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北巡关山
赤乌国和谷子
原文之十五:“壬申,天子西征。”原文意为六月二十四日壬申,穆天子继续向西巡狩。
原文之十六:“甲戌,至于赤乌。之人丌献酒千斛于天子。食马九百,牛羊三千,穄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赤乌,为西周方国,在舂山(今庄浪桃木山)之西。穄与稷通假,它指谷子,为五谷之首,在庄浪境内至今种植。丌(古文其字),人名,为赤乌国之君。原文意为六月二十六日甲戌,穆天子到达赤乌国。赤乌国首领向穆天子进献美酒千斛。又进献食用马九百匹,牛羊三千头,穄米和麦子一百车。穆天子令祭父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十七:“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长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西土,指西岐。东吴,为吴山(今甘肃华亭五台山)之东。刑与型通假。金刃之刑,意为制作金属器具的方法。长绰,人名,为赤乌国始祖。虱与古文西通假。原文意为祭父说:“赤乌氏的祖先与周王族同宗,古公亶父兴起于西岐时,就封他的长子吴太伯于吴山之东,又教给他制作金属器具的方法,还赐给他周室的玉璧。又封给他宠信的大臣长绰以舂山之西的土地,并把长女嫁给他,还教给他制作玉器的方法,让他主持祭祀周人的先祖。”
原文之十八:“天子乃赐赤乌之人()丌墨乘四,黄金四十镒,贝带五十,朱三百裹。丌乃膜拜而受。”原文意为穆天子赏赐给赤乌人首领丌黑色车四辆,黄金八百两,贝带五十条,朱砂三百袋。丌于是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十九:“曰:‘[舂]山是为天下之良山也,珤玉之所在,嘉谷生之,草木硕美。’天子于是取嘉禾,以归树于中国。”舂山,《山海经》称之为龙首山,为苕水(苕与芮通假,今称汭水)之源所在地,说其水“多美玉”。其实,古人所言玉不单指玉,还包括可以制作石器的各种石料,如花岗岩、闪长岩、脉石英等,在汭水中比比皆是。谷,为谷子;嘉谷,为优质谷子。这种农作物旱涝保收,在庄浪境内至今种植。地处桃木山之西的阳川古洞门,曾出土窑藏炭化谷粒20厘米之厚,距今约5900年,为唐尧时代之物。原文意为穆天子说:“舂山是天下最好的山啊,这里盛产宝玉,嘉谷生长,草木丰茂。”于是穆天子收取了嘉谷种子,以带回中原推广。
原文之二十:“曰天子五日休于[舂]山之下,乃奏广乐。赤乌之人丌好献二女于天子,女听、女列以为嬖。曰:‘赤乌氏,美人之地也,珤玉之所在也!’”原文意为穆天子在舂山之下休息了五天,并令随从乐队演奏了盛大的乐曲。赤乌人首领丌为了结好穆天子,进献了两位美女,一个名听,一个名列,都成为穆天子宠幸的姬妾。穆天子说:“赤乌氏是盛产美女和宝玉的地方啊!”
汉水和曹奴国
原文之二十一:“己卯,天子北征,赵行[不]舍。”赵与超通假。原文意为七月一日己卯,穆天子继续北巡,急驰不停。
原文之二十二:“庚辰,济于洋水。”《山海经》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洋与漾通假。洋水即漾水,今称汉水,发源于天水嶓冢山(今齐寿山)。原文意为七月二日庚辰,穆天子渡过漾水。
原文之二十三:“辛巳,入于曹奴。之人戏觞天子于洋水之上。乃献食马九百,牛羊七千,穄米百车。天子使逢固受之。天子乃赐曹奴之人戏[以]黄金之鹿,白银之麕,贝带四十,朱四百裹。戏乃膜拜而受。”曹奴,为西周方国,在甘肃天水境内。戏,人名,为曹奴国之君。原文意为七月三日辛巳,穆天子进入曹奴国。其首领戏在洋水岸边宴请穆天子。又进献食用马九百匹,牛羊七千头,穄米百车。穆天子令逢固收下了这些礼物。于是穆天子赏赐给曹奴国首领戏黄金鹿和白银獐,以及贝带四十条,朱砂四百袋。戏于是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二十四:“壬午,天子北征,东还。”曹奴国为西周西部最远方国。东还,为从西折向东行。原文意为七月四日壬午,穆天子按照北巡计划,从西折向东行。
黑河、鸿鹭和留骨国
