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随笔记事 >> 正文内容

我哩泾川!我哩人!

2009年12月17日 来源: 点击数:

  对于泾川人,一般的理解为:泾川人有点“鬼”,比较精明。但接触多了才发现,泾川人“鬼”在有眼色,会来事,不自卖自夸,不妄自菲薄。一句“我哩泾川”,透射着自豪跟热爱,一句“我哩人”,表达了随和、有人情味,而且不张扬。

  泾川人把现在叫“任庚”,把原来叫“老庚”。这是从古汉语词句里直接借来的“俗语”,却透着一份“文化人内敛的气息”。还有,泾川人把人长的不好看,东西不好,事情办的不好称为“龟”,或为“龟得很”。看似俚语乡棒言,可意思深得很。

  只要稍稍具有地理眼光的人,都会看出来,泾川是平凉的东大门,往下跟陕西人连畔,往右跟镇原沾边。于是,陕西人的“瓷实”,镇原人的“鬼”,泾川人都在不知不觉间沾染上了。泾川人脸向东,面对着的是一个孕育了大秦、盛唐华彩时代的秦川。而背后,则是一条瘦弱的泾河和一座同样“瘦弱”的平凉城。不知道该向往秦川,还是依附平凉的泾川人,陷入了长久的尴尬和矛盾。就像他们最爱吃的烩馍“糊饽”一样,分不清是陕西的泡馍羊肉,还是平凉的羊肉泡馍。套用余秋雨先生一句话:在文化人格结构上,他们是缺少皈依的一群。

有一位不是泾川人的小才女写道,“泾川因了王母回宫的故事便显得娇贵些,总得长辈时不时地塞些体己。”总有平凉人或者路过泾川的外地人,“倚了温泉跟李商隐念‘青鸟殷勤为探看’的窈窕诗章”。当洗完一身风尘过后,这些匆匆过客对“我哩泾川、我哩人”的理解可能只是一句话:泾川就是个澡堂子!

  就这一句平常话,让一度以“温泉”而自感“展脱的”泾川人,“也感觉到了自身的隐讳,憬悟到了自己的窝囊,却不知挽什么风,捧什么水,将自己洗涤。”

  今天泾川人的语言习惯,人格结构,在很大的成分上是受秦风、陇气的“压榨”形成的。表达轻巧的他们,很难成为气吞山河的陕西“冷娃”,也很难造就像“曹庄浪”、“噪静宁”人那样的“本位意识”。他们的眼界远远超过闯劲,适应力远远超过开创力。称好为“撩”,恰如其分的解析了泾川人的“老好”心态。

  不过,在“半瓶子”看来,讨厌“鸡目眼”的泾川人,并非“窝里老”,也非“搓头子”。泾川在平凉的经济、人文地位,绝不是“当项”碰运气“挣弹”来的。他们也不是“不看事下”,明白自己该“盯识”啥事,“贴摸”啥人。正是基于这些“有利因素”,泾川人把一条“瘦弱的泾河”搅拌得风生水起,把光秃秃的旱原浸染得绿意盎然。把一个“完颜村落”和一溜石窟拉扯到“一达的”,就成了一片叫人向往的“旅游景点”。而且,有关王母娘娘种种的传说,至今还滋润着他们的心情……

  也许,在泾川人看来,陕西人、平凉人都可以统称为“年”或“年人家”,但平凉人不是“旁人”,而是打断骨头依然连着筋有“血缘”的“家门”,彼此还是需要时不时相互“拉盘”的。

  因了平凉门户的便利,南来北往“踏咂”泾川的人越来越多,到泾川旅行,领受最深的便是古迹加“古今”(故事),他们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说得响亮一点,可以称之为“泾川文化”或“泾川文明”。一个外地人到泾川,不管在饭馆里,在商店里,还是在街道上,随处可闻的“我哩泾川我哩人”叫人听了舒坦。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