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泾川网行风 >> 走进泾川>民俗文化>文化论坛 >> 正文内容

徐涛:索罗原上的习俗

2013年06月06日 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

  王村镇徐王村在崆峒区索罗乡东面,距索罗庙(庙上)索罗乡镇府不足3公里。在索罗原的东头原尾,历史上一直由泾川管辖,全村500多户1700多人,以徐王二姓为主,据传在二百多年前,回汉起戈,剩下了徐姓氏男性一名,王姓氏女性一名,自由组成家庭,所生十男长子姓徐九子姓王,繁衍至今,因此徐王二姓不通婚,由于王姓氏人多地少经常为生存相争,部分徐姓氏移居镇原南徐、党原小徐、草峰徐家,由此得名徐王家,即现在的徐王村,由于特殊的家族史和地理位置,方言上既有索罗原的语音又有泾川方言语音,民俗习惯大部分跟索罗原上相同,也有部分泾川习俗的味(散岳家、野寨子、田杨邹家、外来子是徐王人的口头禅,说明岳家、寨子、田杨几个社都是外来户)。

  结婚习俗

  首先由媒人引荐,双方父母儿女在媒人的引荐下见面,即“相亲”。见面后双方父母互谈家庭情况,男方父母说自己家庭如何如何的好,儿子有学识、有本事、知书达理孝敬父母,女方父母说自己姑娘才疏学浅、娇生惯养,让男方父母慎重考虑,也可以说些优秀之处的话意,这就是夸儿不夸女,有言在先的长期潜规则,见面时男方父母、儿子要给姑娘手帕水果糖之类的信物,以表礼节礼貌。见面三天后由媒人征求双方意见,如一方有异议,就放弃再谈,如双方无异议,则由媒人征求双方意见,择日由媒人带领女方父母、女儿去男方家“看家”。看家这天女方及家人梳妆打扮后去男方家,男方要把自家收拾得干净利落,骡马牛驴、粮食囤囤,重要东西放在显眼地方,以便女方看了高兴。这天男方有钱人家首先吃细长面,以显手艺,再设酒宴款待女方家人,穷人家吃顿细长面也可以,男方家人及来客要给女方的姑娘给钱,以显大气和富有。看家三天后由媒人征求女方意见,如不同意,女方需向媒人转退回男方给的信物及钱财。如女方三天内不顺利,打了碗、破了手等,就婉言谢绝。如女方同意则由媒人从中协调说礼,也叫“言礼”。女方先狮子大张口多要,男方则反其道而行,有意少给,来回无数次由媒人从中撮合,时机成熟由媒人裁定,不许男女双方再说。言礼基本告成,下一步就该“定婚”。