原文之二十五:“甲申,至于黑水,西膜之所谓鸿鹭。于是降雨七日,天子留骨六师之属。”黑水,今称黑河,发源于关山东麓、甘肃华亭境内。有诗曰:“漠漠稻田飞白鹭。”膜与漠通假。西膜,为西部之野。鸿鹭,地名,在黑河岸边。骨与胥通假,胥与宿通假。留骨,为住宿。原文意为七月六日甲申,穆天子抵达黑水,也就是西部人称之为“鸿鹭”的地方。在这里遇上了七天的大雨,穆天子令随行部属就地宿营。
原文之二十六:“天子乃封长肱于黑水之西阿,是惟鸿鹭之上,以为周室主。是曰;‘留骨之邦’。”长肱,人名,为当地部落首领。原文意为穆天子封黑水河西湾的土地给长肱,也就是鸿鹭上边的那些地方,令长肱主持祭祀周人的祖先。穆天子还正式命名其部落为“留骨之邦”。
原文之二十七:“辛卯,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原文意为七月十三日辛卯,穆天子按照北巡计划,从西折向东行,沿着黑水河前行。
容成国和彭国
原文之二十八:“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容成氏之所守。曰群玉(田)山,(知)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册府,寡草木而无鸟兽。爰有[大]木,西膜之所谓[槐]。”群玉山,今称王母宫山,为关山余脉,在甘肃泾川县城,这里为泾河、汭河交汇处。其山岩石裸露,山顶平坦,草木稀疏。册府,为帝王藏书之所。原文意为七月十五日癸巳,到达群玉山,这里是容成氏的领地。群玉山地势平坦,周边平直,并不险峻,先王称之为藏书的好地方,这里草木稀疏而没有鸟兽。有一种大树,西部人称之为槐树。
原文之二十八:“天子于是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载玉万隻。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刑侯待攻玉者。”攻,开采。隻,古文只字,与古文雙通假。原文意为穆天子在这里开采玉石,获得玉版三车,还有玉器佩物,又用车装载美玉一万双。穆天子在群玉山休息了四天,就令刑侯在这里招收会制作玉器的人。
原文之二十九:“孟秋丁酉,天子北征,[彭]之人潜旹觞天子于羽陵之上,乃献良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北征,为从东折向北行。《平凉府志》曰:“卢、彭在西北,后为戎那。”彭,为西周方国,治地在宁夏彭阳。潜旹,人名,为彭国之君。羽陵,指宁夏彭阳马鬃山,因其紧临东海子,常年有飞鸟翔集,故以名之。牢与劳通假。牢,这里为慰劳。原文意为初秋七月十九日丁酉,穆天子从东折向北行,彭国之君潜旹在羽陵山上宴请穆天子,又进献良马、牛羊。穆天子考虑到其国承担了采集玉石的任务,就没有接受他所进献的礼物。
原文之三十:“伯夭曰:‘[彭]氏,槛[诸]之后也。’天子乃赐之黄金之婴三六,朱三百裹。潜旹乃膜拜而受。”槛与礛通假。槛诸,为攻玉,这里代指玉工。婴与罂通假,指盛酒、盛水器具。原文意为伯夭说:“彭氏为攻玉人的后裔。”穆天子于是就赏赐给潜旹黄金缶十八只,朱砂三百袋。潜旹于是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三十一:“戊戌,天子西征。”原文意为七月二十日,穆天子继续向西行进。
剞闾国和鄄韩国
原文之三十二:“辛丑,至于剞闾氏。天子乃令剞闾氏供食六师之人于铁山之下。”猃狁,为西周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宁夏固原。其东南有一萧关,地处女床山(《山海经》所载之名,今称六盘山)山口。剞与倚通假。从西行方位、剞闾氏之名与下文“郊门”判断,剞闾氏所在地在萧关,铁山为六盘山。原文意为七月二十三日辛丑,到达剞闾氏之境。穆天子就令剞闾氏在铁山之下为其随行部属准备饮食。
原文之三十三:“壬寅,天子祭于铁山,祀于郊门,乃彻祭器于剞闾之人。温归膜拜而受。”郊门,为城郊之门,这里指三关口,在六盘山东麓。彻与撤通假。温归,人名,为西周方国剞闾国之君。原文意为七月二十四日壬寅,穆天子祭祀了铁山和郊关,又把撤下来的祭器、祭品赏赐给了剞闾人。其首领温归于是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三十三:“天子已祭而行,乃遂西征。”原文意为穆天子祭祀完毕后,就继续往西巡狩。
