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吕建基:民国时期的泾川农民生活状况

2017年03月13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民国时期泾川农村生活方式,上承袓辈"勤做俭用,有时防无"的遗训,虽为主产小麦地区,饮食习惯却不全吃白面,地主富有家庭亦搭食杂粮,中下户更以秋粮为主食。正常年份生活还可自给自足,但遇天灾人祸,农民就要遭受极大的灾难。民国16年(1927年)以后,政局动荡,战乱迭起,加之18年的大饥,所需粮秣费款,贪墨官吏尽向农民搜刮,以至粮尽财竭。那些贫困孤寡户告贷无门,便以瓜菜、草根、树皮充饥,不少人难以维持生计,逃荒外流,投奔边区。

(图片来自网络)

衣着方面,本县农民家庭服装帷被,前期全购用陕西等地土布,虽有些村庄个别农户也纺纱织布,但只能弥补自给,无剩余出售。农民穿着极为困难,大人袄儿倒布衫,光着腿脚的孩童在外跑的景况到处可见。16年以后,陕西由于军阀混战,土匪丛起,加之灾荒,农民生活陷入绝境,有的逃难流落本县,以纺织土布维生。在其影响下,本地约有60%的农户先后在农闲搞纺织,所织土布主要还是为了自给,剩余出售的布不过3%,缓解了穿衣问题。之后逐渐兴起的机织细布、织贡呢、德国缎、我国漂布等,但这些只有官绅地主家庭才能享用。

本县农村住宅主要以窑洞为主,其结构形式有明庄。原区在原边或胡同,川区靠山边或山脚下将其掘齐,正面开凿3至5只窑洞,外筑围墙开门居住。半明半暗,因崖尺度过低,不能挖窑,在地下再掘足够的尺度挖窑,开斜坡走道安门居住。地坑(也叫地窑),在原区坳心或无崖处,平地掘5至6米深的长方形地坑,正面长度以够挖3只窑洞为准,两侧还可挖窑备用,正对面掘洞道安门居住。有的富裕户在明庄或半明半暗庄子两侧修建三间或六间厢房,地坑庄子在崖上筑大小不等的附园子。本县最著名的住宅是"四合头"院子,它的构筑是前庭房后楼房,左右安间加房,中间盖座五脊六兽大上房,个别户加筑后院、花园,三进三出大围庄,这只有官绅富豪之家,才有此排场。相形之下,还有不少缺人无钱的破落人家,长期困守在塌窑烂庄子中。

(图片来自网络)

民国初年,生产工具落后,劳动效率低下。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转移粪土,收割庄稼,只能靠肩挑背负,畜驮或用手推车运输,个别地富大户有牛车,既费力,又费时。农闲搞副业,如在定边运盐,兰州、西安间运送药材、水烟、粮食,除少部分人赶畜驮运或牛车拉运,多数地方人则推上手推车千里迢迢搞搬运,费力费时,所得报酬有限。民国25年以后,泾河东川和南原有些农民赶铁轮大车贩运食盐和粮食,随之有了胶轮马车。多数集中在窑店,主要为大商贾搞长途运输,农民很少利用。至于汽车,农民很少乘坐或运货。自行车在县城也为数不多,农村只有个别富户使用,每个村庄最多1至2辆。

--选自《泾川文史资料选辑1-5》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