  定婚前由男方带领女方去集镇、进县城挑选定婚衣物,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化妆品到日用品,给未来新娘都是双双购买,直到女方满意才可罢休。定婚衣物的购买体现男方的大气,一般都是男方硬着头皮撑下来,这也叫“定婚时说不完的荣华富贵,娶亲时告不完的的艰难困惧”。男女双方父母互问衣服尺码,互买衣服一件或一套,定婚时端在盘子里相互敬酒后互赠衣物,以表诚意之心。定婚男方要问阴阳先生选吉日,日期定后由媒人通知女方。定婚必须在男方家进行,这天男方请来娘舅家人及亲家门等候,女方家一般由父母、叔伯、姑舅参加。男方家要在门外远接近迎,进门后炕上有炕桌,摆四个菜,叫打便杯或叫迎门盅,先安烟后看酒,看酒时须双手捧酒壶,看一个人换一个手势,并在炕桌上放一下。第一杯酒看后,看上一杯茶,三遍看酒(也叫酒过三巡)后,再看酒时女方家人就要客气拒酒,这时端去便杯菜及酒具,用毛巾擦炕桌,女方家要主动说不用擦了,以显有礼仪。随之至少四个小碟咸菜或其它凉菜,中间放辣子盒、醋盒,筷子摆放在每一位客人面前,端来细长面先左后右依次接给客人,这叫吃便饭或叫吃小饭。吃完便饭后,女方家下炕里里外外转转看看,以便更进一步了解男方家境情况。男方准备宴席,并把所买衣物及用品用盘子搁上摆放在显眼地方,同时要为女方馈赠烟两盒或两条、酒两瓶、方块肥瘦肉两块、油花子馍20个,定婚时所带礼金用红线或红纸裹着。一切准备好后,端上酒席,这次座席媒人坐在首席位,首先发话,如同主持人。第一杯酒由男方主人看杯,看完后由媒人主持,男女双方互相介绍来客,媒人说话指点男方为新娘所买衣物礼品,问双方有无异议,宣布定婚仪式开始。先是由双方拴媳妇子和拴女婿,双方父母拿着提前准备好的九尺九或六尺六红线绳,上挂银元或现金,男方给女方拴800元,女方给男方拴400元,同比例增减也是长期以来的潜规则,男方由未来老公拴媳妇子,女方由未来岳父拴女婿娃,拴后先由女婿娃看酒(即敬酒),改口叫岳父岳母等女方来客,同时女方来客要向新女婿给红包,多少不限。之后由未来新媳妇看酒并改口叫爸妈等男方来客,同时男方来客要向新媳妇给红包,也是多少不限。再由媒人主持二位新人互赠定婚礼物,新郎赠戒指、项链等,新娘赠手绢或精心制作的鞋垫、枕套等物品。双方父母互相馈赠衣服或鞋子,并由媒人主持男女双方父母喝交杯酒,互称呼唤叫亲家亲家母,并将言定的部分彩礼(现金)由男方父母付给媒人再转女方父母,女方还要有收有退,方显女方大度男方厚道之意。男女双方父母互相敬酒后给对方及本家客人敬酒,定婚礼结束,男方送女方家人至十字路口。

  娶儿媳讲究“六礼”告成,即“定婚、清礼、下节言彩门、月商量事、十天裹俗喜、三天摧庄”。清礼即由媒人带领男方家人携“四色礼”即烟、酒、肉、馍,都是双数,到女方家由媒人点清彩礼(现金),再言定彩门(即新娘结婚女方陪嫁的嫁妆礼金,彩门钱基本占彩礼的20%左右。彩门言定后,双方确认彩礼归清,男方才能提出下节,下节要提前几个月,前季最好端午节,后季最好在中秋节。下节时由男方父亲带“四色礼”,及红蓝黑绸缎绒布各几尺,各色线,棉花,布匹,到女方家商量几个月后迎娶事宜,女方用这些布线开始做嫁妆(即:棉衣棉裤,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开始做针线活)。

  商量结婚事宜必须由男方在结婚前一个月由媒人陪同带“四色礼”去女方家,这时男方家才开始对女方家告难,言说家里多么多么困难,原因众多,要求女方高抬贵手。双方协商买多少套服装鞋袜及居住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何时迎娶,用什么工具即驴、骡、马直到架子车、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货车、客车、到现在的轿车,何时买嫁妆在多少钱范围内购买,什么买多少。黄金饰品,立柜箱子,门户穷富不同购买也不同,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男方力求女方少买少花钱,困难重重,艰难告不尽,女方则借机索要,为女儿今后过日子打下基业,这时也是双方父母关系最难协调之时,媒人忙前忙后,说了这方劝那方,达成一致意见才算商量事这一礼仪完成。

