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经济建设 >> 正文内容

泾川县工业经济发展征程与不足

2011年04月08日 来源:统计局 点击数: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泾川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经济不断壮大的三十年,也是泾川工业经济发展道路艰难探索、目标得以确定的三十年。纵观三十年泾川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把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根本举措,积极培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了大跨越。泾川正在由农业大县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主导县跨越。近年来,泾川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轻纺化工、饲料加工、建筑建材、机械加工、煤炭开采六大行业和果汁、啤酒、出口罐头、酒精、棉纱等240多种产品为主体,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主导型工业群体。  

  一、发展历程

  回顾三十年来的辉煌成绩,泾川工业经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  

  (一)第一次转折,造就泾川工业的起飞。泾川工业经济的第一次转折期是从1978年到1988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时十年,泾川工业经济从无到有,摆脱发展困境,逐渐积蓄起发展的动力,完成了第一次历史性转折,为泾川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孕育了火种,创造了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1986年,糖酒厂生产的宫山牌梨酒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1988年,棉纺厂6800锭棉纱、啤酒厂5000吨啤酒生产线相继投产;1978年全县仅有工业企业41户,工业总产值只有657.1万元。十年期间,建办了泾川煤矿、农机厂、棉纺厂等一批国有工业企业。1988年,企业户数达到了79户,工业经济总量达到2021.8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3.1倍。

  (二)第二次转折,成就泾川工业的辉煌。泾川工业经济的第二次转折期是从1989年到1997年。进入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成为泾川县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建办的泾川棉纺厂、啤酒厂、有机化工厂、烟叶复烤厂等一批企业为后来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89年,泾川糖酒厂500吨果品厂生产线投产;1990年,泾川煤矿、面粉厂晋升为甘肃省一级企业;农机厂16万件齿轮轴生产线投产。一批先进企业受到省、市的表彰奖励。1993年瑶池啤酒获得第二届国际酒文化曼谷金奖;棉纺厂1万锭棉纱生产线投产,1995年,有机化工厂5000吨酒精生产线投产,1996年,500吨冰醋酸生产线投产,甘肃旭康集团成立。1997年啤酒厂被兰州黄河啤酒集团购买经营。泾川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省、市树立了典型,为全市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经验。199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2726万元,是1980年670.3万元的19倍。至此,泾川工业经济基本完成了第二次转折,步入了快车道。

  (三)第三次转折,孕育产业结构升级。如果说第一次转折为泾川工业的开始,第二次转折为泾川工业经济带来了数量和规模上的急剧扩张,是一种孕育量变的转折,那么萌芽于“十五”初期的第三次转折就是泾川工业经济朝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以结构升级为标志的质的转变。到“九五”后期,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泾川工业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投资主体,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变,生产经营水平大大提高。2005年年末,全县41户国有集体企业,除煤矿、自来水公司两户外,39户全部退出了国有序列,实行民营,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底,民营经济占GDP的总量达到了44%,恒兴果汁公司、旭康食品公司、育才酒精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后续产品,延伸产品链条,推进了泾川产业结构由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的阶段向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深加工业为地主的阶段转变,为泾川工业经济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创造了历史条件。

  二、发展成就

  回顾三十年改革开放历程,客观地评价, 泾川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

  (一)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工业总量大幅度增长。全县企业达到了125户,比1978年增加了84户。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766.6万元,比1978年的657.1万元增长63倍,实现利税3077万元,比1978年的75.7万元增长40.6倍,实现销售收入31465万元。上交税金1422.4万元,占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的26.7%。

  (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2007年,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1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08倍,正逐步发展为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开发新产品58项。目前,骨干企业的主要产品全部实现了更新换代。建成了具有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家乐得果汁公司万吨果蔬汁生产线,成功改造了育才酒精公司1.5万吨酒精生产线和啤酒公司的12000瓶灌装生产线及旭康公司出口罐头生产线,引资新建的恒兴公司1.5万吨浓缩苹果汁生产线均达到了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引资1.5亿元的5万锭棉纱生产线即将建成。

  (三)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实现了突破,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近几年,全县以发展抓项目为出发点,积极利用外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引资新建工业项目25项,已建成14项,正在加紧建设中的11项。其中:万吨果蔬汁生产线、1.5万吨浓缩苹果汁生产线、1.5万吨酒精生产线改扩建、3万吨颗粒粕饲料生产线、5000锭棉纱生产线、利用国内外资金2亿多元。在抓紧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2003年旭康食品公司获得出口权,泾川出口商品由单一的罐头类扩大到了豆类、陶瓷等商品,泾川工业产品远销到了韩国、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沙特等国家,实现了工业产品及农副产品零出口的突破。“十五”以来完成创汇786万美元。

  (四)企业改制取得显著成效,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近几年,全县企业改制工作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点,累计完成改制企业39户,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明显增强,迈出了新的发展步子。啤酒厂改制后,改造了生产工艺、开发了新产品,扩大了生产规模,改制几年来累计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建材厂改制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县建材企业的龙头;化工厂盘活后,完成了1.5万吨酒精生产线改扩建、建成了7000吨蛋白饲料生产线,累计上缴税金150多万元;棉纺厂通过招商盘活了企业资产,组建了新企业,生产形势喜人,目前正在抓紧建设5万锭棉纱生产线。副食厂、农副公司等企业通过实行股改,经营形势普遍良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效在放活企业经营机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城东工业集中区、城关工业小区、王村民营小区和泾明山底下小区为重点的非公经济活跃区发展迅速,为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奠定了基础。

  (五)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工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2002年启动建设成城东工业集中区。2007年,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原城东工业集中区为基础成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东区,在城关镇茂林新建循环经济产业园西区,核心区面积2000亩,形成“一园两区”格局。目前,东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80多万元,征用建设用地300亩,开通了主干道路一条,配套了水、电、排污、绿化、标志牌、路灯线及园区小路等基础设施,建成了园区休闲娱乐广场一座;入园企业恒兴果汁公司建成了2万吨苹果清汁生产线,旭康食品公司新开了1500吨冻干牛羊肉生产线,天纤棉业公司新开了五万纱锭百台织机项目,民建机械厂等企业产销两旺、运行良好。西园区集中土地1100亩,主干道路经二路已开工建设,渔塘填平正在实施,并与南京雨润集团签定了3000万只肉鸡宰杀生产线项目协议。工业集中区的顺利启动为我县发展生态、科技一体化新型工业经济搭起了基本框架。

  (六)农副产品加工型工业迅速崛起,特色工业集群效益凸显。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围绕果、畜、草、菜等农业支柱产业,建成了恒兴果汁公司果汁生产线,盘活了家乐得果蔬汁生产线,新上了苹果清汁生产线,实施了旭康肉制品生产线改造、育才公司酒精生产线改造,建成了脱水蔬菜、苹果清洗打蜡等“龙头”企业。规模骨干企业对全县农副产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恒兴果汁公司自建厂以来,收购原果27.16万吨,支付果农果款24587万元,上缴税金590万元,育才酒精公司等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经济支撑作用显著,充分验证了泾川“立足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的思路切实可行,为泾川县依托特色产业办工业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