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人文信息 >> 正文内容

雏凤清声看小龙——刘小龙的书法艺术

2012年05月23日 来源:网络 点击数:

雏凤清声看小龙——刘小龙的书法艺术

在泾川文艺界,提起刘小龙,大家都熟知并佩服他。说他的字写得好,有悟性,上过国展,获过大奖,每年全国各地的大型书法展览,要么入选,要么获奖,这一点谁也比不过他。尤其在去年,他接连入展全国首届手卷展、“信德杯”全国书法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得“古河州杯”全国书法展二等奖,“山丹红杯”全省书法展二等奖等,给甘肃,更给泾川书法发展带了好头,成为名副其实的文艺标兵。更为全省、全市赢得了荣誉,实属不易。

其实,这获奖的背后,却有一些艰辛的故事。刚过而立之年的刘小龙,理着一个小平头,人很精干帅气,不善言谈,做事低调,在县教育局上班。你问他有什么诀窍、或者秘诀,他都会谦虚地说,认真临帖而已。若谈及临帖,他却会滔滔不绝的给你讲一通,什么二王啊,什么米芾、黄庭坚、苏东坡等等,一大串古人法帖,都能说得出来。而且就其书法特点,一定会你说个子丑寅卯来。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结体、章法还是用笔不难发现 “二王”、米芾、北魏诸家的影子。从娴熟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他的笔法老到而独辟蹊径。其楷书、隶书、篆书、草书、行书无所不攻,尤精楷书,每种书体都写的骨肉丰满,而灵动自然,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他的作品通过网络、杂志、报纸宣传出去后,慕名求字、索字的人真不少,经常见他抱怨最近纸有涨价了,邮费又涨了,但他不厌其烦给书友寄作品的热情却并未减,令人肃然起敬。经常碰见他亲自拿着大信封去投稿,有的获奖了,奖金不菲,有的却石沉大海,连个信息都没有。其中甘苦自知,多年来,为了书法,小龙付出了诸多心血,也放弃了好多发展机会,但对书法的挚爱与研究却一刻也没有放松。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小龙勤奋钻研、研碑习帖,而且爱动脑子。自8岁开始临帖开始,尤其是参加工作以来,他的业余时间都被习字读书所占领。“字外得法,字内收益”。凡有益于学习的字帖、书籍都会慷慨的买下来,从不吝惜花钱。一次图书展销会上,一部线装的《文心雕龙》让他爱不释手,却因为囊中羞涩而失之交臂,后来他还是托人买下了。在他的书斋里,除了一张大书案,最多的还是身后那一墙高的几千册书,伴随并见证了他的书艺提高生涯。2010年他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佳读书标兵”,真是名至实归。小龙的成功而是得益于勤于临帖,从临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视野。难怪书友们喜爱他的字,皆从他的每份作品中找出名家法帖的根,哪个是二王的行草,哪个是米芾的洒脱,哪个是魏碑的严谨,它继承古而不拘泥于古,创新是他的一个特色,他在书法艺术中善于中锋用笔,结构线条极其讲究弹性,注重章法,作品大气、雄浑,极具美感。他的作品中糅合诸家之美,体现性情、性灵与率真,诠释书法规律,书写人生书法的轨迹。

书法评论家谢吉昌先生对刘小龙的书法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小龙兄的魏碑写的悠然清淡,淳真活泼,行书沉实稳健,潇洒灵动,线条极具弹性和韧性,通篇张显了野逸的奇趣,章法的讲究和摆布雄强大气,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和时代精神。”

已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的刘小龙刚步入而立之年,正值书法创作的黄金期。艺无止境,我们希望他能精进不已,在作品的取法、格调以及对书法的理解诸方面多下功夫,相信不久的将来,小龙变成大龙、巨龙腾飞耀中华,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龙年刚过,从中国书协传来喜讯,他的行书和楷书作品又相继入展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展和“中国贵州·百里杜鹃”全国书法展。

望着窗外沐浴在春风里的王母宫,翠柏如黛,蓄势待发的树枝,我真想说文艺的春天真的来了。曾经客居泾川的著名晚唐诗人李商隐诗云:“芙蓉万里潇湘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也祝愿峥嵘年华的刘小龙在今后的书法创作中百尺竿头,书写亮丽人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