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时事关注>评论|观点 >> 正文内容

从王母娘娘与妈祖到国扶47条与陇文化

2010年05月19日 来源:鑫报 点击数:

  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是未被开发,而是开发的视角和定位出现了偏差,导致国内其他毫无文化底蕴的省市靠传说、假景赚钱,我们却守着厚重历史和真迹“饿肚子”的尴尬。在甘肃,像莫高窟一样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但由于缺乏内涵挖掘和吸引眼球的“卖点”,它们只能在岁月荏苒、风雨凄凄中渐渐褪色。

  距天水市区17公里的三阳川西首,有一座山体如龙马雄卧的名山——卦台山,传说那里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创画八卦之地,易经学者张渊量曾作诗赞曰:“卦台山上文明启,龙马洞中万象生。”然而,诞生易经、形如八卦的名山大川,利用率仅限于一年一次的祭拜大典,为何不结合全民国学热的大潮,赋予它原本就固有的“中国古典哲学发源地”的新生命呢?

  人类文明史的起源是以农耕文化的产生为标志的。距天水市102公里的大地湾遗址,可谓重塑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历史地标”——在编号F411的房屋居住面上,绘有人与动物构成的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那里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众多,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大量出现,都说明其经济形态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类型。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把华夏文明整整推前了3000年的“金矿”,目前“蜗居”在3200平方米的空间里,还不到足球场(6825平方米)占地面积的一半。

  文化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样把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用易于民众接受的方式对外推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情,但做与不做,却是考量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个层面上,甘肃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做到雅俗共赏,我们对文化资源的二次包装显得有些“曲高和寡”。

  今年5月15日,被称为“移动敦煌”的舞剧——《大梦敦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创演10周年研讨会和专场演出活动,这是该剧第16次进京演出。据文化部艺术司200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大梦敦煌》以650%的投入产出比,位居全国50台精品剧目第二位。10年来,该剧演出800多场、观众人数超百万、票房收入逾8000万。客观公正地讲,《大梦敦煌》不仅复活了深邃的敦煌壁画,而且让古老的文化遗迹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高雅艺术能让几个老百姓自掏腰包进场呢?

  1990年,赵本山以小品《相亲》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央视春晚舞台,让全国观众认识了东北人的“路边摊”——二人转。2003年,“大忽悠”任董事长的本山传媒成立,短短6年之后,以东北二人转为主要表演内容的刘老根大舞台,竟然在文化排外氛围浓重的北京开花结果,“民间艺术”变成了“文化大餐”。“好事”的笔者查询了北京刘老根大舞台的票价,一层散座为380、480、580、680元不等,二层的3个包厢为3000元、5500元、8800元。刘老根大舞台一天只演一场,包厢需要提前若干月预订,我据此粗略算了一笔账:以一层大厅100名观众、530元的平均票价和3个包厢1.73万元票价计算,每天的收入是7万余元,一年的收入是2500余万,10年的收入是2.5亿!

  甘肃介于北纬32°—42°、东经92°—108°之间,温带季风气候让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复杂地貌遍布全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古朴、原始、粗犷、荒凉的西北风情,成为国内外影视剧拍摄的热门目的地。但是,只依靠“硬件”铺路,不注重后期开发的短视,让甘肃丰富的人文资源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