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泾川写艺>泾川文艺 >> 正文内容

荔枝

2013年07月12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小时候,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和父亲正在院子里劈柴。父亲将老木头劈开,将树枝砍断,我就在一旁将它们一节一节整好,码齐,摆在屋檐下。

  突然有人敲门,并且高喊了两个字:电报!

  我跑去开了大门,原来是那个身穿绿色邮电服的投递员。他把一个什么东西交给了父亲。父亲从屋里取出印章时,邮递员已经打开了印泥的盒子。

  第二天父亲就不见了。

  过了好长的时间,有一天下午,我正和几个小朋友在巷子里玩泥,看见一个人走进了巷子,衣帽整齐得不像我们村子里的人,还背着一个样子很怪的包,还直看着我们,还笑。那人到了我跟前,叫我的名字,我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是我父亲回来了!

  父亲从那个样子很怪的包里掏出了好多从没有见过的好吃的东西,其中有一样,吃的时候要先剥皮,剥皮之后,就有一种奇异的香味飘摇而来,就会露出莹白的瓤肉。最后,伴随着满口余香的,就只剩下了嘴里那一颗滑溜溜的果核。在那之前,我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东西,在那之后的好多年里,我也没有吃过那样奇异的东西。

  当然我也就渐渐地忘记了它。

  大学快毕业的1985年秋,我在甘肃泾川高平中学教育实习。我上的第一篇课文,是说明文《南国六月荔枝丹》。我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讲清作者是怎样说明荔枝的形状与构造的,可是,我们所有的实习生,我班上的所有同学,没有一个人见过荔枝。

要是有一颗荔枝做教具就好了,可是我们能找到的只有结构和荔枝有些相像的核桃。所以,面对白居易精美的描写:“壳如红缯,膜如白绫,瓤肉莹白如冰雪”,我只能和学生们一起想象。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白居易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面对美好的荔枝我们只能空眨其眼空咂其舌。

  直到课都上完了,不知在一个什么样的瞬间,我的记忆之门才突然被风吹了个缝,我终于记起了,是的,是荔枝,父亲在我五六岁时从外地回来买的那个东西,正是荔枝!然而,当我对同学们宣布我的这一“发现”时,他们全都不以为然,甚至以为我是在瞎编。我是多么地想证明自己童年的一种幸福啊,可是,都多少年过去了,现在,我眼看是连一颗果核也拿不出来以为证据了。

  于是,当我们的小城里第一次出现从南方空运来的荔枝时,尽管要十几块钱一斤,我还是毅然给我的女儿买了一小串。我要像父亲给了我一个幸福的童年一样,也给我的女儿一个幸福的童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