  结婚前十天为潜规则的裹喜之日,这天由男方父亲带有阴阳先生亲笔书写的妨单及八字婚配解和单(八字婚配解和单装在新郎枕套内),用包袱包裹好所买结婚嫁妆,再携四色礼去女方家,对所买物品逐件清点,如女方及家人满意,则喜乐而归。多数男方少买几件或几样以减少开支,如女方不能接受,直至购买让女方满意方可完成裹喜之礼仪,否则女方有条件推迟结婚日,好说话的就过了,难说话的男方只能忍气吞声,完成当时商量事时许下的承诺。也叫“探婚”,核实女方家有无变故,如疾病、悔婚等。双方确认婚期不变,则男女双方要请各自舅爷舅舅家,带礼品上门逐户报喜请客,若不在十天内请舅爷舅舅家就为不知礼数。结婚前三天叫“摧庄”,由男方父亲或新婿带四色礼、红盖头去女方家,实际也叫再探婚,防止悔婚、逃婚、抢婚之类意外,如无变数,男方家也就在这天下午请家门开始筹备结婚事宜,女方在前四天下午请家门开始筹备,男方叫结婚,女方家叫“添香”。女方家在男方结婚前一天添香宴请宾客,这天还要将婆家所买衣物及娘家陪嫁衣物用床板摆放,以供来客观看,婆家衣物在左,娘家的在右,叫“摆衣裳”。摆衣裳的叫“送女客”,也就是送亲要求一对夫妇的女方。第二天在婆家请伴娘相随摆衣裳,只是娘家在左婆家在右。因此前三天男方到女方家摧庄已能看见添香的准备情况,加之女方已动用家门就不能有悔婚等之类事发生,才确认结婚,心中有数并不再恐慌。

  娶亲,因女方在结婚前一天已过完大事,亲朋已宴请,只选一对儿女双全的夫妇,一名小孩,数名未参与红白喜事的家门,等待第二天送亲。送亲送双不送单,含新娘在内人数要成双数,男方娶亲来人为单数,娶回时含新娘在内应为双数,双方约定在天亮前即东面发光亮时要将新娘娶进男方家,因此男方就要根据女方家路程确定娶亲时间,女方家也就早早请来送亲人,备好酒席等候。隔沟返涧路陡骑驴和骡、马,富贵人家坐轿子,平坦路段用牛车、马车、架子车、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货车,以红布床单包裹成彩车去娶亲,当然用什么工具体现什么年代,现在就用小轿车,再不会用什么驴驮马载的办法。男方家还要备好“花红盖子”或“红花盖子”,用红纸黑字写的路条,以备娶亲回来时在前面专人撒在路上,以辟邪降吉祥。男方娶亲一般以3-5人为宜,到了女方家后,女方家要以打便杯或迎门盅礼仪相待,吃便饭入席,速度很快只是个礼仪而已。入席后娶亲人首先给女方父母看酒,并指点带来的四色礼、大葱白及下余的部分彩礼、妨单,所妨相属一一介绍给对方,这时女方家要更客气、热情,可适当退回彩礼或说不收了等之类的客气话,这时新娘开始开脸或刮羞,即用碗片刮刮面额。新娘开始哭娘,直至哭着上了车马轿便不能再哭。同时娘家人给新娘换上铺床鞋(即一双红布鞋,从娘家床上穿到婆家床上),由娶亲人拿着梳子给新娘梳头戴盖头(也叫上头)后,不离地上婚车,随即将所有衣服口袋鞋内装一个油花馍的嫁妆拿上婚车,娶亲人在前,送亲人在后,火速上路离去。

  娶回新娘进了村庄后,娶亲人一名快速回家报喜,并由总管在门前摆桌子等候。进村庄时娶亲人要将送亲人让在前面,新娘紧随其后,到了新郎门前鸣炮欢迎,先将送亲人请进房内开始打便杯迎门盅,有专人招待。这时有相属相妨的人回避,大门口用红线绳拴挂红蓝黑三色布,在门框上方,叫过彩,只允许新娘和衣物从此而过,同时鸣炮。进了院中设有香案,地面用红单子铺盖,因新娘是背进来脚还不能着地,在院中新郎新娘拜天地,上三炷香,烧三份黄纸钱粮,奠三杯酒叩三次头后,再将新娘由新郎背进新房床上,脚不能着地,进门时还要与大门一样鸣炮过彩。新娘上床后要换去辅床鞋,婆家新娘女陪客拿来核桃、大枣、水果糖,念念有词:一把核桃一把枣,儿子多来女子少,一把枣来一把糖,早生贵子把娘疼。等一把一把撒完后叫辅床,天色大亮时送亲人要先吃便饭入席再入席三次吃饭喝酒结束。二次入席前宴请送女客摆衣裳,并由婆家女陪客随伴清点。离开婆家时,送女客夫妇给婆家人主要是爷爷奶奶父母看酒答谢,并谦说新娘不懂事,一切要你们担待并管教之类的话意后,即离开婆家回家,娶亲仪式完成。

