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民俗风情 >> 正文内容

罐罐茶

2011年03月07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居住在陇东及其周边的农民熬制和饮用罐罐茶,不知兴起于何时,是泾川农村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在平凉乃至更大范围都是小有名气的。我们村的乡亲们都有熬罐罐茶的习惯,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看爷爷嘴里叼着一尺长的红铜烟锅熬喝罐罐茶,觉得很神气,便背着大人模仿着熬罐罐茶喝,由于下的茶叶太多味道太苦,强忍着了几杯竟然喝“醉”了,直吐苦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中秋节小长假,我专程回了一趟山寨老家,对今年45岁、已有12年熬茶历史的马德良进行了走访。

  陇东沿线海拔较高,高寒阴湿,农民早上冒着寒气带着露水干活,不喝一顿热茶是不行的。罐罐茶就馍馍也就成了山里人的早餐。喝了罐罐茶吃了烤馍馍之后干活才能挨到中午吃饭,否则很快的肚子就会咕咕叫干不完预定的活。熬罐罐茶,时间一般在天还未亮和即将发亮的当口,赶在下地干活之前就要茶足馍饱,不耽搁干活。

  借着东方鱼肚白亮光,人们就用干柴或煤炭燃起一盆旺火,将火盆端到炕上,周边烤上馒头、花卷馍或煮熟的洋芋以便乘热就茶食用。接着用铁或瓷制的水壶灌上井水或泉水,将盛上凉水的茶罐煨在火上烤(水不能太满),待茶罐中水沸腾之后用三个指头捏上一撮茶叶放到茶罐水中,将茶罐煨到火旁让茶水慢慢咕咚。切记火力不能太文也不宜太猛,文了费时、熬不下劲,猛了茶水连同茶叶溢出茶罐,激的火灭灰飞、乌烟瘴气。熬茶的罐子最上乘的是安口窑烧制的乌黑发亮的砂罐,腹大口小,高约10厘米,口径4-5厘米,中间带把,轻巧耐用。其次是用铁皮制作的铁茶罐,上面用铁丝扭制一只长把方便使用。待茶水开计时,大约两分钟后将黄亮的茶水倒入茶盅,再在茶罐中添上凉水继续熬制,如此反复三次最为适宜。此时喝者一手端起茶盅,一手抓起烤黄的馍馍,吃一口馍馍抿一小口苦不可言、浓香四溢的罐罐茶,微闭着眼睛慢慢咽下,长长舒一口气,浑身便有使不完的劲,十分惬意。

  熬罐罐茶还是一种礼节,也是一味汤药。你如果到农民家里做客,主人会问你熬茶喝了没有,当你发觉时罐罐茶已递到你手里,否则便是失礼。若遇红白喜事,主人必定置几套熬罐罐茶器具,先让来客把茶熬上再考虑吃饭。人们问老人身体如何不直接发问,而是问他(她)茶饭怎么样?所谓的“茶饭”就是只要茶量、饭量好身体就好,也意在茶前饭后,茶比饭重要。罐罐茶本身有提神醒脑、驱寒解乏之功效,若遇头疼脑热小病,一罐热茶下肚保证能好,若阴虚上火、鼻塞耳鸣竹叶、橘皮、白糖和茶叶熬水喝也能治好,感冒肺热咳嗽时取一些早先用杏仁、土蜂蜜焙熟捣碎的杏仁泥放到茶罐中熬水喝也能治好。如果还想改善口味,可以制作“油茶”来喝,将清油在锅中熟好晾凉拌上茶叶加上食盐、花椒再在火上翻炒熟透,用此物熬制的罐罐茶苦中带咸,咸中透香,实属罐罐茶中的上上品。

  随着岁月流逝,以前非常古朴的罐罐茶如今已很罕见,再也喝不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里人熬罐罐茶的情形也只能靠回忆了,那时条件艰苦的山里人在住房里面挖一个小土坑,用树枝、干牛粪生火熬罐罐茶,同时把调制好的酵面倒坑内火灰中烧面包,就着茶喝。或者在上面熬罐罐茶火灰里烧洋芋、大豆、玉米棒棒充饥。由于熬茶烟熏火燎,房内犹如上了油漆般乌黑发亮,长期喝罐罐茶的人牙齿也成了黑色,但山里人的秉性也如同罐罐茶十分厚道。

  时代在快速发展,罐罐茶也在发展,铸铁制作的火盆代替了火坑,紧接着火炉代替了火盆,安口也不再烧制熬茶的罐罐,古老的茶罐也已尘封在记忆深处,现在的农民包括进城农民都不愿舍弃老祖宗留下的罐罐茶,由于条件所限,都用不锈钢、玻璃等材料制作的茶具在电炉子、电磁炉等器具上面熬起了罐罐茶,但再也熬不出原来那种罐罐茶的味道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