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城方言 >> 正文内容

杨万成:甘肃泾川方言古语词例释

2018年02月05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摘 要:方言是一块极具研究价值的活化石,它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积累而成的。考释方言古语词,既可以增

加我们对方言词汇史的认识,又可以加深对古语词的理解。本文结合古籍考释了泾川方言中的几例古语词。

关键词:泾川方言 古语词 考释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接庆阳市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南连灵台县,西接崇信县、崆峒区,北靠庆阳市镇原县。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版)的划分,泾川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

考释方言古语词,既可以增加我们对方言词汇史的认识,又可以加深对古语词的理解。在泾川方言词语中,仍然保存着许多古语词,对此尚未有人关注。基于此,笔者选择几例泾川方言古语词略作考释,求正于方家。

一、捋(yǚ)

由于植物的叶子繁茂且细小,挨个采摘比较耗时耗力,所以采取一种比较简易的办法:手握着植物茎干由一端向另一端滑动,以摘取植物的叶子,泾川方言将这一行为称为“捋”。例如:

(1)我捋些树叶叶,拿回去喂羊。

(2)我走上山上去捋苜蓿菜。

《说文·手部》:“捋,取易也。从手,寽声。”《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毛传:“捋,取也。”《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朱熹集传:“捋,取也。”《文选·嵇康<琴赋>》:“或搂批栎捋,缥缭潎冽。”李善注引《毛诗传》:“捋,取也。”《文选·刘琨<答卢湛>诗》:“朝采尔食,夕捋尔竿。”“采”“捋”互为对文,其义相近。吕延济注:“采、捋皆取也。”《集韵·薛韵》:“捋,采也。”以上注疏明确记载“捋”有“摘取”义,但“捋”具体是怎样的一种摘取方法,各本均未作详细说明。现代汉语中,表示此义的“捋”已经很少使用,古籍上的注解又很简略,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泾川方言中“捋”的这种存古用法,可以帮助人们准确理解“捋”的具体内容。

二、挼(ruá)

泾川方言把揉搓称为“挼”。例如:

(3)兀那个袋子薄的很,你不要给挼烂了。

(4)兀个烟叶子挼的越细越好。

《说文》作“捼”,云:“推也,一曰两手相切摩也。”段玉裁注:“挼,摧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挼拏捘臧,递相乘邅。”李善注引《说文》曰:“挼,摧也。”《资治通鉴·齐鉴十》:“取庭中树叶挼服之,伪闷,不署名。”胡三省注曰:“挼,两手相切摩也,今俗语云挼莎。”即用手将树叶搓细。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王琦注:“挼,以两手相切摩也。”《慧琳音义》卷六十二“挼绳”注引《说文》曰:“挼,以手相切搓也。”即谓搓绳。《说文》曰:“挼,推也。”《说文》的释义着重说明揉搓时手的运动方向;而其他文献皆曰“两手相切摩也”,重在说明揉搓时两只手的接触情况,意义相同,只是解释时着眼点有所不同而已。

三、苫(shàn)

泾川方言把用席、布等遮盖称为“苫”。例如:

(5)雨要来了,赶紧把那堆麦子苫好了。

(6)用兀那个油布给苫严了,看给风刮走了着。

《说文》:“苫,盖也。从艹,占声。”《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国人投之,遂弗爇也。”杜预注:“编菅,苫也。”孔颖达疏:“李巡曰:‘编菅以覆屋曰苫。’郭璞曰:‘白茅苫也,是编菅为苦也。’”《战国策·赵策一》:“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廧之,其高至丈余,君发而用之。”鲍彪注:“苫,盖也。”《慧琳音义》卷六十三“草苫”注引《考声》:“苫,盖也,编草为之也。”《广韵·盐韵》:“苫,草覆屋。”对于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中的“蒙以苫茨”,蒋之翘辑注:“苫茨,谓以草覆屋也。”综合以上材料可知,“苫”在古代常指用编好的茅草来覆盖屋顶。到了近现代,由于建筑材料的改进,用茅草作屋顶已经不多见,表达这一意义的“苫”也就逐渐淡出通用语的领域,仅留存在一些方言土语当中,泾川方言就是一例。不过,在泾川方言中,“苫”的意义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主要指用席、布等遮盖,重在遮盖的动词意义,至于遮盖的材料也不再仅限于茅草,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谝(piǎn)

泾川方言把聊天、闲谈称为“谝”。例如:

(7)今天没时间,明个有时间咱们再谝。

(8)说话要有根据,不能胡谝么。

《说文》:“谝,便巧言也。从言,扁声……《论语》曰:‘友谝佞’。”今本《论语·季氏》“友谝佞”作“友便佞”。《字汇·言部》:“谝,与便同。巧言也。”“谝”最早见于《尚书·周书·秦誓》:“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孔颖达疏:“谝,犹辩也。”宋·徐梦华《三朝北盟汇编》卷四十九:“进君子,退小人,无以利口谝言为足信。”宋·薛田《成都书事一百韵》:“烦嚻谨畏伤淳厚,惠黜周防近巧谝。”由此可见,“谝”在古代的主要意义为“花言巧语”,含有虚伪之义,到元代引申出“欺骗”义。元·汤式《一枝花·赠王观音奴》:“指山盟是谝,则不如剪发然香意儿远。”现如今,泾川方言中的“谝”的意义已经和其本义有了一定的距离,主要用来表示普通的闲谈、聊天,使用频率很高。

五、嫽(liǎo)

泾川方言把事物美好、圆满称为“嫽”。“嫽”,既可以用来形容女子漂亮,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办得漂亮。

例如:

(9)这个女子长得嫽得很。

(10)他这件事办得嫽得很。

《说文》:“嫽,女字也。”“嫽”谓女子美好最早见于《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传:“嫽,好貌。”陆德明释文:“僚,本亦作嫽,同音了。”扬雄《方言》卷二:“颖、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曰颖,或谓之嫽。”《文选·傅毅<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李善注引《诗》传曰:“嫽:好貌。”《广雅·释诂一》:“嫽,好也。”《古文苑·宋玉<舞赋>》:“貌嫽妙以妖冶。”章樵注曰:“嫽,好也。”《玉篇·女部》:“青徐海岱之间谓好为嫽。”由此可知,“嫽”最初主要用来形容女子面容姣好,但它一直是一个方言词,泾川方言中的“嫽”应该是其遗存。至今,“嫽”的基本用法得以保留,不过使用的范围有所扩大,除形容女子美貌以外,还发展出“事情圆满、妥帖”义。

六、亭(tíng)

泾川方言把平均、适中、调节称为“亭”。例如:

(11)你给咱两个把这个苹果亭分成两半截。

(12)这桶油刚好倒亭了。

《说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段玉裁注:“《风俗通》曰:‘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释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谓居民于是备盗贼,行旅于是止宿也。”据此可知,“亭”最初是指古代设在道旁供行人留食宿的处所。后来,“亭”的“安定”作用渐失,演变成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多建在园林中、风景名胜处或路旁,供人休息、观赏。《正字通》:“亭,亭榭。”因为“亭”的设立比较均衡,由此“亭”又产生出“均匀、适中”之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决河亭水,放之海。”张守节正义:“亭,平也。”又《酷吏列传》:“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裴骃集解引李奇曰:“亭,平也,均也。”司马贞索隐:“使之平疑也。”《淮南子·原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高诱注:“亭,平也。”太阳在中午刚好到正中,可谓达到“均衡”状态,故中午又称为“亭午”。李白《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王琦辑注引《初学记》:“日初出曰旭,在午曰亭午。”虽然现在泾川方言中没有“亭午”这一说法,但是其所表示的“平均、适中”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七、衍(yǎn)

泾川方言把水溢出称为“衍”。例如:

(13)你提水时走慢些,走得快了都把水衍完了。

(14)他上楼时,把水衍了一路。

《说文》:“衍,水朝宗于海也。”“衍”表示“满溢”最早见于《诗·大雅·板》:“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毛传曰:“衍,溢也。”《诗·小雅·伐木》:“伐木于阪,醴酒有衍。”朱熹集传:“衍,多也。”汉·扬雄《太玄·法》:“井无干,水直衍。”王涯注曰:“井而无干则水衍溢也。”此处“衍”“溢”同义连用,均表“溢出”义。《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衍溢阪也。”张铣注:“衍,亦溢也。”《尚书大传》卷一:“至今衍于四海。”郑玄注:“衍,犹溢也。”《素问·五常政大论》:“水曰流衍。”王冰注:“衍,泮衍也,溢也。”《集韵》:“衍,水溢也。”由此看来,“衍”表“溢出”义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八、瓜(guā)

泾川方言把人傻、不聪明称为“瓜”。例如:

(15)碎小娃娃瓜着呢,容易让人骗。

(16)你看你那样子,瓜不兮兮的。

《说文》:“瓜,㼌也。象形。”“瓜”指一种葫芦科的植物。《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瓜子”指愚蠢不聪慧的人的最早用例见于清·黎士宏《仁恕堂笔记》:“[甘州人谓]不慧之子曰瓜子,殊不解所谓。后读《唐书》,贺知章有子,请名於上,上曰:‘可名为孚。’知章久乃悟上謔之曰以不慧,故破‘孚’字为瓜子也。则是瓜子之呼,自唐以前即已有之。”从此记载来看,至少在盛唐以前就已经有“瓜”谓人之不慧的说法了。可惜的是,对于“瓜”为何有不聪慧的意义,笔者未能找到其他更多的材料予以佐证。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宋]陈彭年.广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宋]丁度等.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

[6]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雒鹏.甘肃方言本字考例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8]刘百顺.关中方言词语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杨万成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