再向北一里许,是彩门城,城墙、城壕保存完好。进了彩门城,才能进北门,北门之上的城楼,即安定城楼,泾州城最繁华、常用的门是安定城楼所在的北门。即从北塬进北门,而非今日想象中过了泾河进南门。古代泾水水量之大,今人不可想象,泾河之上是很难架起常年永固的大桥的。东城墙,在田家沟沟口,山上的城墙极其厚,依稀可辨。西城墙则更醒目,在城关中学之西,当地人在城墙上掘的窑洞还在使用。这座城东西南北各长7里,周长28里,面积相当于今日县城未扩张之前的10个县城。从北魏、唐代的战争史记载中可以得知,城内人口最多时达30万人以上,军队约20万人。

  古城的建城史从商周时代开始,商周时的盘顶子至今犹存,这是一座祭坛,商周时祭天之处。商周时的阮国、共国,在古城内有遗址,即共池,今城关中学内,文献多有记载。秦代遗物,分布在古城总面积的地下,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2005年大云寺遗址勘探结果显示,秦代瓷器残片、文化层丰富。西汉时,古城是临泾县县城。东汉时,安定郡因汉羌战争被迫从高平(今宁夏固原)迁至美阳(今陕西扶风)侨治18年。公元129年,安定郡因战争仍在继续而回不到高平,就设在临泾县城(今城关水泉寺),泾州古城从此成为岭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北魏,泾州古城的地位空前之高,泾州时领6郡17县(相当省级),泾州、安定郡、安定县三级衙门都设在古城内。

  从东汉至明代,历史上的许多大事,都发生在泾州古城内外,正史均有记载。古城和历代许多皇帝、名人机缘难解难分。秦始皇过回中,就是过了这座城。汉武帝11次到回中(安定),不能不进这座城。十六国的几位帝王到泾州,肯定不回避这座城。隋文帝分舍利给大兴国寺,大兴国寺就在泾州城内。武则天建大云寺,大云寺也在城内。宋真宗、元世祖、元成宗、明孝宗都为泾州城内的水泉寺颁圣旨、敕赐碑文。在泾州任职的历代名臣武将如王茂元、范仲淹、滕子京的官府都设在泾州城内。李商隐初婚婚礼在泾州城内举行。李商隐登上安定城楼,徜徉回中牡丹园,写了千古名诗。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水患,古城迁至泾河南皇甫店,即今县城所在。

  从商周至清末,泾州城仅在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至大历三年(公元768年)6年间被吐蕃占领,其余2000多年均未失陷,一直起着“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辅,关中安定,系于此也”的国防重城作用。泾州和泾州古城“控扼两陲之咽喉,边衢之门户,壮西服而控远夷”。当西部势力占领泾州以西的国土,泾州城就是长安城和古中国西部最远的边陲重城。当中原势力达到河西乃至更西地域,泾州古城又成了离长安城、离朝廷最近的京畿之地。

  泾州古城历史加上明代以后的今日县城历史,建城历史在3000年以上。2005年,古城内始建大云寺博物馆、城关镇政府办公大楼。近年,一批建筑相继落成,古城3000年历史已经合缝、复原。3000年泾州古城,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