原文之三十四:“丙午,至于鄄韩氏。爰于乐野温和,穄麦之所草,犬马牛羊之所昌,珤玉之所[出]。”鬼方,为西周少数民族猃狁聚居区,在宁夏固原。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草木茂盛,既适宜种植庄稼,也适宜放牧牛羊,可谓自成完国。鄄韩,为西周方国,治地在固原。穄即稷,今称谷子,为固原稳产高产农作物。草与茂通假。原文意为七月二十八日丙午,穆天子到达鄄韩国。这里有平坦、广阔、美好的原野,气候温和,穄米和麦子生长茂盛,犬马牛羊成群,还里还是盛产宝玉的地方。
原文之三十五:“丁未,天子大朝于平衍之中,乃命六师之属休。”原文意为七月二十九日丁未,穆天子在广阔平坦的原野上大会诸侯群臣,并令随行部属就地休整。
原文之三十六:“己酉,天子大飨正公、诸侯、王吏、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原文意为八月一日己酉,穆天子在原野上大宴正公、诸侯、穆王属官、禁军卫士。
原文之三十七:“鄄韩之人无凫乃献良马百匹,服牛三百,良犬七千,牥牛二百,野马三百,牛羊二千,穄麦三百车。天子乃赐黄金银婴四七,贝带五十,朱三百裹,变[调]雕官。无凫上下乃膜拜而受。”无凫,人名,为西周方国鄄韩国之君。良犬七千,当为良犬七十。原文意为鄄韩国之君无凫进献良马一百匹,耕牛三百头,良犬七十只,牥牛二百头,野马三百匹,牛羊二千头,穄米和麦子三百车。穆天子于是赏赐其金银缶二十八件,贝带五十条,朱砂三百袋,还有系着流苏的雕管乐器。无凫君臣于是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黑池、苦山和鸟鼠山
原文之三十八:“庚戌,天子西征,至于玄池。天子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曰乐池。天子乃树之竹,是曰竹林。”玄池,今称黑池,为潜龙之渊,在甘肃会宁桃花山。原文意为八月二日庚戌,穆天子往西巡狩,到达玄池。穆天子在玄池边休息,并演奏了盛大的乐曲,三天后才结束,于是把这里命名为“乐池”。穆天子又在玄池周边种上竹子,于是将这里命名为“竹林”。
原文之三十九:“癸丑,天子乃遂西征。”原文意为八月五日癸丑,穆天子又继续向西行进。
原文之四十:“丙辰,至于苦山,西膜之所谓茂苑。天子于是休猎,于是食苦。”苦山,因盛产苦苣而得名,在甘肃会宁之西。食苦,为进食苦苣菜。原文意为八月八日庚辰,到达了苦山,西部人称之为“茂苑”。穆天子在这里休整游猎,还品尝了山上的苦苣菜。
原文之四十一:“丁巳,天子西征。”原文意为八月九日丁巳,穆天子继续西征。
原文之四十二:“己未,宿于黄鼠之山西[阿]。”黄鼠山,即鸟鼠山,为甘肃通渭首阳山。《山海经》曰:“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这里为渭水的发源地。原文意为八月十一日己未,穆天子住在黄鼠山的西坡。
西王母国
原文之四十三:“乃遂西征。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西征,为东还之误。西王母之邦,为西周西王母国,与西周容成国毗邻,治地在甘肃泾川县城。这里有王母宫山,岩壁上有北魏所凿王母宫。还有西王母之像,正如《山海经》所言:“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蓬发戴胜。”而今山上新建了许多宫殿,已成为海峡两岸一年一度祭祀西王母的圣地。原文意为穆天子到达黄鼠山后,便从西折向东行。八月十五日癸亥,穆天子到达了西王母之国。
穆王十七年(前960年)八月,穆天子从黄鼠山(今甘肃渭源首阳山)折向东行,于八月十五日到达西王母国(治地在今甘肃泾川王母宫山)。西王母在瑶池(在王母宫山下)大宴穆天子,并与其作歌酬答。穆天子又大猎于太原(今宁夏固原),经月氏国(治地在今宁夏泾源颉河)、焉支国(治地在今甘肃崆峒胭脂河),到达寿余国(治地在今甘肃华亭莲花山)。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