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社区文化 >> 正文内容

五万年前,行走在泾河岸边的“泾川少女”

2024年01月30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泾川县城东50公里,泾明乡泾河北岸的牛角沟口,有个村子叫白家。这里是泾川与长武、宁县3县的交汇处,北靠荔堡塬,泾河从村子南面静静地流过。

牛角沟是泾河左岸的一条冲沟,与较大的东沟汇合后向南汇入泾河。距离河床400米,是牛角沟与东沟两条沟汇合的三角地带。1974年“五一”节前后,泾明公社春季植树造林大会战在白家大队拉开序幕,地点就在牛角沟一带。当时全国范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风起云涌,在机械还不普及的年代,修梯田、建水库、植树造林,靠的就是以乡为单位的大会战,靠的就是人海战术。历史总是机缘巧合,1974年春季泾明公社2万多人的牛角沟植树造林大会战,肯定会被载入史册。因为,在那一年,在牛角沟植树造林现场,当时被下放到泾明公社的泾川县畜牧兽医站干部刘玉林,在通往牛角沟的半山腰,发现了几块人骨碎片,经过现场简单地拼合,他发现这些碎片竟然是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

从那一刻起,不仅是泾川,而且是整个泾河流域的历史,因为这一发现被彻底改写。

细心的刘玉林将这些碎片带回办公室,用石膏将其粘接后小心地保存了起来。时间过去了将近10年,1983年,已经调到平凉地区博物馆工作的刘玉林,通过搜集和查找资料,初步证实这些碎片应该是古人类化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带着碎片样本,专程前往北京,向专家们请教。在北京,他找到了著名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贾兰坡教授,贾老一眼就断定这是一件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当即组织有关人员对这件标本进行研究。

经过专家组的研究,专家们认为:从年龄上判断,“该头盖骨化石颅骨缝包括矢状缝、人字缝和顶颞缝等,前二者的缝纹比较复杂,顶孔有两个,顶孔间区不凹陷,矢状缝在顶孔间区段已愈合,由于此段骨缝一般是在20至30岁之间愈合的,因此确定该头盖骨属于一青年个体。”从性别上判断,“该头盖骨化石颅内壁上蛛网膜粒压迹不显著,脑膜中动脉沟清晰可辨,前枝大于后枝,这是智人脑膜中动脉分枝的特征。该头盖骨化石颞骨鳞部上缘呈弧形,与现代人无差别,颧弓仅保留根部,从颧弓根部、颞乳突部都比较纤细,头盖骨表面比较光滑,肌嵴附着处不明显,枕部较圆钝,颅容量似乎较小等特征来看,这个头盖骨有较大可能属于女性个体。”另外,“该头盖骨化石两星点和人字点在头盖骨上完整保存,可测出两星点间距为10.7厘米,星点至人字点间距为9.1厘米,这两个数值较小,在女性中比较多见。在乳突上方,头颅的侧壁平坦而直陡立,这一特征与北京山顶洞人102号头骨有某些相似。”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该头盖骨化石是一个距今约3—5万年的2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处于晚期智人的地位,它所显示的人种方面的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最后,按照考古界以发现地命名的惯例,该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又称“泾川少女”。

我们得感谢刘玉林,他是打开平凉上古历史大门的第一人。

1940年,刘玉林出生于泾川县城南合志沟,早年就读于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后分配到泾川县畜牧站,期间被下放到泾明公社白家村,当了整整3年农民。命运的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的机缘巧合,让他一个偶然的发现,为我们揭秘了泾河流域古人类生存的一个神奇密码,找到了一把打开泾河流域人类文明大门的金钥匙。因为刘玉林的这个发现,整个平凉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至少提前了5万年!

默默无闻的牛角沟一夜成名,“泾川少女”蜚声海内外,从那时候起,“泾川少女”化石在考古界引起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

2000年刘玉林退休后,有一桩心事一直在他的心头萦绕:1983年,被他带到北京的“泾川少女”化石,一直寄身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泾川少女”何时能回到泾川“娘家”,是他一直的牵挂。之前,他曾经几次向北京研究所的专家们提出要求,第一次研究所答复:“保存在研究所不要紧,等研究搞完,可以随时归还。”第二次询问,研究所答复:“让你带回去也不好!”随着年事渐高,刘玉林的心情愈发迫切,等他第三次提出要求,北京方面终于有了答复:“研究所要做一个复制品,然后就交还!”刘玉林之所以一再坚持让化石回家,是因为他觉得“泾川少女”出土于平凉泾川,就应该属于平凉,属于泾川,作为泾河的女儿,理应让她回到“生她养她”的故土。以前泾川县博物馆条件差,缺少保存化石的客观条件,但几年前,投资数亿元的泾川博物馆已经建成,新馆的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终于,“泾川少女”回娘家的日子到了。

2006年5月11日下午,古老的泾州细雨蒙蒙,泾川县文化体育局会议室里气氛热烈,热闹非凡,“泾川少女”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迎回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当天,国际前史及原史科学协会常务委员兼执行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教授,平凉市博物馆老馆长刘玉林,平凉市及泾川县有关领导一起出席了这一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下午3时,当黄慰文教授代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泾川少女”头盖骨化石交到刘玉林手中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刘玉林的眼眶湿润了,23年的等待与期盼,在这一刻终于变为现实。在现场,刘玉林亲手将化石安放在泾川县博物馆新馆的专设展柜。从那时起,“泾川少女”头盖骨化石成为泾川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永久收藏。

距离发现泾川少女头盖骨化石已经过去了40年,刘玉林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进入耄耋之年,历史不会忘记这位改写泾河历史的功臣。在漫长的岁月里,刘玉林不仅发现了“泾川少女”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将泾河大地人类历史往前推进了至少5万年;同时,他还先后发现了泾川大岭上遗址、合志沟遗址等众多古文化遗存。

泾河遇见刘玉林,是泾川的幸运,也是平凉的福分。从1980年调入平凉地区博物馆,他历任副馆长、馆长等职,成为平凉历史上第一位文博副研究馆员。40年里,平凉市境几乎所有重要文化遗存的清理发掘工作,平凉境内泾河流域潘原古城、泾州古城、长武城等重要城址及南石窟寺、南石崖石窟寺等石窟群的调查工作,他都是全程参与者和主持者;他长期坚持田野调查,为平凉地区文物考古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集毕生考古工作的研究成果,先后在《考古》《文物》《史前研究》《人类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等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他是平凉考古界当之无愧的传奇。退休后,他长期关注平凉的文博事业,积极提掖后生,继续深入泾河大地进行田野调查,著有《三鸭堂文集》《远古回声.平凉史前遗址及文化》等专著。作为一个在泾河边长大的泾川人,他胸襟开阔,情系故土,自2020年5月以来,他分批向泾川县博物馆无偿捐赠个人收藏的文物精品230余件(套),泾川县政府隆重授予他“功牟泰斗”的匾额,泾川县博物馆专门编印了《厚德嘉宝——刘玉林先生捐赠文物图集》专辑,以示感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