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今日泾川 >> 正文内容

泾川:以文化元素“包装”乡村旅游

2016年09月12日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点击数:

  初秋,泾川县举办的海峡两岸共祭西王母庆典活动,再次引起了省内外对平凉文化旅游的关注。

  近年来,我省各地借助各种文化旅游活动推动乡村民俗文化及地方特色旅游发展。随着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如今的农村一改往日的面貌,彰显着乡村的淳朴和文化结合的独特魅力。

  美丽乡村里的喜悦

  初秋,记者走进泾川县玉都镇下坳村,依托地势建成的广场、村部、篮球场、便民超市等逐一呈现在眼前,庭院式的青瓦白墙二层小楼显得安逸舒适。村口的大树底下,几位老人正在下棋,一派和谐景象。

  今年58岁的下坳村村民任建军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乐呵呵地告诉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过去住在土坯窑洞里,生活环境很不好,村里那条土路一下雨就成了泥路。现在生活大变样,农村环境比城市还好,住上了楼房,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村里一块空地上,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心连心演艺团早已搭台表演,一位演员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婚丧嫁娶经常会请戏班唱戏,演员每天有200元的收入。

  作为旅游项目的下坳村乡村记忆体验园,是当地乡村文化历史印记的集中地,园内陈设了各种过去的生产生活用具。据玉都镇党委副书记景娟娟介绍,体验园自开张以来,吸引了周边不少县区游客光顾。

  同样,党原镇城刘村确立了红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的发展定位,在村子中心区域修建了红色文化馆、党支部秘密活动场景等文化节点景观。据党原镇政府相关人员介绍,这里陈设过去的生产生活工具主要目的是让人们不要忘记以前的艰苦岁月和生活。

  党原镇城刘村村民樊军娥过去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新农村建成后,她在翻新的当阳古城上开起了影楼,每天几百元的收入让她觉得比干养殖轻松了不少。樊军娥告诉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新农村没建成前,基本没有外地人来此旅游,现在游客多了,有时候还能碰到来自广东和台湾的游客。

  谈起现在的乡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泾川县副县长吕忠武一脸喜悦。他说,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提升了乡村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农民素质也有了提高,通过用文化产业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使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投入到第三产业的也越来越多。

  乡村文化亮点纷呈

  乡村文化相对城市文化较为分散,但内容及形式更丰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开始注重精神需求,各地乡村文化亮点纷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目前,下坳村建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5处景观雕塑及24孝景观墙,充分展现了儒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新农村魅力。像下坳村这样的美丽文化乡村全省还有很多个。

  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在泾川乡村文化建设中,不管是剪纸、麦秆画等静态的文化,还是曲子戏、崆峒笑谈等动态的表演,都显现出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有特色。

  走文化旅游之路

  通过景区自身魅力,举办节会或体育赛事吸引游客,拉动消费,是省内各景区或城市发展旅游的重要举措。

  据泾川县副县长杨静伟介绍,举办海峡两岸共祭西王母活动之前,每年来祭拜西王母和旅游的台湾人大概是2000多人,举办活动后来的台湾同胞越来越多,2015年全年来泾川的台湾人约5000-6000人。

  多元化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小觑,文化元素厚重的乡村,节会、赛事相对较少,而纯粹吃、喝、玩的农家乐发展方式或许已经可以称之为“过去式”。

  不管是玉都镇下坳村的乡村记忆体验园还是党原镇城刘村的红色文化旅游定位,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不会一帆风顺。玉都镇党委副书记景娟娟在介绍乡村记忆体验园时告诉记者:“作为生活教育场地的体验园,在运营过程中既吸引了游客,又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是农家乐的一种实现形式,但与传统的农家乐又有区别。因为刚建成不久,也存在服务人员与游客需求、成本之间的多方矛盾,但借助这样的文化体验方式发展旅游仍是方向。”

  尽管有各种困难,但文化旅游路线仍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与当地特色结合是农村人未来的一条路。

  文化软实力的升华,各地看重的不仅是文化给予人们的思想洗礼、文化熏陶或素质提升,还有文化带动的旅游产业发展集聚而来的真金白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