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郑家沟村:“跨过”穷山沟奔向新生活

2014年01月20日 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离县城只有7.5公里,可泾川县汭丰乡郑家沟村好像从没沾过城里的光。到2011年,村里还有多一半农户是贫困人口,不少村民住着土坯房、破窑洞,没心待的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

  不到两年的工夫,郑家沟变得让村里人都“不敢相信自个眼睛了”。汭河边上的蔬菜产业园区,一栋栋大拱棚、日光温室破天荒从地里“长”了出来;新建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应有尽有;还有新崭崭的小康屋、通到院子的自来水……

  看着这些目不暇接的喜人变化,32岁的单银博、22岁的单金龙等一拨年轻人都不出去打工了,他们在村里搞起了种植、养殖,老农民、新农民话增收、谋发展的劲头越来越足。

  是什么让这个长期与贫困作战的村庄长出了腾飞的翅膀?村民们说,得感谢双联行动。

  郑家沟村是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在双联行动中的联系点。2012年2月以来,在他和省委宣传部的努力下,现在,郑家沟村彻底变了。

  谋划脱贫“方子”

  面朝汭河、位于川道,可一直以来,郑家沟人谋生,除了打工,就是种地。种地,还一直种的是小麦、玉米。到2011年,村民才零零星星在地里种了些洋芋、青椒。

  为啥?“有粮,心里安稳。”村民单存贵的想法,颇具代表性。

  “种地富不起来,只能越种越穷。”连辑在调研中指出,“不管怎么扶贫,最终的扶贫就是要产业扶贫。要改变传统形态,调整产业结构,增强造血功能,突出富民产业的培育。”

  分析贫困的“根子”,谋划脱贫的“方子”。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郑家沟人豁然开朗。

  身边是汭河,离城又近,这些以前熟视无睹的便利条件,现在在郑家沟人眼中,变成了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了这个大方向”,58岁的单存贵感到心中的激情被点燃了。他在自家的2亩川地里,搭起了一个大拱棚,开始盘算着种辣椒。 

  “鸡蛋不能放进同一个篮子里。要不,有风险。”在帮扶干部的指点下,双联行动一开始,单存贵最终决定,种两样菜:辣椒、西红柿。

  结果,2012年辣椒市场波动大,一斤从最高时的近2元,一度掉到了4角钱;西红柿呢,一直“抢手”,最差都卖1元。年底一算,老单赚了1.5万元。

  “要是种粮的话,一亩玉米收入1000多元还包括成本。”单存贵说,“以前就卖点粮,手头哪有闲钱?一年全靠出外打工的儿子给上两三千元。”

  尝到甜头的他,去年又种了一棚辣椒、西红柿。“2012年菜价好,赚了近2万元呢。”单存贵告诉记者。

  光有拱棚蔬菜,还不能弥补与市场行情的“时间差”,联村干部又推广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日光温室,让村民走现代农业的路子。“本来,我想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包一个棚,今年2月上市,肯定能赚一笔。可去年身体不好,只好算了。”老单悻悻然地说。

  这样的好事,谁能不看到眼里?一年多来,郑家沟村蔬菜已发展到了520亩,户均蔬菜面积达到1.1亩,蔬菜产业人均收入达到2450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借着整村推进项目,如今,单存贵和其他村民还建起了养殖暖棚,养起了肉牛。32岁的单银博还建起了养殖小区,养了七八十头猪。退耕还林后村子南面撂荒的山地,现在也建起了千亩核桃基地,村民又多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放眼望去,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正在郑家沟生根发芽,让村民奔小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破解瓶颈制约

  小康路上,有了富民产业,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省委宣传部将双联行动纳入扶贫开发的大局之中,认真对照全面小康6大类23项统计监测指标,扎扎实实帮助联系村,谋划基础设施提升、富民产业发展,完善起了小康建设规划。

  全新的小康蓝图,照亮了郑家沟人的梦想,也使省委宣传部有了帮扶的“抓手”。他们开始解群众之所急、所想,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从影响和制约村子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入手,破解贫困村的瓶颈制约。

  富民产业的培育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注入。可农民贷款难,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郑家沟也不例外。

  村民李贵宝想养牛,可就是“没本钱”。“咋不想到银行贷款呢?可咱这么困难,谁会给我抵押担保?”他说。

  现在好了,省委宣传部不仅给村民协调落实双联惠农贷款379万元,还为村里的扶贫互助资金社捐资30万元。互助社,只需联户担保,就能随时借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村民小额度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激发出了他们创业的内生动力。

  靠着从互助社借的5000元,去年年初,李贵宝从张掖牵回了一头“西蒙塔尔”良种母牛。“这牛,肯吃,好喂。这不,40多天前,还下了一头小牛犊。”2013年12月下旬,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发展要想上台阶,还得从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入手,下大力气解决村民所盼的水、路等“拦路虎”,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在省委宣传部的协调帮助下,村里泥泞不堪的道路硬化了,现在下雨走进屋里,按村民李雪雪的话说,“地板砖上连泥都不沾”。原来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如今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郑家沟,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嫁到村里30多年,付秀莲也就挑了30多年的水。现在60岁的她,终于告别了扁担。去年4月,自来水通到了他们村组。

  “以前担水,真是愁人。去年有一回,扁担折了,桶里的水倒了,自己也摔倒了,腰疼了好几天。现在,咱也像城里人一样,吃上自来水了。”付秀莲说。

  使民乐

  在省委宣传部看来,双联行动,不仅仅是联经济、联产业,还要联思想、联观念,要做好文化帮扶、理念帮扶,为双联行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为了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经省委宣传部多方衔接,一座投资320万元的幼儿园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去年10月,省委宣传部还联系国内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为幼儿园捐资100万元,解决当地“少有所教”的问题。

  “让农民富起来,还要乐起来。”为了让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在省委宣传部的帮助下,郑家沟原来破旧的村部原址,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基层组织、党员教育有了阵地,村民议事、文化活动有了场所,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了。”村支书单录民介绍道。

  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不但有农家书屋、卫生室,文化广场上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文化活动室。有了娱乐的场所,村子里立马热闹了许多。

  往年冬闲时,村民们聚在一起,不是喝酒,就是打牌,如今,大家相约着打篮球、排节目,在乒乓球台上一决高下,单调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起来。

  “有了上面给的乐器”,52岁的周有明,还和七八位年轻人凑到一起,组成了“自乐班”。现在,一有闲工夫,他们都要到村部排练,歌唱党的富民好政策,宣传村子喜人的新变化。节目单里,有史军红、仇志华的独唱,有高霞的秦腔清唱,还有刘怀明、文富贵哥俩的二胡合奏等,当然,少不了老周板胡拉的秦腔。

  “有20多年都没碰过这‘老伙计’了。前些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有心思弄这些?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咱心情也越来越舒畅,拉起曲子来也有心劲。”周有明一边拉着板胡,一边对记者说,“马上过年了,我们还准备搞一回文艺联欢活动呢。”

  看着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们也借着危房改造项目,纷纷建起了新房。原来82户人家住的土坯房,现在变成砖房了。住窑洞的20多户也搬出来了。

  去年农历七月十五,双联户杨全民告别了从爷爷手里就住的5孔窑洞,搬到了新房子。“对于咱农民来说,娶媳妇、盖新房,就是人生两件大事。现在住进新房了,谁不高兴?长期有病的老母亲都精神了许多。”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