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旅游文化 >> 正文内容

【西王母】西王母与周穆王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 点击数:

在我国古籍中曾经记载,西北边陲的西王母邦从传说的虞舜时代起,便陆续向中原王朝入贡,献白环玉等,与内地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王母,有的文献将她写作神。如果我们运用民族学与历史学的观点加以分析,便可探知,西王母原是我国古代西北边陲的一个强大部落联盟的女酋长,这一部落联盟在战国以前尚处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母权制阶段,以渔猎、采集为生,并驯养动物。他们以三青鸟作为氏族部落祟拜的图腾。三青鸟是一种凶悍的蛰鸟,形状可能和隼类似,是人们捕获猎物的重要助手,故被视为部落的神灵,用来占卜吉凶。部落的人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过着定期移居的生活。他们在高山森林中捕获猎物,到内陆湖泊打捞鱼虾。然而,狩猎和捞鱼生产是不稳定的,主要的食物还是靠妇女采集的山桃野果、各种野生植物的块茎、鸟卵和其它小动物等。妇女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在氏族部落里也就特别受到尊敬。部落的酋长通常是从年长和有经验的妇女中推举出来。氏旅部落内著名的酋长名称,尔后便成了本部落的名称,即所谓“氏姓无常,以大人使者名字为姓”。由此看来,西王母既是女酋长的名号,又是从传说的虞舜时代起就一直活动在祖国西北边陲的部落联盟的称谓。

西王母邦的活动地点究竟在哪里,有的历史文献说在“流沙之濒”,即靠近大沙漠,又说是在西北边的“荒服之地”,距离中原相当遥远。而作为部落联盟的女酋长西王母,她的聚会地点常在昆仑山上的悬圃、玉山、合[]廾 山等处,这是盛产美玉的地方。玉器在古代被视为珍宝。商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将玉器用于礼仪、祭祀、朝聘等庄重的场合;它还是贵族的上等装饰品,一般平民及奴隶是不许佩用的,即所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西王母邦常向中原王朝入贡玉器,这是史不绝书的重要原因。根据上述线索,我们可以认定,西王母邦活动的昆仑山,当指今新疆和田地区南面的昆仑山,其西边延伸到帕米尔高原。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盛产美玉的地方,且其北面有流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至于汉晋以后的人们溯黄河的发源地,所指的“昆仑”在今青海省境内,于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神堂石室,也由疆南两部东迁于青海的祁连山南麓了。查阅地质矿产的历史资料,青海高原及祁连山在古代并不是美玉的著名产地。我国西北地区出产美玉的著名地方有两处:昆仑玉(主要在新疆和田地区)与蓝田玉。但陕西蓝田近在王畿,实际上是美玉的转销地。《山海经》说西王母戴胜,佩带玉器为装饰品;《穆天子传》、《竹书纪年》等历史文献都说西王母邦献玉( 王 官 、环)。因此,我们可以断定:盛产美玉且又濒临流沙的西王母邦,只能在新疆南部的昆仑山。

西王母邦很可能是我国西北古代羌戎族的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山海经》等文献描述的西王母“蓬发”,反映出这一部落人们的发式是披发。据《左传》记载,春秋以前西北的羌戎族盛行披发之俗,一直到汉代以后,西羌还保持“被发复面”的风俗。又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新疆南部的昆仑山及其附近一带,有女若”羌、鄯善(楼兰)、戎卢、依耐、无雷、西夜、子合等行国,以狩猎与游牧经济为主,“其种类羌氐”,于阗、鄯善、子合皆出产玉石。因之,说汉代以前活动在昆仑山的西王母邦是羌戎的部落联盟是可信的。

周王朝的祖先姬姓氏族部落,其发祥地在黄河的中上游,处“戎狄之间”,长期与羌(姜)戎部落联姻,关系非常密切。直到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父,才避迁周原(今陕西歧山至扶风),“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即改变戎狄的游猎生活方式,而转营农业定居下来。

《穆天子传》中有太王(古公)父嫁元女于舂山赤乌氏的传说。舂山,历史地理学者曾考证它相当葱岭。考古发掘证明,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即殷商至西周时代,从我国北方到蒙古至南西伯利亚及中亚草原一带,有着青铜文化传播的遗迹。例如:在南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盆地发现的“卡拉苏克”文化遗址。出土了青铜刀及耳王当等,与我国北方同期出土的颇为类似。传说的西周天子穆王西巡会见西王母的故事,正处在“卡拉苏克”文化期。因此,西周的天子或其使者与商人来到盛产美玉的昆仑山,会见活动于这一带的羌戎部落联盟女酋长西王母,决不是无稽之谈,而反映了新疆与内地早在殷商西周时期便有经济文化联系。

相传周穆王姬满是一个性喜巡游的人,早就有“欲使车辙马迹遍于天下”的抱负。即位不久,他把国内朝政委托给大臣治理,自己却乘着最有经验的造父驾驶的、八匹骏马拉的马车,在亲随卫队的保护下巡游天下。他在位期间曾屡次出巡,历经豫州、冀州、雍州等地。

