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名胜景点>王母宫景区 >> 正文内容

泾川西王母祖祠"十最"

2011年07月04日 来源:圣地泾川 点击数:

  二、泾川出土了最美的西王母图腾虎中华民族图腾龙形成一体的战国时代铜壶

  1974年,在泾川出土了战国时代的龙虎壶一件,学名为"龙提梁飞虎凤纽铜壶",壶身是一头生着翅膀的飞虎,四只虎爪自然支撑,虎头巧妙地制成壶嘴,虎的尾巴翘起成半圆形与虎头双耳相接,成为壶的提梁。其实提梁是一条弓着身的长龙,龙头依偎着虎头。壶盖极精致,盖上小纽是一只举目远望的凤凰,也有人认为是三青鸟。这把铜壶,把西王母游牧民族的图腾虎与中原农耕民族的图腾龙真实的结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形成之前的图腾符号在战国时代就出现在泾川,为泾川是西王母发祥地提供了最早的考古数据。

  这把铜壶集龙、虎、凤为一体,但以虎头、虎身、虎爪为壶的主体,其造型凝重丰满,旷达简拙,充满大气,饱含商周遗风。在它面前,唐三彩、景泰蓝就只有纤巧而无大度了,它折射出的时代精神和文明高度,我只能用叹为观止形容,其大美,其气度,不亚于甘肃武威出土的汉铜奔马。该壶把龙虎世俗化,把帝王之相民间化,而虎又是长着翅膀的,其"飞虎"之意至少是天上人间之意,使西王母由部族首领到神话人物的演变过程不再抽像。在这件国宝身上,"东方苍龙,西方白虎"之天象融为一体,东部农耕先民华夏族祖先的图腾龙和西部游牧民族即西王母戎族祖先的图腾虎难舍难分,相依相存,是西王母戎族部落虎的传人与中原民族龙的传人融合的完美证据。这件战国时代的无价之宝在泾川出土,实际是通过它在无言地倾诉着商周时代帝王与西王母部族首领在泾川一带交往的历史。同时,该壶的本质是一件酒器,也使泾川瑶池西王母宴的历史性变得更为真实,而不尽是后人的联想。

  该壶完全可以放大 许多倍复制成泾川广场或瑶池的标志,瑶池泉的矿泉水可以从壶嘴中循环流淌。从龙的传人形成是容合了西部古民族虎的传人这个中华民族根源意义讲,这把放大的龙虎壶对泾川、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有追溯民族和谐是怎样的过程之意义,其造型的审美价值亦可与中华民族图腾符号的价值比高,作旅游品牌的文章更是潜力无限。但愿目前用计算机担纲城市和景点设计的20多岁小青年能尽早在昼夜做不完的城市景点扩张设计中静下心来,认识这个在战国时代就定型的中华民族图腾符号的意义,景点中有形式无内容、有建筑不知道功能、有共性无个性的低俗设计就能减少。

  三、泾川是皇帝亲自朝拜西王母次数最多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与西王母交往最多和钟情西王母文化的皇帝是周穆王和汉武帝。周穆王西征犬戎至泾河上游,这是正史中记载的真实的历史事件。周代的疆域并未越过六盘山,周穆王在六盘山以西至河西、新疆地域间驾八骏马巡游只能是文学描写。而周穆王到过西王母古部族地域即泾川一带,确是史实,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周穆王与西王母共赴瑶池宴,二人唱和了《白云谣》、《黄竹歌》的文化典故,正是以这个史实而产生。其实,两个君主是唱和了一曲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邦国和平友好之歌。

  汉武帝时代,泾川王母祠始建。汉武帝与西王母文化的情结生动而迷人。汉武帝来泾川到底有多少次?一说是7次,一说是9次,我反复查阅《汉书·武帝纪》、《二十五史·汉书本纪》,发现汉武帝来过泾川11次。从元鼎五年冬十月至后元元年春正月,在24年间,他11次来泾川,或经过泾川,在这个史实的大背景下,汉武帝在泾川回山朝西王母,泾川西王母祖庙建于汉代的史实就成为可能。

  由于泾川古称回中、安定,汉武帝11次泾川之行的地名记载有所不同,比如"逾陇,登空同"。"幸回中"。"通回中道"。"行幸回中"。"行幸安定"。"行幸回中""还幸回中","行幸回中"。"西至安定"。"至安定"。"遂幸安定"。

  如果汉武帝11次泾川之行是史实,还有因与西王母部族交往而知名度极高的周穆王的泾川之行,泾川和西王母祖祠应该是接受皇帝朝拜次数最多的王母宫和地方。

  汉武帝16岁做皇帝,24岁起巡幸天下,一生中大的巡幸活动有22次,在泾川一带就来了11次,其次去东海7次,去甘泉宫6次,去泰山5次,其余地方去了4次、3次、2次,大多数是一次。泾川一带成了汉武帝一生中到达次数最多的地方。东海有蓬莱,泾川有瑶池,汉武帝去东海、瑶池,仅仅是一个祈求长生不死的皇帝作为吗?这是历史之谜,文化之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