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陇原记忆:秦腔永远飘荡在人们心中

2011年05月04日 来源:西部商报 点击数:

  往昔繁荣 飘荡在秦韵中的钟爱

  “只要能把秦腔看,哪怕三天不吃饭。”西北人表达出对本土戏曲深入骨髓的热爱。

  兰州民国初年曾有一个关于“金城四绝”的段子,“牙古子的包子,马保子的面(牛肉面),福保子的生净,八娃子的旦。”这个段子中的牙古子、马保子、福保子、八娃子都是兰州家喻户晓的驰名人物。其中福保子是兰州著名的秦腔生净耿忠义,八娃子是著名的旦角演员史玉卿。以马保子作为创始人的兰州牛肉面现在已经风靡全国,成为兰州对外的一个品牌。将这四者并列称之,可以看出当时秦腔演员群众基础之深地位之高。

  秦腔兴盛时期,老百姓对秦腔演员的钟爱,已经融化到百姓生活中去了,“赶快关门上锁,别耽误了《德娃走雪》”、“宁看耿家的《打碗》,天塌下来不管。”几个俚语,既表现了演员们的表演之精湛,又体现了西北儿女们豪迈爽朗的个性特征。

  位于河西走廊的武威,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秦腔的故事:当地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旦角,人们都叫他王旦旦。当地许多大姑娘、小媳妇都非常迷恋他,迷恋到什么程度呢?有个刚过门不久的媳妇,看了王旦旦的几场戏后,吃饭想着他、走路想着他,甚至有一次请示婆婆和几升面的时候脱口而出:“妈,活几升王旦旦?”话一出口,这个小媳妇就意识到说错话了,她又羞又急,竟然跑出门跳河了。这个故事从侧面说明了秦腔艺术曾经在当地的兴盛和繁荣。

  焕发生机 秦腔“吼”出的呼声

  随着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文艺市场,秦腔艺术曾有衰落之势,年轻人喜欢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奔放的快节奏,女士们沉迷于韩剧的细腻与委婉中。加之老一辈秦腔名家谢世,秦腔戏园子破败,服饰道具没有及时更新,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秦腔这门艺术目前面临人才流失、艺术质量下滑的局面,老中青传帮带的传承已经断代,其保护和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李智表示,“戏剧要繁荣,一定要多演出,现在正因为演出太少,秦腔才会逐渐被人淡忘。秦腔最盛时,兰州有近百座演出秦腔的场所,大多修建在比较繁华的地方。我认为,城市建筑中应该有剧院的容身之地,比如当下流行的电影院设置在商场中的做法,我们剧院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来推动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

  兰州是秦腔的沃土,秦腔是兰州的声韵,2005年,兰州市被中国剧协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随后,中国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紧锣密鼓地开始行动。

  “我们目前做的工作首先就是抢救剧目,征集民间爱好者手中保存的剧本、抄录整理老艺人腹中的剧本和寻找官方文化机构保存的剧本。”李智介绍了兰州市文化部门为秦腔保护做的主要工作。除了征集剧本之外,筹备办公室还面向社会征集到了大量秦腔前辈留下的文物。

  2010年,中国秦腔博物馆落户兰州,这对于研究秦腔这一古老剧种、探寻西部文化的渊源、推动秦腔艺术的发展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实际上,从中国秦腔博物馆筹备之日起,诸多老一辈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就纷纷将毕生珍藏和家传的秦腔剧本、服饰等戏剧文物捐赠给该馆。近年来,秦腔博物馆相继征集到明清时用过的板胡、古老的宫商角徵羽琴谱等珍贵秦腔文物。

  令人欣喜的是,对民族戏剧的保护与开发行动已经展开,弥漫在人们心头的秦腔古韵正愈加浓烈。植根于甘肃深厚历史文化土壤的秦腔艺术,正在它古老的声韵中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