  结婚当晚要耍房,讲究新媳妇三天内没大小,除公婆外其他人都可看耍房。耍房的主要目的是由房头组织大家出主意,说一些较为适合夫妻之间的情话,做一些适合夫妻的动作,触摸双方身体。过去婚姻由父母包办,媒人之约,新郎新娘见面说话机会很少,到结婚有的新娘还未认清新郎,才有了耍房这一习俗。耍完房时新郎新娘要喝面拌汤,一个碗内有铜钱,互换几遍才喝完,谁喝出铜钱标志谁有福气,是贵人。还要撒核桃大枣并不准及时收拾,要到第二天才抢取,自己抢的自己吃,寓意大富大贵,身体健康,早生贵子之意。晚上要有一名同辈人几次进洞房拨长命清油灯,一要保证灯不灭,如灭了寓意不吉祥,二是观察夫妻二人是否和谐相爱之意。

  新娘结婚三天内不出洞房,讲究见婆婆早了日后婆媳关系难维系,因此婆媳第一次见面越晚越好。第四天叫吃“试刀面”,新郎家请来家门内亲,由新娘擀手工细面,大家品尝,谁家媳妇子“试刀面”好,便传布街头巷尾。

  “坐十送九”即结婚后十天时新娘娘家接回“坐十”,本应在娘家住十天,但九天时又送回婆家叫“送九”。去三趟娘家,分别在婆家住五十天,娘家住五十天,过了百天所有的结婚习俗就完成了。

  丧葬习俗

   家中老人病重或已知为不治之症,儿孙们要请舅爷、舅舅家来人看望,以免逝者无憾亲者知情,并防止放弃医治留下遗憾。老人病危时女儿不能留在身旁亲守,因为守老人去世在三期(即21天)内不能回婆家,如回婆家便为不吉祥,带孝回家视为对家人不尊,因此只有儿子守候没有女儿守候的习惯。在老人去世前把握时机穿好“老衣”或“寿衣”,也是一个重要习俗。

  如老人逝世应在家中正房客厅停放,叫“寿终正寝”。紧闭门户,不准孕妇病人靠近,不准动物入内,以示对逝者尊重。正寝后要及时由儿孙到门外“烧旋门纸”放声大哭,讲究是这时亡者方知自己离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习俗。请阴阳先生择祭日,按3、5、7、9单日测定吉祭日,同时由儿孙报丧请家门,即由儿孙逐户族跪在门前哭诉报丧,家门(户族主人)当日到逝者家内祭奠亡灵后,商议祭奠事宜,并分工筹备;当天要上门请舅爷、舅父家人也叫报丧,并给女儿、外甥等亲戚送孝至堂前。送孝即为女儿女婿外甥丈四白布,侄女远亲七尺白布不等,由家门送至堂前,女儿侄女要在门外哭送送孝人,以示对逝者哀悼,对送孝人尊重,也是给邻居报丧。