今天淮河以北的我国北部地区,几乎都有他的足迹。周穆王作为奴隶主的代表,还颁布过“甫刑”等法律,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并曾对边境的部族进行过掠夺,《国语》及《史记?周本纪》均记载了周穆王不听其贤臣祭公谋父的劝谏,出兵远征西边荒服之地的犬戎部族,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引起边疆部族的不满,“自是荒服者不至”。

其实,周穆王即位之初,西周王朝正是一个青铜器高度发展的奴隶制王国,其生产水平比周围的小国、部落要先进得多。经过周成王、康王时期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周王朝的国力达到鼎盛阶段。周天子是华夏族各国及周边部落共宗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首领,加强与诸侯及部落的联盟,举行重要的宗教祈祷,这些都是周天子和各诸侯部落关系中最重大的事情。

早在周成王时期,周朝便向东方的黄淮平原一带扩展其势力,获得成功。至昭王时,又南下江汉流域,由于遭到楚人荆蛮的反抗,昭王淹死在汉水,周朝的南下受挫。因此,周穆王即位后出巡,特别是向西北方远征,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而是在于与其他部落首领宴乐聚会、结盟缔约。在有名的高山大川举行祈祷神灵的仪式,并通过报聘馈赠等方式,以内地的丝织、青铜等工艺品与周边各族交换土特产品,所有这些活动,都大大促进了周朝与边陲各部族的联系,对当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穆天子传》更为生动地记述了周穆王西征的具体路线和会见西王母的热烈场面。西王母邦盛产美玉,周朝祖先姬姓部落与西方的羌(姜)戎部落早有联姻的亲密关系,这该是周穆王向往西王母邦的重要原因。因此,他长途跋涉,由熟悉西北地理的河伯宗夭等充响导,从宗周(在今河南洛阳)出发,朝西北远征,经过河宗之邦、阳纡之山、至西夏氏,复至于珠余氏,及河首襄山,然后来到昆仑山,在群玉山之西抵达西王母邦。穆王西巡途中,越流沙、渡弱水,千辛万苦,迂回前行,至新疆南部的昆仑山,行程有上万里之遥。

周穆王来到昆仑山之后,西王母用部落传统的礼节隆重地欢迎了这位来自内地的天子。部落的人们纷纷参加了这一盛大的欢迎会,他们都是节日的打扮,披散着油亮亮的长发,颈项和耳垂上挂着明晃晃的玉玦、石环,头上戴着虎、豹等野兽的假面具。西王母之邦素来就有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美誉。聚会的地点燃起了通红的篝火,人们尽情地狂歌欢舞。“吹笙鼓簧,中心翔翔”,清音流转的管吹乐奏起来了,人们翩翩起舞,身上佩带着玉、石环的叮当响声和高亢激昂的打击乐器相伴。人们还模仿着各种禽鸟的啼鸣、野兽的嗥叫,表演了杂耍节目。这些高超的技艺,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提炼创造出来的,使得周穆王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欢庆会进入到高潮,酋长兼宗教首领的西王母,身披着花纹斑谰的豹皮,庄严地进行着宗教祈祷,为周穆王祝福盟好。双方交换了珍贵的礼物。西王母送给周穆王的是最珍贵的细毛密理的兽皮和晶莹夺目的美玉;周穆王则用内地精美的工艺品,如蚕丝织成的锦组、镶嵌着金属螺钿的贝带等,作为答谢。

正值这个时候,活动在淮河流域的另一部落联盟首领徐偃王举兵反周,周朝的大臣连忙向穆王告急,周穆王不得不和西王母告别。

在周穆王临行之时,西王母为他设宴饯行。席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有鲜嫩的瓜,芳香的桃,野密渍成的果脯,一串串绿的、紫的葡萄。尤其是用野葡萄酿成的洒。用肉末、脂油灌制成的腊肠,更是难得。酒至半酣,西王母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唱起了送行的歌曲:

白云悠悠地在天空飘荡,

山岭从这高峻的昆仑伸向远方。

您这一去路途是多么遥远,

我们又将相隔着千山万水。

举起酒杯祝君一路平安、万寿无疆!

愿君能够再度光临这个地方。

周穆王听了也禁不住合唱起来:

我要匆匆忙忙地赶回东方,

为的是要平治华夏。

只要秩序恢复、万民安乐,

我定将再来看望您。

请以三年为期吧,

我会再次踏上这富饶美丽的原野!

年老的周穆王赶回周朝以后,由于国事的繁忙,不到两年便病死了,因而再次西巡、重晤西王母的愿望未能实现。后世的人为此感到十分遗憾,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曾作诗表示婉叹,“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周穆王虽然未能再临西王母之邦,但是,新疆人民和内地人民之间的联系与友好往来并没有间断,反而日趋频繁、更加密切起来。西王母和周穆王相晤的故事,长期被人们传颂,反映了祖国内地人民和新疆人民之间的往来联系,是多么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①《竹书纪年》。

②《山海经》。

③《穆天子传》。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