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元宵节”:烛光映亮祝福心愿

2012年02月15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pic_22.jpg

\pic_29.jpg

\pic_26.jpg

\pic_20.jpg

\pic_24.jpg

\pic_27.jpg

\pic_25.jpg

\pic_21.jpg

\pic_23.jpg

  元宵节,最热闹、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除了观灯、耍社火,就莫过于“端灯”了。“端灯”是有新出嫁姑娘的人家,在正月十五为小夫妻专门举行的一个特殊仪式。“端灯”这一民俗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至今在崆峒区东部和泾川、崇信、灵台等县乡的农村仍然流传盛行。

  结婚第一年的新娘不能在男方家过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新婚头年的小夫妻要早早回到女方娘家来,对新娘来说称为“躲灯”,对新姑爷来说叫“端灯”,也叫到丈母娘家“背猴灯”。

  “端灯”这天,女方家的所有姑爷都要前来作陪,吃完早饭,新娘的母亲和亲戚就开始将酒谷面或粘糜子面调和、蒸熟,准备做面灯的原料。请来乡邻亲友帮忙一起捏面灯,还要把村里的捏面灯高手请来捏猴灯。主人在厨房里做好面节,把面先揉成二三厘米粗的条,然后切成四五厘米长的节,端到上房里,在地上摆八仙桌,热炕上摆好炕桌,请来的姑娘、媳妇和老太太们围坐在一起捏面灯。面灯的数量有讲究,最少要捏制出姑娘父亲年龄的10倍以上,一般都要捏四五百个,寓意福寿延年。

  在捏灯人的说说笑笑中,一盏盏面灯就像朵朵盛开的鲜花,有的似梅花盛开,有的像莲花绽放,有的好似秋天怒放的菊花……你捏的灯好看,她捏的灯花样多,谁又捏了一个新花样,大家纷纷也学着捏。面灯的大小和样子与酒盅差不多,多是在面节的一端捏出一个坑,用来做灯碗,灯碗的周围捏一圈花瓣,巧手的姑娘媳妇还能捏出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灯,也少不了有金银锭子灯来表达人们希望来年财源广进,连年有余,农家的小院里笑声阵阵,热闹非凡,在捏灯的快乐中浓浓的年味弥漫了整个村庄院落。

  面灯捏好后,整齐地摆放在荆笆上,用棉花缠在细篙杆或火柴梗上,插进灯碗的正中间做灯芯,然后给每个灯碗里倒上清油,这样面灯就做好了。捏面灯的亮点是女方家请来灯把式,要为新姑爷捏一只大猴灯和一只小猴灯,另外还要捏出十二生肖灯。大猴灯一般有近一尺高,俗称“看山猴”。小猴灯约半尺高,每个猴灯都用一整块糜面做成,面猴端坐、模样富态,惟妙惟肖。在面猴的头、肩、背、膝、脚、双手中间都要捏上十来盏小灯,表示永远心明眼亮。

  天擦黑,主家关上大门,不让外人进来。在院子中央支起塔形高台,底层摆上八仙桌,桌子上放一四方炕桌,炕桌上再放一五升斗,斗上再摞一只升子,升子上放置“看山猴”,一般为五层,最多九层,层层有灯,层层四角下压钱。猴子要面北坐南放置,五升斗的四周摆放一圈十二生肖的小灯,尤其要摆放女儿女婿的属相灯。依次在炕桌和八仙桌上都整整齐齐地摆满小面灯,号称“百盏灯山”。摆好灯后,新女婿首先要点燃塔尖上的猴灯,别人才能点燃下面其他的面灯。一座灯山点起来也要费些时间,在过去,点灯的过程中大家要齐唱民歌《十盏花灯》。现在因为会唱的人少了,也就省去了这个程序。

  端灯开始了,新女婿、女儿先要面朝灯山焚香跪拜,然后打开院门,让早就等候在大门外的乡邻们进来端灯。不过新女婿要赶在乡邻进门之前抢先端走猴灯,让进来的乡邻们端其他的小灯。因为猴灯寓意富贵吉祥、儿孙满堂;而端灯其实也就是送丁,因为灯和丁的音相谐,所以娘家人是祈祷小夫妻早日添丁,也祝福小两口从今后就心明眼亮,前途光明。如果有恶作剧的人,乘人不备提前偷或抢去了猴灯,新女婿就得提上礼当到对方家里去赎灯,因为一般偷抢走猴灯的人都会得意地通知主人家的。随后,主家在院子和门口燃放花炮,有经济能力的人家还邀请社火进院戏耍、春官说诗,演唱《两亲家吵架》、《张良卖布》等喜剧。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女人娃娃都抢着去端灯,农家院里欢声笑语,热闹喜庆。大家端上了灯,都觉得沾了喜气,自己眼前的路也亮了,大吉大利,一年顺意。主家把剩下的灯一起点亮,全部摆在厨房的锅台和案板上,送给迟来的亲朋好友,或第二天带给一些没有能来的长辈们。戏耍间,主家再次设宴,新女婿被安坐在上席正中间,这也是当女婿的在丈人家惟一一次被尊为座上宾的机会,特别的牛。过来的男子每当说起自己端灯的经历,总会显出一些自豪来。

  如果新娘已经怀孕,俗称“四眼子”,主家就不能端灯了,但在正月十五这天,新女婿和新娘必须回娘家过,叫“躲灯”。正月十六,按照风俗,新女婿把猴灯背回去后,一定要独自吃了这只面猴,不能给别人吃,小猴灯则由小两口一同吃掉,相传,这样就会早得贵子了。

  正月十五端灯,这样寓意吉祥、幸福美好的民俗活动,现在好多家庭都不举行了,几乎快要失传。笔者和朋友在龙年正月十五这天,到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庙庄村一农家参与并拍摄了这一民俗活动的全过程。笔者认为,这一民俗活动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