  逝者逝后第三天下午必须入殓,同时请客(舅爷、舅舅、岳父家人)及女儿、侄女、外甥、女婿“吊孝”(披麻带孝,前往逝者灵前再看一次容貌。请客再看的用意主要是看是否正常死亡,孝子(女儿、侄女、外甥、女婿)最后一次瞻仰遗容。请客要听总管对祭奠活动的安排,亡者穿多少件什么料的衣裳,用什么棺椁,葬于何地,是否祭坟献饭用礼宾,是否用阴阳搭醮念经,用几个吹鼓手,是否杀猪宰羊献牲。一般应将寿棺做成柏木档、楸木盖、杨木梆子、桐木底,为上等棺椁。衣服最少穿七道钦,棉线苫单齐备,对以上事宜请客同意后即可由长子头顶孝帽,总管接给请客后吊孝完成。祭奠事项也就同时确定,请客戴好孝帽在灵前上香、烧纸、祭酒离去即开始“入殓”。入殓时只允许儿子扶灵入殓,女儿不允亲临只在门外哭丧。入殓要年高有威望的老人进行,首先在棺椁内放一层细土,讲究亡人入土为安,再放一层红纸,红纸上放七个铜钱摆成北斗七星,再放七根麻皮,寓意魂归西天,再放棉线褥子后将遗体安放,松开绊脚麻,盖上棉苫单,周围用柏树叶、麦草包裹的纸团装满夯实,脚后放一大块酒曲(农村酿酒酿醋用的曲子)揭去苫脸纸,这时所有孝子绕棺椁再看一次老人遗容后就合上棺盖入殓完成。吊孝入殓完成后请客、女儿、侄女各自回家,待正祭之日再前往灵堂。第三天也叫“变白日”或叫“起孝日”,这天一早家门户族小辈就披麻戴孝。穿孝装分全孝、七分孝、三分孝,这与亡者的亲情远近有关。全孝从头到脚都用白布包裹,七分孝从头到脚都穿孝但孝装短小,三分孝只是头上戴孝。这天清早要出纸杆(白纸做的长筒纸花,也叫大纸),出纸杆后传说亡者就上了纸杆头,知道他(她)已归阴,并在纸杆前敬香、烧纸奠酒奉供,随后还要出门告(即用白纸由阴阳写的讣告贴在门板上)。门告要将亡者五代内子孙一一写在上面,儿孙越多,亡者便越尊贵。

  祭奠活动的确定依家庭情况而定,贫穷困难家庭叫“送埋”,即请3-5个唢呐鼓手吹打祭奠,更困难的唢呐鼓手也不请,只请一位阴阳先生(道士)测定良辰吉日、划定墓地,做一筒长纸杆,写一份门告,一位灵牌,用纸围栏罩裙布置一下灵堂即可。扶灵岀柩时握丧斩邪。下葬时阴阳先生下在棺盖用居盘(罗盘)测准方位,放下引魂幡(用纸写的亡者名讳),阴阳的工作就完成。

  据传过去在高小毕业的学生或家里出了秀才要“祭坟”,即家里请礼宾先生披红、戴礼帽、穿礼服,也叫祭庙告祖,逐庙逐祖坟,吹唢呐、读祭文以示门庭出先生、光宗耀祖,并请“请客”前往祝贺。现在已没有专门祭坟的习俗,这一习俗只有在老人去世后祭奠前一天进行,叫“祭坟”或称“红事”,除灵堂前所有门上贴红纸对联,到处张灯结彩,礼宾先生以礼仪形式你一声我一声,是家中祭坟的秀才由孝装变穿礼服,戴礼帽,披红挂彩。上村庙去祖坟行祭坟礼仪,各位请客给秀才披红戴花以示祝贺,祭坟仪式完成后由礼宾先生以礼仪形式脱去秀才礼服、礼帽,同时换上孝装,礼仪内容较多,不一一表述。

  普遍家庭要请阴阳先生7名(称“搭醮”,也就是请7名阴阳先生,设道场、奉神位、诵经祈祷以给亡者消灾免罪,超度亡灵。具体礼仪较多,详见阴阳先生大全。

  祭奠的前一天,7位礼宾先生逐人由孝子上门迎请,唢呐前后呼应。上门请前还要下帖,有红事者要先下红纸帖,后下白纸帖,当事者接帖后才能上门迎请,请来礼宾先生后要有专人奉侍,礼宾先生开始拟草所有孝子(逐人)的祭文,孝子的角色不同,祭文便不同。祭奠当天一切祭祀活动均按照礼宾先生的安排进行,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礼宾先生的礼仪指点(详见礼宾先生大全),其主要有正祭礼(当天子孙的祭祀活动),祭亡灵(扶灵起柩前的祭祀活动),谢土安神(葬后坟前祭祀活动)。

  安葬也有好多讲究,老年人不见太阳下葬,中年人要见太阳下葬,青年人要下午下葬,有功名儿孙满堂要挖过堂,即墓室前挖一个窑洞,将棺椁三分之一至一半按身份不同前后移动,中青年逝者就不能享受其待遇,只能实土掩埋,有的还将棺盖揭翻实埋,有的还用油火烧后才埋,细节各有不同。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网行风”或“HUGO”的稿件,均为泾川网行风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泾川网行风”。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娱乐视点

    分享到