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记泾川农民剧作家张翚-刘之

2013年01月16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编者:读到“抬头看天”这篇文章后,感慨系之,勾起许多爱恨情仇的如烟往事。然出于与人为善的祖训,故未作置评。直到最近看到一篇讲述当年泾川文化馆文物干部张映文自吹自擂的文章后,才想到应该把它放到网上,以使世人看到一个全面的,立体的,真实的张某人,并感谢作者刘之先生!

  张翚,甘肃泾川高平人,农民,为人憨厚忠实,不善言辞,然富有才华,很有艺术天赋,是那种“猪八戒喝磨刀水-肚里秀(锈)”的人物。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前期,有过一段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时期,建立农村文化站,成立农民业余演出队,推动自编自演农村中的好人好事等系列活动。当时的高平公社是泾川县的重点文化建设基地,各种文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张翚便是其中的活动积极分子,他的主要特长就是编写剧本,创作了许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排演后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五年,泾川县文化馆集中了一批农民作家举办学习班,意在推出一批好作品,高平张翚带着他的新剧本《争糊汤》参加了这期学习班。《争糊汤》是出小型歌剧,说的是一个三口之家,妻子是队里的养猪厂饲养员,因母猪临产,为了增加其经养,就用自家面粉作了一盆糊汤准备给猪吃。丈夫是队里文化站站长,文化活动室准备糊顶棚需要浆糊,回家一看正好有一盆糊汤,他端起就走,于是和妻子发生了争执,就在俩口儿吵的不亦乐乎时,发现糊汤被上学的儿子乘机端走了,原来儿子学校勤工俭学,养的几只羊病了,需要加强营养…在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妻子作了三盆糊汤,才皆大欢喜。 

  在讨论会上,张翚介绍这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只不过真人真事是夫妻俩争糊汤,为了创造戏剧性他又加了一个红领巾儿子。大家一致认为剧本基调是好的,可塑性强,还可以再增加戏剧冲突…这时,文化馆管文物工作的干部张映文看到了这个剧本的潜质,会后便将张翚拉到了自已的办公室,俩人便在一起修改剧本,最后又增加了一个饲养员公公要喂缺奶的小牛犊,和一个现已忘记了身份,但同样需要糊汤的婆婆,五人一起争糊汤。那时候泾川正在搞皮影现代戏改革,《争糊汤》就先在皮影剧团上演了,群众反响热烈,但作者署名一直是张翚。

  同年,这个剧本被发表在了《甘肃文艺》上,名子变为了《心向集体》,作者署名也变为了张映文、张翚两个人,而且张映文是领衔的,这在泾川干部和文化圈中引起了很大议论。因为在当时由组织出面组织一些专家学者加工修改工农兵作者的作品几乎成为一种工作方式,但加工后的作者署名仍是原工农兵作者,张映文此举无疑触犯了众怒,被认为是欺服老实人的剽窃行为。

  张映文在泾川触犯众怒的另一件事就是文化大革命中造反起家,当上了泾川文化领域内的负责人,和文化馆一个叫章兰的人(编者注:此人名应为拚音书写的音误,或是作者有意而为,为尊重其间,故未校正)一起,迫害了许多领导干部和文化名人,如樊国亭,魏仲魁,郭志远等,手段极其残酷,引起公愤,纠“左”时,在泾川呆不下去,双双调到了平凉,张后又调回了陕西。

  张翚一直在高平务农,竟管当初和他一起摸爬滚打的许多农村文化青年后都被录用为国家干部,但他一辈子都是农民,人们不应忘记他曾在泾川文化史上的辉煌!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