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百泉”探“渊”

2011年08月08日 来源:平凉日报 点击数:

  在《诗经·公刘》篇中,提到一个久负盛名的地名———百泉。其诗如下: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今,京师之野,于是处处,于是庐旅;于是言言,于是语语。其大意是“忠实厚道的公刘啊!去往那叫百泉的地方,观察那广袤的平原;然后又登上了南冈,看到了这里能做京师的地方。京师的周围啊那样的广阔,于是便停了下来,在这里寄居。耐心的开导大家,众人们听了都谈笑热闹个不停”。

  诗中所叙的百泉,其地点就是现在的泾川县王村乡百泉村。百泉作为古地名是与周人及公刘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族是居住在关中西部平原历史久远的氏族部落,周人的始祖名称“弃”。因善于稼穑,曾担任管理黍稷的农官,所以后人又把他叫着神农氏后稷。公刘为后稷的十四代孙,又称为周先祖或周先公。公刘在其父鞠陶周老王去世后接任了周族部落首领,因不堪忍受夏桀暴政,毅然率周人从后稷的封地邰迁徙于豳,开始了周人的又一次创业。《诗经·公刘》首先叙述了出发前的准备,再写如何寻找定居地点,开垦田地,组织劳作,建立宫馆。从诗中可以看出,百泉为公刘率领族人迁移豳地的第一站。从几千年后的今天来看,任何形式组织的迁移活动都不是一朝一夕、一挥而就的,其耗费的精力、物力、时间是相当巨大的,况且在几千年前的远古部落时代。《诗经·公刘》对周人迁徙过程及公刘一生功绩的描写,也正好和周人迁移定居发展壮大的时间相符合。因此,公刘带领周人到豳地以后先在百泉定居,察看附近地形,找到叫京的地方建立京师,后又建立宫馆,这样逐步发展壮大是完全符合迁移规律的。

  豳者“二豕也”。豳是公刘迁移的目的地。以豳为地名充分反映了当地以豕为主的畜牧业的兴盛。因此,豳地应理解为豕很多的地方。依次推断豳作为古地名,应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片地名。现在的注释往往简单的将几千年的豳地注释为彬县,以现在的地名代替古代的地名,以现在的区域界限代替几百年、上千年的区域界限。事实上现在的彬县只是几千年豳地的一部分。古代的豳地应包括现在陕西的彬县、旬邑、长武、麟游,甘肃东部的宁县、正宁、合水、庆城、泾川、灵台、崇信等,其领域范围是十分广大的。今庆阳有不窋城、周老王坟、老公殿、公刘邑,长武、泾川、崇信历史上有公刘庙,彬县现在有公刘祠,如今这些地方的民俗文化、生活习惯依然十分相近,一些有关周老王斩龙脉、周懒王牧羊等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诗经·大雅》、《诗经·小雅》有“凫水在泾”;“淠彼泾舟、丞徏楫之”。“鸥鸭在水面上安详地浮游,人们在水面上轻快的摇着舟”,可以看出当时泾河是多么的宽大深广。泾河的宽深是因为接纳了沿途大小支流。而百泉村正好处于泾河南岸,这里地域广阔,土地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再往南就是百泉沟,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泉水潺流,云雾缭绕,山崖突兀,即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泉水仍然日夜涌流,远古之风依然犹存。在清代百泉被列为泾州八景之一,即“百泉濑玉”。《中国古今地名大字典》载“百泉在甘肃泾川县西三十五里。泉源溢滨而出者数十,四时不沽,亦名百泉沟”。明赵时春《平凉府志》卷五、六载,“泾西至平凉同据泾州,而以百泉为界,其南山有泉数十……盖百泉源委与泾,故从而补之,无可疑者。南山率有谷。水皆北流,经官道以入。”而作为行政区划的百泉县,其历史是很清楚的。即汉朝那地,魏置黄石县,后改长城县,隋大业又置百泉县,至唐、五代,其址应在今彭阳县境。可以肯定此百泉非《诗经》之百泉,只是利用百泉称谓,其时间比《诗经》百泉晚了许多。

  至于很多书籍将百泉注释为泉水很多的地方,从文学意义上无可厚非,但从历史的角度和对地名的研究来看,可能是由于对这一地名缺乏的深刻了解。其实《诗经》中关于地名的诗很多,如《汉广》就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里的“汉”指汉水,“江”指长江。《谷风》中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渭”就是泾、渭两水,泾渭分明就来源于此。《氓》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即见复关,载笑载言”。其中“淇”为卫国水名,在今河南省,“顿丘”地名,在淇水之南,“复关”亦为地名,为“氓”居住的地方。《击鼓》中“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漕”就是当时的城邑名。《诗经》中关于豳地的地名渭、漆、沮、杜等,至今未变。

  因此,百泉作为地名应是当前中国历史资料记载最早的且保留至今的古地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